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一整个学期,一瞬间就过去了……
转眼间就来到了高三下学期……
备考:并肩的晨光与星光
进入高三,教室后墙的倒计时牌每天都在变薄,顾笑书和温燕辞的书桌紧紧挨着,成了彼此最稳固的“学习锚点”。
清晨六点半的教室,总能看见她们并排刷题的身影。顾笑书的物理错题本上,每道题旁都标着“燕辞易混点”,用不同颜色的笔拆解“电磁复合场”“动量守恒”的难点;温燕辞则把英语作文模板按“书信”“议论文”分类,在顾笑书常错的“时态语态”处贴满荧光便利贴,写着“这里要注意时间标志词哦”。
晚自习的灯光下,她们会共享一杯热奶茶——就像以前线上聊起“要是能一起喝奶茶就好”时憧憬的那样。累了就抬头对视一眼,不用说话,递过一块巧克力,或是在对方的草稿纸上画个小笑脸,疲惫便随着笔尖的温度悄悄消散。模拟考成绩起伏时,顾笑书会拉着温燕辞去操场散步,用物理公式打比方:“学习就像匀加速直线运动,偶尔减速没关系,只要方向对,总能到终点。”温燕辞则会拿出英语诗集,念一句“Tomorrow is another day”,把温柔的鼓励揉进晚风里。
她们的成绩像被施了魔法般稳步提升:顾笑书的英语从108分冲到115分以上,完形填空的错题从5道降到1道;温燕辞的物理更是突破瓶颈,从88分跃至92分,曾经让她头疼的“电源内阻”题,如今能轻松画出等效电路。班主任在班会表扬她们时,两人偷偷相视而笑,眼底藏着只有彼此懂的——那是跨越网线、又在现实里扎根的默契与底气。
考前:一句“加油”,胜过千言万语
高考前一天,教室被清空,只剩零星的复习资料散在桌上。顾笑书和温燕辞坐在常坐的位置,阳光透过窗户,在她们的笔记本上洒下光斑。
顾笑书从书包里掏出一个信封,递给温燕辞:“里面是我整理的物理易错点,还有……一句悄悄话。”温燕辞拆开,信纸开头是熟悉的“串反并同”口诀,末尾却写着:“别怕,你笔下的每一道题,都是我们一起走过的路,我在考场外等你。”
她鼻尖一酸,也把准备好的东西塞给顾笑书——是一张画着银河的明信片,背面写着:“英语阅读要抓主旨,就像我们以前找完形填空的情绪线一样。等考完,我们去看真正的星星好不好?”
顾笑书接过明信片,指尖摩挲着画里的星光,笑着点头:“好。明天加油,我们都要去想去的城市。”温燕辞用力“嗯”了一声,两人伸手轻轻碰了碰拳,没有更多的话,却像把所有的信任与期待,都融进了这短暂的触碰里。那晚回家的路上,她们没有聊学习,只说“早点休息”,可屏幕里弹出的“晚安,明天见”,都带着沉甸甸的温暖。
考后:卸下铠甲,奔赴一场盛夏的约
高考最后一门英语的铃声响起时,顾笑书走出考场,一眼就看见在树荫下等她的温燕辞。两人隔着人群对视,突然都笑了,像卸下了千斤重担,朝着对方跑过去。
“考得怎么样?”异口同声的问句落下,又一起笑出声。顾笑书晃了晃手里的准考证:“英语作文写的‘最难忘的朋友’,我写的是你哦。”温燕辞脸颊微红,拉着她的手腕:“那我们赶紧去兑现约定!先去吃你说的那家‘毕业必吃’的火锅,再去游乐园!”
火锅店里,她们点了满桌的菜,像要把备考时的“清淡饮食”都补回来。热气氤氲中,温燕辞说:“以前线上聊‘要是能一起吃火锅就好’,现在真的实现了。”顾笑书夹了块肥牛给她:“以后还有更多‘一起’呢——一起填志愿,一起去大学,一起看遍所有想看的风景。”
游乐园的摩天轮缓缓升到最高点时,夕阳把天空染成橘红色。温燕辞看着身边的顾笑书,突然说:“其实转班那天,我超怕你不是我认识的那个顾笑书。”顾笑书转头看她,眼里映着晚霞:“我也是。但还好,我们都没错过。”
晚风拂过,带着盛夏的燥热与喜悦。她们知道,这场跨越网线的相遇,从秋冬的伏笔到春夏的并肩,再到如今考后的释然,早已不止是“学习搭档”或“朋友”——是彼此青春里最珍贵的同行者,是往后岁月里,想起便会觉得温暖的存在。而属于她们的故事,才刚刚翻开新的一页,满是光亮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