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内,皇帝坐在龙椅上,手里不断的捻着佛珠,看起来有些不安。
李子维陛下,三皇子如今回京,与谢家,手握二十万兵马,如今还打下了东陵,当年的预言……恐成真啊
司徒文(皇帝)(握紧手中佛珠)那爱卿说怎么解决
李子维刚想开口,此时太监在大殿外报道“三皇子,谢统领到!”
司徒文(皇帝)……
皇帝目光紧紧的盯着大殿门口,阳光撒下,司徒南渊逆光而来,眼神凌厉,胸甲上浮雕着苍狼啸月的纹路,狼眼嵌着两颗暗红的血玉,仿佛在夜色中仍能灼灼生视。护臂以鳞甲叠制,每一片都薄如蝉翼,在阳光下似龙鳞般闪烁冷光。
明明年纪不大,身上的威压却十分强大,司徒文心中一股无名恼怒。
司徒南渊儿臣参见父皇
众大臣都在听偷偷的观察着司徒南渊,李子维却不屑的看着司徒南渊。
司徒文(皇帝)起来吧
司徒文(皇帝)渊儿,这一路上可还顺利啊
司徒文说不慌是假的,他并不像他的父皇一样骁勇善战,他更喜欢舞文弄墨,面对司徒南渊,当年也是他送他出庆国不管不顾的,如果他反了……
司徒南渊回陛下,十分顺利,过两日,东陵的使臣就该到了
司徒南渊直视司徒文,看出司徒文的慌乱,心里冷笑,转而看向李子维
司徒南渊到时候,就由丞相来接待吧。
李子维(突然被提到,吓了一跳)此事不应该由礼部尚书来吗?
被提到的礼部尚书不停的流着冷汗,这无论是皇子还是丞相,他都得罪不起。
司徒南渊(看着李子维)丞相不是一向都能决定国家大事吗?亦如当年跟陛下进言送孤去南陵
司徒南渊如今孤把南陵变成了庆国的附属国,丞相也屈尊管一下吧。

司徒南渊陛下,您觉得呢?
司徒文(皇帝)(梗了一下)呃……朕觉得有理,丞相就接了吧。
司徒南渊(嘴角勾起)陛下,孤的舅父还在殿外侯着
司徒文(皇帝)(点点头)宣
李子维眯眼盯着司徒南渊,心底有些后悔。早知道当年不应该送他去敌国当质子,就应该直接杀了他,如今多了这样的麻烦
谢安伦带着自己的副将走进殿内跪下
谢安伦臣,参见陛下。
司徒文(皇帝)爱卿快平身,此战你们辛苦了
谢安伦是三皇子英勇善战,在东陵卧薪尝胆,臣才能和三皇子一举拿下东陵(嘴里说着话,眼神却瞪向李子维)
司徒文(皇帝)是是是,朕有一个像他皇祖父的儿子
谢安伦这当年预言,恐怕是当不得真,如今三皇子解决了边境之忧,乃庆国祥瑞啊
司徒文(皇帝)啊……这……
李子维安大将军此言差矣,你们安家兵力强盛,如今更是天下太平
李子维如此大的功劳和势力,让大家如何不担心?
司徒南渊抬眼就和皇帝对上视线,皇帝尴尬的移开眼神。
谢安伦陛下,也是这样想的吗?
司徒文(皇帝)这个……朕……这个
谢安伦陛下,臣打仗也累了,如今心腹大患已除,想回家养老了。
司徒文和李子维对视一眼,两人都有些许兴奋。
谢安伦兵权就还给陛下,至于陛下让谁再去守城,陛下自有定夺,但,谢家军,臣会交与三皇子。
李子维(想说些什么但是还是没出声)
这谢家军数量虽与庆国军队数量相差甚远。但实力不容小觑,再者他们刚打完胜仗,如果都收回的话,天下不免闲话说皇帝卸磨杀驴,寒了百姓和将士的心。
皇帝看着李子维,李子维点了点头,皇帝便开口
司徒文(皇帝)朕,允了。
司徒南渊陛下,儿臣归途劳累,便先去休整了,待休整完毕,儿臣去看看母妃
皇帝闻言脸色一变
自从司徒南渊离开庆国,皇帝便再也没召见过荣妃,有收到过宫人来报说受到苛待,也没当回事,如今要是他去看到,这怎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