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愿看着镜中既熟悉又有些陌生的自己,微微笑了笑,心中亦是感慨万千。从青石村的孤女,到今日以公主之仪出嫁的安乐县主,这一路走来,如梦似幻。但她知道,这一切并非凭空得来,是她与秦夙,还有无数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外面传来震天的鼓乐和欢呼声,越来越近。
“来了来了!迎亲的队伍到了!” 有小丫鬟气喘吁吁地跑进来报信。
府门外,秦夙利落地翻身下马,步履沉稳地踏上铺着红毯的台阶。礼官高声唱喏,引导着流程。按照古礼,行了奠雁之仪,象征忠贞不渝,又经历了傧相们(以林晚为首,女子学堂的姑娘们可没那么容易放过这位姐夫)设置的一些文雅却又不失趣味的“拦门”考验,或是对对联,或是回答一些关于农事、格物的“难题”,秦夙虽不善辞令,但在身边谋士和陈安等人的小声提示下,倒也一一应对过去,引得围观众人阵阵喝彩。
终于,内院门开。姜愿在林晚和侍女们的搀扶下,缓缓走出。凤冠霞帔,红盖头遮面,虽看不见容颜,但那窈窕的身姿和周身沉静从容的气度,已让喧闹的人群安静了一瞬。
秦夙的目光瞬间定格在她身上,周遭的一切仿佛都消失了。他大步上前,按照礼仪,向姜愿的父母位(虚设,以示对姜愿出身的尊重)行礼,然后,向姜愿伸出了手。
他的手,骨节分明,带着常年握兵器留下的薄茧,稳定而有力。
盖头下,姜愿微微抿唇,将自己戴着精致护甲的手,轻轻放在了他的掌心。
两手相握的瞬间,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与坚定在两人心中交汇。他牵着她,一步步,稳稳地走向府门外的花轿。
“起轿——”
礼官拖长了声音。
八抬大轿,装饰得富丽堂皇,由秦夙的亲卫稳稳抬起。鼓乐再次奏响,仪仗回转,队伍开始向着皇宫进发。
这一次,街道两旁的欢呼声更加热烈,如同潮水般一波高过一波。花瓣、彩纸、甚至百姓自家产的干果、红枣、桂圆如同雨点般抛洒向队伍,寄托着最美好的祝愿。
“县主!一定要幸福啊!”
“国公爷,县主!白头偕老!”
“多亏了县主的新粮种,我家娃今年能吃饱饭了!县主万福!”
“国公爷威武!县主仁德!”
许多老人激动地抹着眼泪,年轻人兴奋地踮脚张望,孩童们在大人的肩头嬉笑……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万民同庆。隐藏在人群中的旧势力残余,看着这民心所向的场面,听着那发自肺腑的欢呼,最终也只能将不甘与怨毒深深埋藏,不敢有丝毫异动。
队伍蜿蜒前行,终于抵达宫城。巍峨的太极殿前广场,早已布置妥当,红毯铺地,百官肃立,皇室宗亲依次在列。龙椅上,皇帝萧玦面带欣慰笑容,太子萧景睿侍立一旁,亦是满脸喜色。
典礼庄严而隆重。在礼官的引导下,新人行拜堂之礼: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
当秦夙与姜愿相对躬身行礼时,整个广场鸦雀无声,唯有风拂过旗帜的猎猎作响。这一拜,不仅是夫妻盟约,更是乱世中并肩而立的两位强者,对彼此、对未来、对这脚下山河的郑重承诺。
“礼成——”
“送入洞房——” (仪式性环节,之后还需参与婚宴)
随着礼官的高唱,广场上爆发出震天的恭贺声:“恭喜陛下!恭喜镇国公!恭喜安乐县主!永结同心,百年好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