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吗喽联盟
本书标签: 现代  娱乐圈小说  糊咖和影帝   

第60章 片场烟火

吗喽联盟

《青釉记》的拍摄地选在城郊的影视城,仿古街道铺着青石板,两侧挂着红灯笼,早上刚开工时,雾气还没散,踩在石板路上能沾一脚湿。

马依岚第一天穿古装戏服,里三层外三层裹着,领口绣着细巧的缠枝莲纹,跟之前在道具间见过的旧缎子花纹有点像。

化妆老师给她梳了个简单的垂挂髻,插了支银簪:“你脸型上镜,不用化太浓的妆,这样就挺好看,符合修复师的素雅劲儿。”

她对着镜子转了转,有点别扭:“这衣服会不会太沉了?等下要蹲在那儿修瓶子,怕不方便。”

“放心,我给你留了暗扣,等下拍戏时能悄悄松点腰封。”化妆老师笑着帮她整理裙摆,“沈老师早就跟我说了,你拍戏时要做修复动作,得让你穿得舒服点。”

马依岚愣了愣,刚走出化妆间,就看见沈听寒站在门口,穿着月白色的长衫,头发束成发髻,手里拿着个纸袋子。

“刚去道具组问了,给你找了双软底的内靴,套在戏靴里,走路不磨脚。”他把纸袋子递过来,“早上看你试鞋时皱眉头了。”

马依岚接过袋子,里面的内靴是棉布做的,摸起来软软的:“你怎么知道我磨脚?”

“你走路时脚尖往里勾了两下,我以前第一次穿古装靴也这样。”沈听寒帮她理了理有点歪的衣领,“等下第一场戏是你在修复坊里整理工具,不用怎么动,放轻松。”

林雨然抱着个保温杯跑过来,里面装着热豆浆:“依岚姐,沈哥!刚在门口买的,还热乎着呢,先喝口垫垫,早饭估计得等拍完这场才能吃。”

她凑到马依岚身边,压低声音:“你今天这造型绝了,我刚拍了张侧颜照,发咱们‘文物守护者’群里,群友都说要粉你,还说等剧播了要截你的修复名场面当壁纸。”

马依岚喝着豆浆,看着不远处正在布置灯光的工作人员,心里的紧张少了点。

场务喊“演员就位”,马依岚走进搭建好的“苏记修复坊”,里面摆着各种仿制的古代修复工具,案几上放着半块道具青釉瓷片,跟她之前修复的双合佩碎片手感有点像。

她按照张导的要求,坐在案几前,拿起小刷子轻轻扫过瓷片上的灰尘,动作自然得像平时在道具间干活。

沈听寒站在门口,看着她的背影,对着场务比了个“轻点打光”的手势,怕强光晃着她眼睛。

“开始!”

马依岚手里的动作没停,指尖捏着瓷片转了转,又拿起放大镜仔细看胎体的纹路,嘴里默念着修复步骤——不是台词,是她真的在琢磨这道具瓷片该怎么“修”。

张导在监视器后面点头:“就这状态!别停,保持住!”

这场戏拍得顺利,一条就过了。马依岚刚站起来,沈听寒就递过来一瓶水:“没累着吧?刚看你蹲了快十分钟。”

“还好,比修真文物轻松多了。”她拧开瓶盖喝了口,看见林雨然举着手机跑过来。

“你看你看,我刚才拍的花絮,群里都炸了!”林雨然把手机递过来,视频里马依岚专注地刷着瓷片,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她发顶,“有人说‘这才是真正的匠人感,比演出来的自然一万倍’,还有人问能不能出个修复教程,跟着你学。”

沈听寒凑过来看了眼:“你这拍摄角度找得不错,以后可以当我的专属摄影师。”

“那我可得收工资!”林雨然笑着把手机揣起来,“刚看见老陈叔和张磊哥了,在门口给你俩送东西呢。”

马依岚跟着他们走出修复坊,老陈手里拎着个竹篮,里面装着刚蒸的玉米和鸡蛋:“早上在家蒸的,比剧组的早饭顶饿,你俩拍戏费脑子,多吃点。”

张磊手里拿着个布包:“陈叔说你们拍戏要用到修复工具,他把之前整理的旧工具挑了几个趁手的,都是真家伙,比道具组的仿制的好用。”

马依岚打开布包,里面是把小刻刀和一个铜制的小锤子,柄上包着旧布,摸起来很顺手:“这也太合适了,谢谢陈叔。”

“客气啥,能帮上忙就行。”老陈看着她身上的戏服,点点头,“这衣服好看,跟你挺配,比电视里那些花里胡哨的强。”

正说着,道具组的人跑过来找马依岚:“马老师,麻烦你去看看那个青釉瓶道具呗,刚才搬的时候不小心磕掉了一小块釉,张导说让你给想想办法,别影响等下拍戏。”

马依岚跟着他走到道具间,那个青釉瓶道具是仿宋代的样式,瓶身上磕掉了指甲盖大的一块釉,露出里面的白胎。

道具组的人有点着急:“这是今天要拍的关键道具,要是换得重新做,得耽误大半天。”

马依岚摸了摸磕掉的地方,又看了看旁边的颜料:“你们有没有青灰色的矿物颜料?再找块细砂纸和透明清漆来。”

道具组的人赶紧找齐东西,马依岚先用细砂纸轻轻打磨掉边缘的毛茬,然后调了点青灰色颜料,一点点填在缺口处,等颜料半干,又刷了层薄清漆。

前后不过二十分钟,再看那个瓶子,缺口处跟周围的釉色几乎融为一体,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

“我的天,这也太神了!”道具组的人眼睛都直了,“马老师你这手艺,比我们请的道具修复师还厉害!”

刚好张导路过,看见修好的瓶子,拍着大腿:“我说找马依岚来没错吧!这才是专业的!”

这事很快在剧组传开了,连化妆组和灯光组的人都知道,新来的女二号不仅会演戏,还真会修文物,以后道具出点小问题,都乐意找她帮忙。

中午吃盒饭的时候,林雨然坐在马依岚旁边,扒拉着米饭:“依岚姐,你现在在剧组可是‘全能选手’了,既能拍戏又能修道具,下次说不定能兼着当道具指导。”

“别瞎说,我就是顺手帮个忙。”马依岚夹了块青菜,看见沈听寒端着盒饭走过来,身边跟着个陌生的女演员。

“给你介绍下,这是女主苏清欢的扮演者,许曼。”沈听寒坐下,“许曼,这是马依岚,演苏瓷。”

许曼笑着点点头:“早就听说你了,刚才道具组的人都在夸你修瓶子的手艺,太厉害了。”

“就是一点小技巧。”马依岚客气了一句。

许曼性格挺爽朗,跟她们聊起拍戏的事:“我之前拍古装剧,道具组的瓷器都是一摔就碎的假的,第一次见能真修的,你们这剧也太较真了。”

“张导就想拍得真实点,毕竟是文物题材。”沈听寒扒了口饭,“下午有场你俩的对手戏,苏清欢拿着碎瓷片找苏瓷修复,到时候你俩多对对词。”

下午拍戏前,马依岚和许曼在树荫下对台词。许曼拿着道具瓷片,有点紧张:“我这动作对不对?会不会太僵硬了?”

“没事,你就自然点递过来就行,不用刻意摆姿势。”马依岚示范了一下,“就像平时给人递东西一样。”

沈听寒坐在旁边看剧本,偶尔插一嘴:“这里可以加个细节,你接过瓷片时,手指稍微顿一下,表现出对碎瓷片的在意,更符合角色性格。”

许曼照着试了试,果然自然多了:“沈老师你这指导太到位了,难怪大家都说你会带对手戏。”

这场戏拍得很顺利,许曼递瓷片时,马依岚下意识地用指尖托住瓷片边缘,避免碰到碎口,这个小细节被张导拍下来,特意在监视器前夸:“这个细节加得好!真实!”

休息时,许曼跟马依岚吐槽:“以前跟别的男演员搭戏,他们都只顾着自己的镜头,哪会管对手戏怎么样,还是沈老师靠谱。”

马依岚想起沈听寒为了帮她推掉别的戏,还投了两千万,心里有点暖:“他一直挺照顾人的。”

林雨然拿着手机跑过来,一脸兴奋:“依岚姐!你上小热搜了!马依岚真实修复师拍戏#,已经排到四十多了!”

马依岚凑过去看,热搜词条下面,有人发了她修青釉瓶道具的视频,还有之前在博物馆的照片,评论区一片夸:“这才是跨界演员的正确打开方式,不是靠流量,是靠真本事”“突然对《青釉记》期待值拉满,想看专业修复师怎么演修复师”。

沈听寒的粉丝也在下面互动:“咱哥眼光就是好,投资的剧连演员都这么靠谱”“沈哥和马老师的对手戏花絮啥时候放出来?蹲一个!”

“绝了!”林雨然刷着评论,“现在群里都在说要等剧播了集体追剧,还要做弹幕科普,把你修道具的知识点都标出来。”

马依岚笑着摇摇头:“别搞这么复杂,大家看看剧,知道有文物修复这回事就行。”

“这叫文化输出!”林雨然拍了拍她的肩膀,“等下我再拍点你跟许曼姐对戏的花絮,给群友们发福利。”

接下来几天,拍摄按部就班推进。马依岚慢慢习惯了穿古装戏服,甚至能穿着戏靴在青石板路上走得稳稳的。

沈听寒只要没戏,就会站在监视器旁边看她拍戏,偶尔帮她调整一下走位:“等下转身的时候慢一点,裙摆容易绊脚”“说台词时不用刻意抬高声音,自然点就行”。

有场戏是马依岚蹲在地上拼青釉瓶碎片,蹲了快半个小时,站起来时腿麻了,差点摔倒,沈听寒眼疾手快扶了她一把。

“没事吧?”他扶着她的胳膊,语气有点急,“早说让你拍一会儿就起来活动活动,你偏不听。”

“没事,就是麻了。”马依岚站稳,看见周围工作人员都在看,有点不好意思,“刚太专注了,没注意时间。”

张导在旁边笑着喊:“这段戏情绪特别好!沈听寒你刚才扶人的反应也挺自然,刚好给你俩加个小互动,不用重拍了!”

大家都笑了,马依岚的脸有点红,沈听寒悄悄松开手,递给她一瓶水:“下次再蹲这么久,我就直接喊停了。”

这天晚上收工早,沈听寒提议去影视城门口的麻辣烫摊吃夜宵。

摊主见他们穿着戏服过来,笑着打招呼:“你们是拍《青釉记》的吧?经常看见你们剧组的人来吃。”

林雨然抢着点单:“老板,要微辣锅底,加肥牛、响铃卷、娃娃菜……依岚姐爱吃鹌鹑蛋,多放几个!”

马依岚坐在小马扎上,看着锅里翻滚的食材,想起之前在剧组吃的家常菜,还有博物馆门口的烤红薯,觉得挺踏实。

“对了,王老师昨天在群里说,双合佩的展厅加了新东西。”林雨然咬着筷子,“说是放了咱们剧组拍的那个小情节片段,循环播放,好多游客都停下来看。”

老陈之前也加了群,只是很少说话,这会儿忍不住插了句:“下次我跟老张轮休,一起去看看,顺便给我爷爷的照片擦擦灰。”

沈听寒给马依岚夹了个鹌鹑蛋:“等这周末没戏,我开车带你们去,刚好让王老师给咱们讲讲新添的展品。”

“好啊好啊!”林雨然眼睛一亮,“我要带相机去,拍点照片发群里,让没去的群友过过眼瘾。”

麻辣烫煮好了,热气腾腾的一锅端上来,撒上葱花和香菜,香味直往鼻子里钻。

马依岚吃着鹌鹑蛋,听林雨然聊群里的趣事——有人在群里晒自己修复的旧台灯,有人分享老家的老物件故事,还有人说要组织线下活动,一起去博物馆当志愿者。

“没想到一个小群能这么热闹。”她感慨了一句。

“那是因为你带的头啊。”沈听寒喝了口可乐,“要是你没去修那双合佩,也不会有这么多事,更不会来拍这部戏。”

马依岚愣了愣,仔细想想,好像真是这样。从道具间发现瓷片开始,遇到沈听寒,认识老陈、林雨然,再到现在拍《青釉记》,好像每一步都串在一起,平平淡淡,却又充满意外。

“对了依岚姐,”林雨然突然想起什么,“昨天我同屋姐姐说,她朋友是做短视频的,想跟你约个采访,讲讲你修复文物和拍戏的事,你愿意吗?”

“采访就算了吧,我不太会说话。”马依岚摇摇头。

“不用你说太多,就随便聊聊天,讲讲双合佩的故事就行。”林雨然说,“这样能让更多人知道文物修复,多好啊。”

沈听寒帮她解围:“要是不想去就别去,不用勉强自己,想宣传文物,以后剧播了自然有人看。”

林雨然撇撇嘴:“好吧,那我跟她说一声。”

吃完麻辣烫,几个人慢慢往剧组宿舍走。影视城的路灯亮着,照在青石板路上,影子被拉得很长。

马依岚走在中间,左边是聊得热火朝天的林雨然和老陈,右边是沈听寒,偶尔跟她聊两句拍戏的小细节。

晚风带着点凉意,吹起她的裙摆,她想起早上穿戏服时的别扭,想起第一次拍戏时的紧张,再看看身边的人,心里慢慢变得柔软。

没有惊天动地的剧情,没有狗血的误会,就是这样一天天拍着戏,吃着盒饭,偶尔跟朋友吃顿夜宵,聊聊家常,就挺好。

走到宿舍楼下,林雨然打了个哈欠:“明天还要早起拍戏,我先上去睡了,依岚姐沈哥晚安!”

老陈也摆摆手:“我也回去了,你们早点休息。”

剩下马依岚和沈听寒站在楼下,路灯把他们的影子叠在一起。

“今天累不累?”沈听寒问她。

“还好,比第一天轻松多了。”马依岚点点头。

“那就好,要是累了就跟我说,我跟张导商量调整下戏份。”沈听寒看着她,“别硬撑。”

“知道了,你也是。”马依岚抬头看他,月光照在他脸上,比平时柔和不少,“谢谢你,沈听寒。”

沈听寒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谢我什么?谢我投资两千万当你男主?”

“不是。”马依岚有点不好意思,“谢你一直照顾我。”

“应该的。”他挠了挠头,难得有点不自然,“毕竟我是‘文物守护者小队’的一员,得保护好队里的核心成员。”

马依岚没忍住笑了,转身往楼上走:“晚安。”

“晚安。”沈听寒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楼梯口,才转身往自己的宿舍走。

回到宿舍,马依岚躺在床上,拿出手机,点开“文物守护者”群,里面还在聊得热闹,有人发了张博物馆软毛刷展台的照片,说“今天去打卡了,刷子还是干干净净的”,下面一堆人回复“替我摸摸”“下次我也去”。

她笑着翻了翻,退出群聊,看见沈听寒发来一条消息:“明天早上我去买豆浆油条,要甜口还是咸口?”

她回了句“甜口”,放下手机,闭上眼睛。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缝照进来,落在枕头上,像撒了层薄霜。马依岚想着明天要拍的戏,想着周末要去博物馆,想着剧组里的人和事,慢慢睡着了。

没有悬念,没有波澜,只有满满的踏实感,像刚吃完的麻辣烫,暖乎乎的,从胃里一直暖到心里。

《青釉记》的拍摄还在继续,未来还有很多场戏要拍,还有很多小事要发生,但马依岚知道,只要身边这些人还在,不管遇到什么,都是顺顺利利的。

上一章 第59章 2000万的护航 吗喽联盟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61章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