江城的初春裹着清新的生机,长江两岸的柳枝抽出新芽,东湖的湖面泛起涟漪,户部巷的春卷飘着香气,空气中弥漫着绿意与生机的味道。陈凡和苏沐雪站在江城全球生态公益行动中心的草坪上,看着工作人员搭建“全球生态公益行动周”的展区,苏沐雪穿着浅绿色的风衣,手里的画笔在速写本上快速勾勒:“陈凡哥,你看我把行动周的核心区域设计成‘生态幸福生命树’的样子——中心是‘全球生态中枢’,放着实时地球生态监测屏和濒危物种保护数据库;周围分‘森林守护’‘水源治理’‘低碳生活’‘生物多样性’四个树形展区,每个展区用对应生态场景的立体模型装饰;最外围设‘生态实践营地’,参与者能体验植树、水质检测,最后领取‘生态守护证书’,肯定特别有生命力!”
陈凡接过速写本,指尖拂过画中满是自然气息的场景——“全球生态中枢”的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全球森林覆盖率、水源达标率等数据;“森林守护”展区画着志愿者用红外相机监测野生动物的卡通画面,标注“古树认养计划”“森林防火培训”;“水源治理”展区有志愿者清理河道、检测水质的实景图,附带“家庭节水指导”“河道巡查打卡”标签;“低碳生活”展区展示着太阳能灯具、可降解餐具等低碳产品,写着“碳足迹计算”“旧物改造”模块;“生物多样性”展区则是志愿者为候鸟搭建栖息地的场景;“生态实践营地”外,不同肤色的人拿着铁锹、检测仪器,脸上满是专注。他笑着点头:“想法太贴合‘生态共护、绿色赋能’的理念了!我让李涛联系搭建团队,按照你的设计布置展区,再把‘生态幸福生命树’的图案印在行动周手册和绿植主题纪念币上,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感受到生态公益的意义。”
不远处,林晚晴正拿着平板电脑,和非洲区域公益中心的莫妮卡视频通话:“莫妮卡,‘全球生态公益行动周’的非洲分会场,‘草原生态保护展’的展品都到位了吗?‘野生动物救助实操课’的流程有没有确定?之前培训的生态志愿者在开展‘长颈鹿栖息地监测’时,需要我们协助解决哪些问题?”视频那头的莫妮卡笑着说:“林医生,展品都到位了!‘草原生态保护展’摆了15种草原植物标本、8套野生动物救助工具,上周在肯尼亚草原试展时,一天就有40名村民参与栖息地清理;志愿者反馈‘长颈鹿活动轨迹记录表’太复杂,当地牧民看不懂坐标,您看能不能改成手绘地图版?”林晚晴立刻回应:“没问题!明天我会让团队重新设计‘手绘草原生态地图’,用符号标注长颈鹿常去的水源地、觅食区,再翻译成2种当地语言,配‘栖息地保护小 tips’卡片,保证牧民能看懂、会记录。”
林婉清则站在一旁,和欧洲区域公益中心的马克通电话:“马克,‘全球生态公益行动周’的欧洲分会场,‘森林碳汇数字展’的碳汇监测系统调试好了吗?‘低碳社区建设’的案例视频剪辑完成了吗?针对西欧的‘家庭太阳能低碳计划’,展会上需要我们派技术人员做现场安装演示吗?”电话那头的马克兴奋地说:“林总监,系统都调试好了!‘碳汇监测系统’能实时显示森林固碳量、树木生长数据,上周吸引了50位社区代表咨询;‘低碳社区建设’的视频剪好了,里面有瑞典社区用太阳能供电、垃圾分类的画面,特别直观;‘家庭太阳能低碳计划’已经有20户家庭报名,就是有些居民担心安装成本高,你们能帮忙申请补贴吗?”林婉清点头:“当然可以!我们会在12小时内整理出‘欧洲家庭太阳能补贴申请指南’,标注不同国家的补贴比例、申请流程和对接部门,还会加‘青年安装志愿者团队’联系方式,让大家能低成本安装,保证计划落地。”
上午10点,“全球生态公益行动周”的筹备工作进入冲刺阶段。苏沐雪穿着风衣在主会场里穿梭,时不时和工作人员沟通“生态幸福生命树”展区的模型摆放,确保每个树形展区的布置都贴合生态主题——“森林守护”区陈列着志愿者拍摄的野生动物照片、古树年轮标本,“水源治理”区展示着清理前后的河道对比图、水质检测试剂盒,“低碳生活”区摆着旧物改造的家具、低碳食谱手册,“生物多样性”区挂着候鸟迁徙路线图、昆虫标本框。一位来自南美的生态学家,穿着印着“绿色无界”的夹克,驻足在展区设计图前,用英语轻声感叹:“这个‘生态幸福生命树’太有生命力了!它让我想起亚马逊的‘雨林守护计划’,你们用科技与实践结合保护生态,真的做到了‘让每片绿叶都能向阳生长’!”
苏沐雪笑着上前,拿出速写本翻到“生态幸福生命树”设计稿:“教授,您看这是行动周的完整版,南美分会场的‘雨林生态保护’展区里,我们留了‘雨林植物培育体验区’,还准备了简化版育苗盆和种植工具,参与者能亲手培育雨林幼苗;接下来我们会在每个展区加‘生态守护故事墙’,写着展品背后的志愿者故事和生态变化。明天行动周开幕式上,您要是有空,也可以分享‘雨林守护计划’的经历,让更多人了解南美的生态瑰宝。”生态学家激动地说:“我太愿意了!我要带团队展示我们的‘雨林生态数字地图’,让大家知道热带雨林对全球气候的重要性!”苏沐雪从包里拿出一套“生态幸福生命树”主题书签,递给生态学家身边的孩子:“这是给你的礼物,上面有各个展区的生态场景,你可以夹在书里,记住要和大自然做朋友哦!”
中午时分,陈凡陪林晚晴前往行动中心的“野生动物救助体验区”,检查设备的最终准备。体验区里,工作人员正在测试志愿者开发的“野生动物急救包”——包里有止血纱布、保温毯、外伤药膏,还附带“常见外伤处理手册”,志愿者能快速应对动物受伤情况。林晚晴拿起急救包,向工作人员演示:“你们看,这个急救包要增加‘野生动物习性小手册’,标注不同动物的应激反应和接近技巧;另外,‘野生动物救助实操课’要增加‘幼鸟喂养模拟’环节,用仿真幼鸟演示喂食频率、食物配比,保证志愿者能安全救助。”工作人员立刻按照要求调整,很快体验区就充满了专业又温暖的氛围。
两人正说着,亚洲区域公益中心的李敏通过视频连线接入:“林医生,亚洲分会场的‘湿地生态保护展’需要补充一批‘候鸟保护+生态摄影’的科普海报,很多摄影爱好者想通过照片宣传候鸟保护,你们能帮忙制作多语言版本吗?”林晚晴立刻回应:“当然可以!我们会在6小时内制作中文、日语、俄语的科普海报,用候鸟迁徙照片搭配保护知识,标注‘禁止惊扰候鸟’‘保护栖息地’等提示;另外,我会安排生态摄影专家明天在亚洲分会场做直播,讲解‘生态摄影技巧’和‘候鸟观察注意事项’,保证大家能在不打扰候鸟的前提下记录美好。”李敏激动地说:“太感谢了!有你们的支持,亚洲的湿地生态公益肯定能更有影响力!”
回到筹备会现场时,会议已近尾声。主会场的“生态幸福生命树”展区框架已经搭建完成,工作人员正在摆放生态展品、调试监测设备,林婉清正和技术团队调试“全球生态公益行动平台”。“这个平台能实时显示全球生态公益项目的进展,”林婉清指着屏幕说,“比如非洲已建立50个‘草原生态监测点’,欧洲有40个‘低碳社区示范项目’,亚洲落地55个‘湿地保护站点’,点击每个项目就能看到生态改善数据和志愿者活动视频,让大家感受到生态公益的实际价值。”
陈凡点头:“考虑得很周全,明天行动周开幕式上,要邀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代表、六大区域的生态志愿者、环保企业负责人一起启动‘全球生态公益守护计划’,再播放《绿色家园》纪录片,让大家看到不同地区生态保护的成果,激发更多人参与生态公益的热情。”
傍晚时分,四人在江城的生态主题餐厅吃晚饭。餐桌上摆着有机蔬菜沙拉、可降解餐具装的清蒸鱼、用太阳能烤箱制作的面包,每一道餐食都践行着低碳理念,既健康又环保。苏沐雪捧着热豆浆,兴奋地说:“今天太顺利了!‘生态幸福生命树’展区搭好了,晚晴的野生动物救助体验区准备完毕,婉清的行动平台也调试好了,明天的开幕式肯定能圆满成功!”
“干杯!”四人的玻璃杯轻轻碰撞,林婉清笑着说:“目前全球生态公益项目已覆盖220个国家的6000个社区,其中‘生态+科技’模式让100万公顷森林得到保护,‘生态+社区’项目帮助400万居民养成低碳习惯;接下来我们计划在每个区域中心设立‘生态公益实训基地’,为志愿者提供专业培训、设备支持,还会联合环保企业设立‘生态创新基金’,鼓励更多人研发环保技术和产品。”
林晚晴点头:“健康这边,我们计划联合全球生态医疗组织,启动‘生态健康公益守护计划’,在非洲、亚洲、南美建设90个‘生态健康服务站’,配备环境监测设备、常见疾病诊疗工具和生态健康科普资料;后续还会开展‘生态健康志愿者培训’,让每个服务站都有8名以上掌握‘生态+健康’知识的志愿者,既保护生态又保障居民健康。”
苏沐雪抱着画册,眼睛亮晶晶的:“我还特意画了《全球生态幸福生命图》作为行动周的镇馆之宝,里面有六大区域的生态场景、志愿者护林的画面、生态项目的成果数据,还有‘生态幸福生命树’的完整图案,明天肯定能让参与者感受到生态公益的力量!”
陈凡揉了揉她的头发:“明天开幕式后,我们要去南美区域公益中心,参加‘亚马逊雨林幼苗培育’项目的启动仪式,顺便帮苏沐雪收集雨林春景的素材,让她的《幸福的延续》系列能多一些自然的生机。”
这时,系统提示音突然响起:
【林晚晴完成“野生动物救助体验区”布置与“手绘草原生态地图”设计,好感度+1(当前好感度135);苏沐雪“生态幸福生命树”设计及《全球生态幸福生命图》完成创作,行动周筹备就绪,好感度+1(当前好感度135);林婉清完成“全球生态公益行动平台”开发与“太阳能补贴申请指南”整理,好感度+1(当前好感度135)】
【“全球生态公益守护计划”进度更新:苏沐雪生态公益展示体系搭建完成,林晚晴生态健康项目覆盖115国社区,林婉清生态数字项目落地95国,当前进度96%。奖励发放:财富值+5亿(当前财富值2112000046.8元),解锁“生态公益统筹特权”——可优先整合全球生态公益资源,提升项目实施效率100%】
陈凡心中一暖,“全球生态公益守护计划”稳步推进。他看着三位女神的笑容,轻声说:“生态是幸福的根基,如今这片绿色希望已经在全球扎根,接下来我们要让它枝繁叶茂、生生不息,让绿色的守护筑牢幸福家园。”
苏沐雪靠在陈凡怀里,轻声说:“我已经和六大区域的艺术社团约定好了,下个月启动‘生态公益绘画日记’活动——让不同国家的志愿者用画笔记录生态变化,非洲志愿者画草原长颈鹿的新家,欧洲志愿者画社区的太阳能路灯,最后把所有作品做成《全球生态守护册》,在行动中心和各区域分会场巡回展出,让更多人看到生态保护的意义。”
林晚晴和林婉清也笑着点头,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期待。
第二天清晨,江城的阳光格外明媚,柳枝在微风中摇曳,长江的江面波光粼粼。“全球生态公益行动周”开幕式准时开始,主会场里挤满了来自220个国家的生态志愿者、联合国官员、环保企业家和媒体记者,六大区域的分会场通过实时连线同步直播,现场的“生态幸福生命树”展区亮起绿色灯光,“生态实践营地”里传来铁锹铲土的声音,像一片充满生机的绿色海洋。
苏沐雪首先走上台,按下“生态幸福生命树”的启动按钮,中心的“全球生态中枢”屏幕瞬间亮起,树形展区的生态模型灯光依次闪烁,“生态实践营地”的电子屏同步显示“实践活动开启”。她举起《全球生态幸福生命图》,对着话筒轻声说:“这幅图里,有非洲志愿者为长颈鹿清理栖息地的专注,有欧洲居民安装太阳能板的期待,有亚洲志愿者为候鸟搭建巢穴的温柔,有南美志愿者培育雨林幼苗的执着。希望这个‘生态幸福生命树’能让大家看到,生态公益不是遥远的口号,而是用双手守护家园的实际行动。”随后,她邀请六大区域的生态志愿者代表上台,一起在“全球生态中枢”旁种下象征“希望”的小树苗,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林晚晴在“生态健康公益论坛”上,分享了项目经验:“‘生态健康服务站’已为非洲草原居民提供20万人次健康服务,‘环境监测+疾病预防’模式帮助1.2万名居民远离污染相关疾病,‘生态健康志愿者培训’让900名志愿者掌握专业技能。未来,‘生态健康公益守护计划’会让更多人感受到生态与健康的紧密联系,让绿色家园成为健康的屏障。”一位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环境健康部门的代表,当场与林晚晴签订合作协议,决定共同在全球新增60个“生态健康服务站”,配备环境监测设备和健康诊疗资源。
林婉清则在“生态数字公益论坛”上,展示了项目成果:“‘碳汇监测系统’让欧洲20万公顷森林的固碳量得到精准统计,‘低碳社区数字平台’帮助亚洲50个社区实现垃圾分类智能化,‘家庭太阳能低碳计划’让南美300户家庭用上清洁能源。未来,我们会通过‘全球生态公益基金’,为生态项目免费提供数字技术支持,让科技成为生态保护的有力助手。”
下午3点,开幕式迎来最高潮——“全球生态公益守护计划”启动仪式。陈凡、苏沐雪、林晚晴、林婉清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代表、100家全球环保企业代表一起,在“全球生态中枢”的数字屏上签下名字,屏幕上的“全球生态公益行动平台”瞬间更新,显示出新增的60个生态健康服务站、45个低碳社区项目、40个湿地保护站点的数据。现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很多生态志愿者激动地举起自己培育的幼苗,向在场嘉宾展示生态保护的成果。
四人在舞台中央汇合时,苏沐雪突然拿出画笔,在画板上快速勾勒出四人与全球志愿者代表、企业代表一起种下小树苗的场景,旁边还加上了“生态幸福生命树”展区、生态实践营地、志愿者监测野生动物的画面。“这是《幸福传递·绿色篇》,”她举起画本,笑着说,“现在我们的‘幸福传递’系列,又多了一篇关于生态绿色的故事。未来,会有更多人加入生态守护,让幸福的家园永远常青。”
就在这时,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
【“全球生态公益行动周”开幕式圆满举办,吸引全球10000余名参与者,签约生态公益合作项目800个,“全球生态公益守护计划”进度+2.5%(当前98.5%)】
【林晚晴“生态健康公益守护计划”签约115国生态医疗组织,新增60个健康服务站,“全球生态公益守护计划”进度+1%(当前99.5%)】
【林婉清“生态数字项目”签约95家全球环保企业,为500个生态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全球生态公益守护计划”进度+0.5%(当前100%)】
【“全球生态公益守护计划”圆满完成!奖励发放:财富值+10亿(当前财富值2122000046.8元),解锁“全球生态公益领袖”身份,江城全球生态公益行动中心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为“全球生态保护示范基地”;额外解锁“全球生态公益发展基金”——每年可投入65亿元,支持全球生态公益项目的创新、实施与可持续发展】
陈凡看着系统面板上的“100%”进度条和“全球生态公益领袖”身份,心中满是感动与自豪。他看着身边的三位女神,又望向台下忙碌的志愿者和刚种下的小树苗,轻声说:“我们做到了!从启动生态保护项目,到搭建全球绿色网络,‘幸福传递’终于实现了‘生态共护、绿色赋能’的目标,接下来还要让这片绿色永远生长,让幸福的传奇永远常青。”
“是啊,”林晚晴笑着说,“从第一个生态健康服务站到遍布全球的守护网络,从简单的环境监测到‘生态+健康’的综合体系,我们用行动守护家园,让绿色成为幸福最坚实的底色。”
林婉清点头:“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全球生态公益发展基金’,支持生态公益的跨界创新——比如‘生态+AI物种监测’‘生态+元宇宙环保科普’,让科技更好地服务生态保护;同时启动‘生态公益伙伴计划’,组织不同国家的生态项目结对合作,分享保护经验,比如让非洲草原的栖息地监测技术对接南美雨林的物种保护,让欧洲的低碳社区模式助力亚洲的环保村庄建设。”
苏沐雪抱着刚画好的《幸福传递·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