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明星同人小说 > 十八楼的廿一种心动
本书标签: 明星同人  TNT时代少年团  原创作品   

掌纹褪后,余温仍在

十八楼的廿一种心动

夜色像一块浸了墨的绒布,从天际漫下来,把训练基地的轮廓晕成模糊的剪影。刘耀文蹲在器材室的门槛上,手里转着个篮球,指尖蹭过磨损的纹路——这球还是马嘉祺去年送他的,说“练反应速度正好”,现在球面已经坑坑洼洼,却比任何新球都称手。

器材室的灯接触不良,忽明忽暗,把他的影子在墙上拉得忽长忽短。他听见走廊里传来脚步声,立刻把球往身后藏,却在看清来人时松了劲:“马哥。”

马嘉祺手里拎着个保温桶,站在门口没进来,灯光在他肩上明明灭灭:“还没走?”

“这就走。”刘耀文站起来,篮球“咚”地砸在地上,又弹回手里,“刚把明天比赛的护具整理好。”

马嘉祺侧身让他过去,保温桶往他怀里一塞:“阿姨炖的排骨汤,趁热喝。”桶身温热,隔着塑料传来踏实的暖意,像小时候每次练完体能,马嘉祺总会塞给他的热牛奶。

两人并肩往宿舍走,影子在路灯下时而交叠,时而分开。刘耀文踢着路边的小石子,踢到马嘉祺脚边,对方弯腰捡起来,扔进旁边的垃圾桶,动作自然得像做过千百遍。

“明天比赛紧张吗?”马嘉祺忽然问。

“还行。”刘耀文转着篮球,“就是……对方那个中锋,上次差点把贺儿撞骨折,有点担心。”

“我看了他的比赛录像,下盘不稳。”马嘉祺的声音在夜里显得格外清晰,“你绕到他左侧,用假动作晃开,他重心一偏就容易失位——”

“知道啦。”刘耀文笑着打断他,“马指导的战术课天天上,耳朵都起茧了。”话虽这么说,脚步却慢了些,往马嘉祺身边靠了靠,“不过……你明天会来看吧?”

“嗯。”马嘉祺应得干脆,“前排票,视野好。”

刘耀文停下脚步,篮球在指尖转得飞快,突然说:“去年决赛我崴脚那次,你背着我往医务室跑,后背都湿透了——”

“再提这事我揍你。”马嘉祺的声音沉下来,却没真动气。那天雨下得急,他背着刘耀文在泥泞里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对方在背上哼哼唧唧,说“马哥你后背硌得慌”,却把脸埋在他颈窝,滚烫的呼吸蹭得他脖子发痒。

“不提不提。”刘耀文笑着跳开,篮球在地上拍得砰砰响,“不过那次之后,你给我贴的肌效贴比队医贴的舒服,明天赛前……”

“知道了。”马嘉祺往前走,“明天提前半小时来宿舍找我。”

宿舍楼道里的声控灯随着他们的脚步声亮起,又在他们走进房间后暗下去。刘耀文把排骨汤倒进碗里,香气立刻漫开来,他舀了一勺,烫得龇牙咧嘴,却还是往嘴里送——是熟悉的味道,马嘉祺家阿姨总爱放枸杞和玉米,说“小孩子长身体”,明明他早就比马嘉祺高半头了。

窗外的月光淌进来,落在碗沿上,像层碎银。他想起刚进队时,自己总跟不上训练节奏,每次分组对抗都被分到最后一组,马嘉祺是队长,总把他拉到自己队里,说“凑数”,却在每次攻防时都悄悄把最容易得分的位置让给他。有次他把球传丢了,对方反超比分,他蹲在场上不想起来,是马嘉祺走过来,没骂他,只是把外套披在他肩上,说“起来,最后三分钟,赢回来”。

那天最后真的赢了,马嘉祺抱着他往天上抛,说“好小子,有点意思”,他在半空中看见对方的笑,比聚光灯还亮。

碗底见了底,刘耀文把空碗放进水槽,水声在安静的夜里格外清楚。他躺在床上,摸出枕头下的护腕——是马嘉祺送的,深蓝色,边缘有点起球了,他却总戴着,像种习惯。明天比赛,他想戴着这个上场。

第二天的赛场比想象中热闹,欢呼声浪差点掀翻屋顶。刘耀文在球员通道里做热身,手腕上的护腕被阳光晒得暖暖的。马嘉祺站在通道口,手里拿着肌效贴,动作熟练地在他脚踝上缠绕、拉伸,指尖的力度恰到好处,既稳固又不勒得慌。

“记住战术。”马嘉祺的指尖在他小腿肌肉上按了按,“别硬拼,保存体力到第四节。”

“知道。”刘耀文低头看他专注的样子,额发垂下来,遮住一点眼睛,“马哥,你今天穿了这件黑衬衫啊。”

“嗯,”马嘉祺抬眼看他,“你说过这件显精神。”

刘耀文愣了一下才想起,是上个月闲聊时随口提过一句,没想到他记着。心脏突然跳得快了些,他赶紧转开脸,对着镜子做了个投篮动作:“快开始了,我进去了。”

马嘉祺看着他跑向赛场的背影,护腕在阳光下闪了闪,像块小小的深蓝色的光。他走到观众席前排坐下,旁边的贺峻霖撞了撞他的胳膊:“行啊你,把我们耀文训练得越来越能打了。”

马嘉祺没说话,只是望着场上那个跳跃、奔跑的身影。刘耀文今天状态极好,假动作晃过对方中锋时,还特意往观众席这边看了一眼,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像在邀功。

比赛进行到第三节,意外还是发生了。对方中锋果然像刘耀文担心的那样动作粗野,在一次抢篮板时故意用肘撞向刘耀文的腰。刘耀文没防备,踉跄着后退,眼看就要摔倒——

马嘉祺几乎是瞬间站了起来,手心全是汗。

但刘耀文稳住了。他借着后退的力道顺势转身,反而绕到中锋身后,抬手把球稳稳投进篮筐。落地时,他往观众席的方向扬了扬下巴,手腕上的深蓝色护腕格外显眼。

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马嘉祺慢慢坐下,指尖还在微微发颤,嘴角却忍不住扬起来。

终场哨响时,刘耀文抱着奖杯往观众席跑,在栏杆边停下,仰头看着马嘉祺,眼睛亮得像落满了星星:“马哥!我们赢了!”

马嘉祺俯身,隔着栏杆揉了揉他的头发,像揉一只得胜归来的小兽:“知道了,小冠军。”

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交叠在球场的地面上,像幅没画完的画,却已经能看出最温暖的轮廓。刘耀文把奖杯往马嘉祺怀里塞:“给你!”

“我可不要,”马嘉祺推回去,“是你的。”

“那我们一起举着。”刘耀文抓过他的手,让他握住奖杯的另一边。金属的冰凉透过掌心传来,却抵不过两人相触时的温度,像有团暖烘烘的光,把整个傍晚都烘得软软的。

后来,那只篮球被刘耀文签上名字,放在了马嘉祺的储物柜里,旁边是马嘉祺那件黑衬衫——是他后来硬要送的,说“庆祝你赢球”。储物柜的角落里,还藏着卷用剩的肌效贴,和那个起了球的深蓝色护腕,像藏着个只有他们才懂的秘密,在时光里安安静静待着,等着下一次并肩的日子。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训练、比赛、偶尔的拌嘴,还有总也喝不完的热汤、贴不完的肌效贴。刘耀文越来越厉害,马嘉祺依然是那个站在旁边看着他的人,只是眼里的光,总随着场上那个跳跃的身影一起亮起来。

有次整理旧物,刘耀文翻出张照片,是去年决赛后拍的,他崴着脚坐在地上,马嘉祺蹲在他面前给她系鞋带,背景里的记分牌亮着“胜利”的字样。照片有点模糊,却能看清马嘉祺额角的汗,和他自己偷偷翘起来的嘴角。

“马哥,你看。”刘耀文把照片递过去。

马嘉祺接过,指尖拂过照片上的人影,轻声说:“当时就想,这小子,以后肯定能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

刘耀文凑近看他,忽然发现,马嘉祺的眼睛里,除了赛场的灯光,还有个小小的、跳跃的自己——就像他的眼里,也总装着那个穿黑衬衫的身影一样。

窗外的月光又淌进来,落在照片上,像给这漫长的时光,盖了个温柔的章。夜色像一块浸了墨的绒布,从天际漫下来,把训练基地的轮廓晕成模糊的剪影。刘耀文蹲在器材室的门槛上,手里转着个篮球,指尖蹭过磨损的纹路——这球还是马嘉祺去年送他的,说“练反应速度正好”,现在球面已经坑坑洼洼,却比任何新球都称手。

器材室的灯接触不良,忽明忽暗,把他的影子在墙上拉得忽长忽短。他听见走廊里传来脚步声,立刻把球往身后藏,却在看清来人时松了劲:“马哥。”

马嘉祺手里拎着个保温桶,站在门口没进来,灯光在他肩上明明灭灭:“还没走?”

“这就走。”刘耀文站起来,篮球“咚”地砸在地上,又弹回手里,“刚把明天比赛的护具整理好。”

马嘉祺侧身让他过去,保温桶往他怀里一塞:“阿姨炖的排骨汤,趁热喝。”桶身温热,隔着塑料传来踏实的暖意,像小时候每次练完体能,马嘉祺总会塞给他的热牛奶。

两人并肩往宿舍走,影子在路灯下时而交叠,时而分开。刘耀文踢着路边的小石子,踢到马嘉祺脚边,对方弯腰捡起来,扔进旁边的垃圾桶,动作自然得像做过千百遍。

“明天比赛紧张吗?”马嘉祺忽然问。

“还行。”刘耀文转着篮球,“就是……对方那个中锋,上次差点把贺儿撞骨折,有点担心。”

“我看了他的比赛录像,下盘不稳。”马嘉祺的声音在夜里显得格外清晰,“你绕到他左侧,用假动作晃开,他重心一偏就容易失位——”

“知道啦。”刘耀文笑着打断他,“马指导的战术课天天上,耳朵都起茧了。”话虽这么说,脚步却慢了些,往马嘉祺身边靠了靠,“不过……你明天会来看吧?”

“嗯。”马嘉祺应得干脆,“前排票,视野好。”

刘耀文停下脚步,篮球在指尖转得飞快,突然说:“去年决赛我崴脚那次,你背着我往医务室跑,后背都湿透了——”

“再提这事我揍你。”马嘉祺的声音沉下来,却没真动气。那天雨下得急,他背着刘耀文在泥泞里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对方在背上哼哼唧唧,说“马哥你后背硌得慌”,却把脸埋在他颈窝,滚烫的呼吸蹭得他脖子发痒。

“不提不提。”刘耀文笑着跳开,篮球在地上拍得砰砰响,“不过那次之后,你给我贴的肌效贴比队医贴的舒服,明天赛前……”

“知道了。”马嘉祺往前走,“明天提前半小时来宿舍找我。”

宿舍楼道里的声控灯随着他们的脚步声亮起,又在他们走进房间后暗下去。刘耀文把排骨汤倒进碗里,香气立刻漫开来,他舀了一勺,烫得龇牙咧嘴,却还是往嘴里送——是熟悉的味道,马嘉祺家阿姨总爱放枸杞和玉米,说“小孩子长身体”,明明他早就比马嘉祺高半头了。

窗外的月光淌进来,落在碗沿上,像层碎银。他想起刚进队时,自己总跟不上训练节奏,每次分组对抗都被分到最后一组,马嘉祺是队长,总把他拉到自己队里,说“凑数”,却在每次攻防时都悄悄把最容易得分的位置让给他。有次他把球传丢了,对方反超比分,他蹲在场上不想起来,是马嘉祺走过来,没骂他,只是把外套披在他肩上,说“起来,最后三分钟,赢回来”。

那天最后真的赢了,马嘉祺抱着他往天上抛,说“好小子,有点意思”,他在半空中看见对方的笑,比聚光灯还亮。

碗底见了底,刘耀文把空碗放进水槽,水声在安静的夜里格外清楚。他躺在床上,摸出枕头下的护腕——是马嘉祺送的,深蓝色,边缘有点起球了,他却总戴着,像种习惯。明天比赛,他想戴着这个上场。

第二天的赛场比想象中热闹,欢呼声浪差点掀翻屋顶。刘耀文在球员通道里做热身,手腕上的护腕被阳光晒得暖暖的。马嘉祺站在通道口,手里拿着肌效贴,动作熟练地在他脚踝上缠绕、拉伸,指尖的力度恰到好处,既稳固又不勒得慌。

“记住战术。”马嘉祺的指尖在他小腿肌肉上按了按,“别硬拼,保存体力到第四节。”

“知道。”刘耀文低头看他专注的样子,额发垂下来,遮住一点眼睛,“马哥,你今天穿了这件黑衬衫啊。”

“嗯,”马嘉祺抬眼看他,“你说过这件显精神。”

刘耀文愣了一下才想起,是上个月闲聊时随口提过一句,没想到他记着。心脏突然跳得快了些,他赶紧转开脸,对着镜子做了个投篮动作:“快开始了,我进去了。”

马嘉祺看着他跑向赛场的背影,护腕在阳光下闪了闪,像块小小的深蓝色的光。他走到观众席前排坐下,旁边的贺峻霖撞了撞他的胳膊:“行啊你,把我们耀文训练得越来越能打了。”

马嘉祺没说话,只是望着场上那个跳跃、奔跑的身影。刘耀文今天状态极好,假动作晃过对方中锋时,还特意往观众席这边看了一眼,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像在邀功。

比赛进行到第三节,意外还是发生了。对方中锋果然像刘耀文担心的那样动作粗野,在一次抢篮板时故意用肘撞向刘耀文的腰。刘耀文没防备,踉跄着后退,眼看就要摔倒——

马嘉祺几乎是瞬间站了起来,手心全是汗。

但刘耀文稳住了。他借着后退的力道顺势转身,反而绕到中锋身后,抬手把球稳稳投进篮筐。落地时,他往观众席的方向扬了扬下巴,手腕上的深蓝色护腕格外显眼。

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马嘉祺慢慢坐下,指尖还在微微发颤,嘴角却忍不住扬起来。

终场哨响时,刘耀文抱着奖杯往观众席跑,在栏杆边停下,仰头看着马嘉祺,眼睛亮得像落满了星星:“马哥!我们赢了!”

马嘉祺俯身,隔着栏杆揉了揉他的头发,像揉一只得胜归来的小兽:“知道了,小冠军。”

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交叠在球场的地面上,像幅没画完的画,却已经能看出最温暖的轮廓。刘耀文把奖杯往马嘉祺怀里塞:“给你!”

“我可不要,”马嘉祺推回去,“是你的。”

“那我们一起举着。”刘耀文抓过他的手,让他握住奖杯的另一边。金属的冰凉透过掌心传来,却抵不过两人相触时的温度,像有团暖烘烘的光,把整个傍晚都烘得软软的。

后来,那只篮球被刘耀文签上名字,放在了马嘉祺的储物柜里,旁边是马嘉祺那件黑衬衫——是他后来硬要送的,说“庆祝你赢球”。储物柜的角落里,还藏着卷用剩的肌效贴,和那个起了球的深蓝色护腕,像藏着个只有他们才懂的秘密,在时光里安安静静待着,等着下一次并肩的日子。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训练、比赛、偶尔的拌嘴,还有总也喝不完的热汤、贴不完的肌效贴。刘耀文越来越厉害,马嘉祺依然是那个站在旁边看着他的人,只是眼里的光,总随着场上那个跳跃的身影一起亮起来。

有次整理旧物,刘耀文翻出张照片,是去年决赛后拍的,他崴着脚坐在地上,马嘉祺蹲在他面前给她系鞋带,背景里的记分牌亮着“胜利”的字样。照片有点模糊,却能看清马嘉祺额角的汗,和他自己偷偷翘起来的嘴角。

“马哥,你看。”刘耀文把照片递过去。

马嘉祺接过,指尖拂过照片上的人影,轻声说:“当时就想,这小子,以后肯定能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

刘耀文凑近看他,忽然发现,马嘉祺的眼睛里,除了赛场的灯光,还有个小小的、跳跃的自己——就像他的眼里,也总装着那个穿黑衬衫的身影一样。

窗外的月光又淌进来,落在照片上,像给这漫长的时光,盖了个温柔的章。

训练室的灯亮到后半夜,地板上散落着揉成团的乐谱,刘耀文把最后一段旋律哼顺时,窗外的天已经泛了白。他直起身捶了捶腰,转身就撞进一个带着暖意的怀抱里。

“又熬通宵?”马嘉祺的声音带着刚醒的沙哑,下巴抵在他发顶,带着点薄荷牙膏的清凉气。

刘耀文往他怀里蹭了蹭,把谱子举起来:“成了!你听——”他清了清嗓子,哼起新编的调子,是用《两只老虎》的旋律改的,却被他填了新的词,“耀文不怕黑,有哥在身后。一步一步走,永远不回头。”

马嘉祺听着听着就笑了,伸手揉乱他的头发:“三岁?”

“才不是,”刘耀文不服气地踮脚,把谱子按在他胸口,“这是写给你的。上次我怕黑不敢去储物间,你不是说‘有哥在’吗?”

马嘉祺的指尖划过谱子上歪歪扭扭的音符,忽然低头在他额角亲了一下,很轻,像羽毛落下来:“那再添一句?‘哥永远在’。”

刘耀文的脸“腾”地红了,抢过谱子假装修改,笔尖在纸上划了又划,却没写一个字。马嘉祺靠在门框上看着他,晨光从窗帘缝里钻进来,在他肩头织了道金边,训练室里飘着淡淡的豆浆香——是马嘉祺刚热好的。

“喂,”刘耀文忽然转头,“等下练舞,你还站我旁边?”

“不然呢?”马嘉祺挑眉,“看你顺拐?”

“才不会!”刘耀文梗着脖子,却把谱子叠好塞给他,“那……豆浆给我留半碗。”

“早给你盛好了。”马嘉祺转身往桌边走,晨光跟着他动,刘耀文看着他的背影,忽然发现那首小调在心里又多了一句词,没写在纸上,却比任何音符都清楚——

“影子跟着光,光牵着影子走。”

地板上的纸团还没收拾,窗外的麻雀开始叫了,新的一天像首没唱完的歌,正等着他们一起往下哼。

上一章 褪色的掌纹 十八楼的廿一种心动最新章节 下一章 生锈的麦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