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售环节,一位老太太颤巍巍地递来一本《花间低语》:“我儿子...看了这本书才开始戒酒。”
她掏出一张照片,上面的年轻人站在清醒黎明的牌子下微笑,“他现在是小组的志愿者。”
我签完名,加画了一朵小花。想起一年前自己晕倒的样子。那时的我无法想象,破碎可以成为新的开始,救赎会以如此意外的方式降临。
派对接近尾声时,李金敲了敲酒杯。所有人都安静下来,包括正在争论精油配方的花妤和高小雨。
“我和高小雨...”李金的声音有些抖,从口袋里掏出那枚宋祁早就注意到的戒指,“在明天去美国前,想简单办个仪式。”
欢呼声几乎掀翻屋顶。高小雨笑着展示她重新戴上的戒指——原来那是他们分离前就有的约定,现在终于要兑现。在一片祝福声中,我感觉花妤握住了他的手,十指相扣的力度像是在无声地承诺什么。
夜深了,人群散去。我和花妤留下来收拾残局,李金和高小雨则去送最后几位客人。月光透过新装的落地窗照进来,在希望工坊的蓝图上投下银色的光斑。
花妤靠在宋祁肩头,疲惫而满足地叹息:“想到会有更多故事在这里开始...”
我吻了吻她的发顶,那里散发着薰衣草和柑橘的清香。我不再焦虑下一本书的题材,不再恐惧空白页面的压迫感。因为在这个由破碎与重生构筑的空间里,每个黎明都会带来新的故事,每次花开都值得被倾听。
窗外,城市的灯火如星辰闪烁。更远处,火车站的夜班列车正载着各种人生驶向未知的明天。但此刻,在这个充满花香的角落里,四个曾经迷失的灵魂已经找到了彼此。
窗台上的风铃轻轻摇曳,发出细碎的声响,像是某个遥远故事的余韵。她靠在我肩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书页的边缘,那里有一道浅浅的折痕,像是时间留下的吻痕。
“你说,那些列车上的乘客,会不会也有人带着我们的故事?”花妤忽然开口,声音轻得仿佛怕惊扰了夜色。
我望向远处车站的灯光,想象着车厢里的人们——或许有个疲惫的旅人正望着窗外发呆,口袋里揣着一本被翻旧的书;或许有对年轻情侣依偎在一起,分享一副耳机,旋律里藏着他们听不懂的歌词,却莫名觉得熟悉。
“一定有的。”我回答,“就像我们曾经捡到别人的碎片,拼成了自己的星空。”
花妤笑了,眼角泛起细小的纹路,像花瓣舒展的弧度。夜风拂过,带来一缕若有若无的茉莉香,不知是哪家阳台的盆栽悄悄开了花。楼下传来孩童嬉闹的声响,很快又被母亲的呼唤打断,生活在此刻显得如此具体而温柔。
书桌的抽屉里,躺着一叠未写完的手稿。但此刻,我并不着急填满那些空白。因为有些故事需要沉淀,有些相遇需要等待,就像黎明前的黑暗,终会融化成光的河流。而我们,只需安静地坐在这里,让时间从指缝间流过,带着花香与星尘。
第二日清晨,阳光透过薄纱窗帘洒进房间,我睁开眼,发现花妤已经醒了。她正坐在窗边的小桌前,手指轻轻拨弄着一支刚摘的白色茉莉,神情温柔而专注。
“今天的花店会很忙吗?”我起身,走到她身后,双手搭在她的肩上。
花妤回过头,嘴角扬起一抹浅笑:“周末总是人多些,不过今天我想做点特别的事。”
“哦?什么特别的事?”我好奇地问。
“我想在店里放一本空白的笔记本,让来买花的客人写下他们的故事,或者留下一句话。”花妤轻轻捏了捏手中的茉莉,“就像我们曾经被陌生人的故事温暖过一样。”
我怔了怔,随即笑了:“这主意真好,我陪你一起去。”
花店的木门被推开,风铃清脆作响。清晨的阳光透过玻璃橱窗,将各色花朵镀上一层柔和的金边。花妤将笔记本放在柜台旁的小桌上,扉页上写着一行字:“你的故事,会让某个人的一天变得不同。”
我帮忙整理着新到的花束,偶尔抬头看向门口,期待着第一位客人的到来。没过多久,一位穿着浅蓝色连衣裙的年轻女孩走了进来,她的目光在花丛间游移,最终停留在一束淡紫色的风信子上。
“这束花,能帮我包起来吗?”女孩轻声问。
花妤点点头,一边包装花束,一边指了指桌上的笔记本:“如果你愿意,可以在这里写点什么,或者只是随便画一笔。”
女孩有些惊讶,但很快露出微笑。她接过笔,低头写了几行字,然后轻轻合上本子,像是藏起了一个秘密。
我好奇地凑过去,等女孩离开后,她翻开笔记本,只见上面写着:“昨天,我在街角遇到一只流浪猫,它蹭了蹭我的脚踝,而我忽然觉得,或许孤独的从来不止我一个。”
花妤看着这行字,眼眶微微发热。她转头对我说:“你看,故事已经开始生长了。”
我握住她的手,低声道:“是啊,而我们,也会成为别人故事里的一部分。”
门外,风铃再次响起,新的客人带着各自的人生走进花店。阳光洒在笔记本的页面上,那些被写下的字句,正悄悄编织成一片温暖的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