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后,苏晚的设计稿在业内小获了些名气。有个合作方看了她的居家软装设计图,特意找到工作室谈合作,想让她负责一个新楼盘样板间的整体软装方案。
苏晚接下活儿那天,回来时脚步都带着轻快。陆霆琛正陪小安在客厅拼积木,见她眼睛亮闪闪的,放下手里的零件迎上去:“瞧这高兴劲儿,是成了?”
“嗯!”苏晚把设计图摊开在茶几上,小安凑过来,指着图上软乎乎的沙发模型:“妈妈,这个像我们家的沙发!”
“小安真会看。”苏晚揉了揉他的头发,转头跟陆霆琛说,“对方要求下月底出最终方案,这阵子可能要加几天班。”
陆霆琛拿起一张细节图,指尖划过上面的线条——是苏晚惯有的风格,温柔又透着巧思。“需要我去接你吗?不管多晚。”
“不用啦,工作室离得不远,我自己打车就行。”苏晚怕耽误他忙公司的事,可话没说完,小安就拽了拽她的衣角:“妈妈加班会饿吗?我让爸爸给你带小蛋糕。”
陆霆琛被儿子逗笑了,捏了捏他的小脸:“还是小安想得周到。”
那几天苏晚忙到快十点才回,可每次打开门,玄关总亮着盏暖黄的灯。有时是陆霆琛靠在沙发上等她,手里还捏着本没翻几页的书;有时小安趴在沙发上睡着了,身上盖着他的外套。桌上永远温着一碗汤,是她爱喝的玉米排骨汤,不烫口,刚好能暖透胃。
有天她回来时,陆霆琛正在厨房热汤。他穿着家居服,袖子挽到小臂,露出的手腕上还沾了点面粉——下午陪小安做饼干时蹭的。苏晚从背后抱住他,把脸贴在他背上:“其实不用等我的。”
“等你才像家。”陆霆琛把汤盛进碗里,转身递给她时,下巴轻轻蹭了蹭她的发顶,“累不累?方案要是赶不及,别硬撑着。”
苏晚喝着汤,甜意从舌尖漫到心里。后来方案顺利交稿,合作方赞不绝口,说“这设计里有家的温度”。苏晚拿到第一笔像样的设计费那天,偷偷给陆霆琛买了块腕表——以前总觉得他什么都不缺,可她想亲手给她的先生添件东西。
陆霆琛收到表时,正在给小安讲睡前故事。他拆开盒子,看到那块低调的机械表,愣了愣。苏晚有点紧张:“会不会太普通了?我看你之前那块好像旧了……”
话没说完,他就把表戴上了,大小刚好。他放下故事书,把她拉到身边坐下,小安已经迷迷糊糊闭上了眼。“不普通。”他声音放得很轻,指腹摩挲着表盘,“是我收到最好的礼物。”
从那以后,他总戴着那块表。去公司开会戴,陪小安去公园玩也戴,连洗手上都小心翼翼摘下来。苏晚看在眼里,偷偷笑过好几回——原来那么沉稳的陆先生,也有这样孩子气的珍惜。
入夏时,小安要上小学了。去报名那天,陆霆琛特意推了会,一家三口去了附近的小学。小安背着新书包,昂首挺胸地走在前面,像只刚学会展翅的小雏鹰。
老师问小安“长大想做什么”,他脆生生地答:“想做像爸爸一样的人,保护妈妈。”
陆霆琛站在旁边,喉结动了动,悄悄握住了苏晚的手。苏晚忍着笑,用指尖挠了挠他的掌心——当年那个总板着脸的陆总,怎么也想不到,有天会被儿子一句话戳中软肋吧。
开学第一天,小安没哭,倒是陆霆琛站在学校门口,看着儿子背着书包走进教学楼的背影,半天没挪步。苏晚拽了拽他:“走啦,再看要迟到了。”
“他会不会不适应?”他还在念叨,“要是同学欺负他怎么办?中午饭会不会吃不惯?”
苏晚被他问得没法子,只好停下脚步,踮脚吻了吻他的嘴角:“陆先生,小安比我们想的勇敢。就像……就像我们当年,也慢慢学会了怎么把日子过好呀。”
陆霆琛这才回过神,看着她眼里的笑,自己也笑了。阳光落在他们相握的手上,他手腕上的表转了转,时间好像慢了下来,又好像快得恰到好处——刚好够他们把琐碎的日子,过成一串亮晶晶的珠子。
周末带小安去公园放风筝,风筝飞得很高,小安举着线轴跑,陆霆琛在后面追,怕他摔着。苏晚坐在草坪上的野餐垫上,看着他们的身影,拿起手机又拍了张照。相册里早就存了满满一屏照片:雪地里的拥抱,厨房的暖灯,小安的涂鸦,还有他戴着眼表的手腕……
陆霆琛跑回来时,额头上沾着汗。他在苏晚身边坐下,抢过她手里的水瓶喝了两口,又递回给她。“风筝线快不够长了。”他指着天上的风筝笑,风把他的头发吹得有些乱。
“那就让它飞高点呗。”苏晚靠在他肩上,看风筝在蓝天上晃悠,像片自由的云。
小安跑过来,把线轴塞给陆霆琛,自己挤到他们中间坐下,一手拉着爸爸,一手拉着妈妈。“爸爸妈妈,”他仰起小脸,眼睛亮晶晶的,“我们永远在一起好不好?”
陆霆琛把他搂进怀里,苏晚也靠得更近了些。远处有孩子的笑声,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还有风筝线偶尔发出的轻响。
陆霆琛低头,看着怀里的儿子,又看了看身边的爱人,声音温柔得像被风揉过:“好啊,永远都在一起。”
日子还在慢慢过,像温水炖着的甜汤,咕嘟咕嘟,冒着寻常的烟火气。往后还有很多个春天夏天,很多个秋天冬天,他们会牵着彼此的手,看着小安慢慢长大,看着鬓角慢慢染上风霜。
但只要身边有彼此,有一饭一蔬的暖,有朝朝暮暮的念,就什么都不怕了。
因为最好的时光,从来都不是轰轰烈烈的瞬间,而是这样,在烟火里慢慢变老的每一天。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