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萧玦上前一步,看着台下这些虎贲之士,激动得胡须微颤:“朕……愧对天下!幸有尔等忠勇将士,有北境这片净土!此去京城,望尔等牢记北境之本:刀锋所向,为诛国贼!兵锋所至,需护黎民!朕与太子,与尔等同行!”
“万岁!万岁!万岁!”
誓师完毕,大军开拔!钢铁洪流如同决堤之水,涌出北境,向着南方滚滚而去。与以往军队过境如蝗虫不同,北境军纪律极其严明。秦夙下达了死命令:“沿途不得扰民,不得践踏禾苗,买卖公平,有违令者,斩!”
大军行进速度并不快,稳扎稳打。每到一个州县,并不急于攻城略地,而是先张贴安民告示,公布檄文,宣布只惩首恶,依附二皇子的贪官污吏,不罪胁从。对于紧闭城门、负隅顽抗的城池,北境军也不强攻,而是用火炮进行威慑性射击,震塌城垛,摧毁衙署,展示无可匹敌的力量后,再辅以政治劝降。
效果是惊人的。很多本就对二皇子统治不满的州县,见到王师到来,又见识了那“天雷”般的火炮,守城将领和官员往往选择开城投降。北境军入城后,立即接管府库,清算恶吏,开仓放粮,赈济贫苦。同时派出军中医官,为百姓义诊。
沿途百姓何曾见过这样的“官军”?不抢东西,不欺压人,还发粮食看病!
“王师!这才是真正的王师啊!”一个白发老翁领到救济粮后,老泪纵横,对着北境军的旗帜连连叩拜。
“秦将军是雷神下凡!来救我们了!”孩子们追着军队的队伍跑,好奇地看着那些高大的火炮。
“听说北境那边,百姓都能吃饱饭,种地不用交那么多税!”消息在民间飞速流传。
更让百姓归心的是,北境军不仅不破坏生产,还帮忙!遇到被战乱破坏的水利设施,随军的工匠队伍会协助修复;看到荒芜的田地,会有懂得农事的士兵指导百姓抢种生长周期短的作物;甚至姜愿还会将北境的一些高产作物种子分发给当地的农户。
一支军队,仿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流动的“善政”宣传队和执行队。沿途归附的百姓越来越多,很多青壮年甚至主动要求加入军队,为“王师”效力。
面对北境军这种“军事打击”与“政治攻势”、“民生帮扶”相结合的策略,二皇子五皇子控制的区域节节败退,人心离散。许多地方的守军还未等北境军到来,就已经发生内乱,绑了长官,开门迎降。
秦夙和姜愿站在一处刚刚归附的城池城楼上,看着下方秩序井然、军民和谐的景象。
秦夙感慨道:“阿愿,你看到了吗?这就是人心的力量。我们不是在征服,而是在回归。”
姜愿点点头:“以有道伐无道,自然事半功倍。我们要让天下人知道,我们带来的不是新的战乱,而是秩序和希望。”
大军继续南下,距离京城越来越近。而“北境王师”仁义之名的风,已经比军队更快地吹进了那座被阴霾笼罩的帝都。京城之内,暗流涌动,恐惧和希望同时在滋生。二皇子萧景琰和五皇子萧景恒,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知道,决定命运的时刻,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