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电影化的运镜进行改写*
林昭的手指轻轻摩挲着车票边缘,目光落在窗外飞速掠过的金色麦浪上,那颜色明亮得像是要刺进眼里。高铁平稳地穿行在华北平原,车厢内一片安静,只有偶尔的翻页声和键盘敲击声点缀着这片宁静。沈砚白坐在她身旁,眉头微蹙,专注地盯着屏幕,笔记本上除了密密麻麻的公式,还画着一个歪歪扭扭的简笔画——戴学士帽的女孩捧着书,身后有流星拖出长长的尾巴。
“还有二十分钟到北京。”沈砚白突然合上电脑,从背包里摸出一只保温杯,递给她时耳朵尖微微发红,“茉莉花茶,加了蜂蜜。”他的声音低而稳,却藏不住一丝局促,就像当初实验室里打翻染色剂时那样窘迫。林昭接过杯子,热气氤氲升腾,模糊了视线。就在这短暂的朦胧间,她的手机屏幕亮起,母亲发来的短信映入眼帘:“你爸说,当年他从不后悔回来。”
北大红楼的讲台上,林昭朗诵着自己的小说节选,声音清亮又带着些许颤抖。台下人群熙攘,但她很快捕捉到了那一双熟悉的眼睛。沈砚白正低头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边角处草草地画着个正在绘制星图的小人,像极了某种隐秘的仪式。休息时间,隔壁桌的女生忍不住凑近低声议论:“你男朋友吧?长得挺帅,一看就是理科生。”
夜幕降临,未名湖畔的风吹得柳枝轻摆。沈砚白从背包里掏出一个绒布盒子,动作显得有些笨拙。他打开盒盖的一刹那,银色的望远镜吊坠在月光下闪烁着细碎的光芒,链子上刻着极小的字母:L&SYB。“在天文馆买的,”他别过头,声音被晚风揉碎,断断续续飘进耳中,“其实……比斯坦福的offer还难抢到手。”
林昭踮起脚尖,将吊坠戴上,余光瞥见他偷偷举起手机拍下这一幕的模样。湖面突然泛起涟漪,惊动了几只栖息的白鹭,扑棱棱振翅飞向夜空。教学楼的灯光次第亮起,倒映在水波里,化作满湖摇曳的星辉。
深夜的宿舍,林昭点开沈砚白发来的消息,附件里是一份加密文件。密码是他们第一次成功分离线粒体的日期。文档打开后,《论爱情与量子纠缠的相似性》几个大字赫然在目,正文间夹杂着潦草的批注:“当你看我的时候,所有可能性坍缩成唯一的轨迹。”字迹有些凌乱,但语气认真得让人心头一颤。
第二天清晨,酒店大堂里,沈砚白怀里抱着一束向日葵站在那里,花瓣上还沾着晶莹的露珠。“听说……听说文科生喜欢这个。”他挠了挠后脑勺,语调生涩,仿佛每个字都经过反复推敲。身后的玻璃幕墙上映出朝阳的光辉,两人的影子叠在一起,紧密得没有一丝缝隙。
返程的高铁上,雨滴顺着车窗蜿蜒流淌,形成一道道透明的河流。沈砚白突然握住了她的手,掌心传来的温度透过肌肤蔓延至心底。“其实拒绝斯坦福那天,我写了封信。”他从口袋里掏出折痕明显的信封,声音低沉却坚定,“但现在觉得,有些话还是当面说比较好。”
列车驶入隧道的瞬间,黑暗吞没了一切。林昭拆开信纸的动作微微停滞,耳边只剩下自己剧烈的心跳声,与沈砚白低沉的话语交织成一首无声的旋律:“你看,我们的轨迹终于不再错位,而是成了同心圆。”当光线再次涌入车厢,信纸上的字迹在阳光下闪着微光,如同预告着一段新的未来的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