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轻小说 > 跨越千里的星光
本书标签: 轻小说 

跨越千里的星光

跨越千里的星光

跨越千里的星光

姚冠宇第一次在剧组见到刘婷婷时,她正抱着剧本蹲在角落,阳光透过窗户在她发梢镀上一层金边。这个来自江苏盐城响水的姑娘,比他小十一岁,眼里却藏着超越年龄的认真。

“姚老师,这段台词我总觉得差点意思。”刘婷婷捧着剧本走过来,指尖在“离别”那场戏下画了道浅浅的横线。姚冠宇看着她泛红的耳尖,忽然想起自己刚入行时的样子——同样的青涩,同样对表演抱着近乎执拗的热忱。

剧组的日子像被拉长的胶片。1996年出生的姚冠宇早已习惯片场的昼夜颠倒,却总在凌晨收工时,看见刘婷婷还在走廊背词。安徽合肥的汉子骨子里带着爽朗,他开始主动分享经验,从走位细节到情绪收放,有时一聊就到天亮。

刘婷婷的笔记本上渐渐写满了关于他的零碎:“姚老师说哭戏要先让心沉下去”“他喜欢喝不加糖的豆浆”“合肥话里‘吃饭’叫‘七饭’,很有趣”。这些字迹在她得知姚冠宇要接下一部异地拍摄的戏时,被泪水晕开了一角。

“我要去响水拍家乡的戏了。”刘婷婷在电话里声音发颤。姚冠宇握着手机走到窗边,远处的霓虹灯像他此刻纷乱的心绪。“我刚好有段时间空着。”他听见自己说,“安徽到江苏不远,我去探班。”

那趟高铁穿越了六个城市。姚冠宇站在响水的老街上,看刘婷婷熟稔地和街坊打招呼,听她用带着乡音的普通话介绍:“这是我小时候买糖人的铺子。”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他忽然明白,这个总叫他“姚老师”的姑娘,早已住进了心里。

婚礼那天,刘婷婷穿着婚纱站在姚冠宇面前,眼里的光比聚光灯更亮。“从合肥到响水,1027公里。”姚冠宇握紧她的手,声音带着合肥人特有的温和,“以后的路,我陪你一步步走。”

台下有人起哄让新娘说感言,刘婷婷望着身边的男人,忽然红了眼眶:“以前觉得他是遥不可及的星光,后来才发现,他会为我弯腰系鞋带,会记得我不吃葱姜,会把安徽的咸鸭烧得有响水的味道。”她顿了顿,笑着补充,“现在,他是我的姚先生,是我一个人的星光。”

姚冠宇低头吻上她的额头,在她耳边用合肥话说:“以后你就是姚太太了,刘婷婷。”

窗外的月光漫进礼堂,像一场跨越千里的奔赴,终于在此刻,温柔落定。跨越千里的喜欢

姚冠宇第一次在剧组见到刘婷婷时,她正抱着剧本蹲在角落记台词,阳光透过帐篷缝隙落在她发梢,像撒了层细碎的金粉。

“新来的场记?”他走过去递了瓶水,安徽口音里带着点刚下戏的沙哑。

刘婷婷猛地抬头,脸颊瞬间泛起红晕。她是江苏盐城响水人,来剧组实习才三天,没想过会和这位96年出生的实力派演员搭上话。“姚老师好,我叫刘婷婷。”声音细弱得像蚊子哼,手里的剧本却攥得更紧了。

往后的日子,刘婷婷的视线总不自觉追着姚冠宇转。看他在镜头前收放自如地演绎不同人生,看他休息时抱着吉他坐在导演椅上哼唱老歌,看他对着群演耐心讲戏时眼里的认真。她把这些偷偷记在笔记本里,扉页写着“要努力成为能和他并肩的人”。

剧组转场去山区拍外景时,刘婷婷晕车晕得厉害,缩在大巴后排脸色发白。迷迷糊糊间,一件带着淡淡雪松味的外套盖在了她身上。“响水那边是不是靠海?”姚冠宇的声音在头顶响起,“等杀青了,我请你去吃海鲜。”

她猛地睁开眼,撞进他带着笑意的眸子,心跳瞬间乱了节拍。原来他记得她提过家乡,记得那个她念兹在兹的小县城。

杀青宴上,刘婷婷鼓足勇气递出笔记本:“姚老师,这个……送您。”转身要跑时,手腕被轻轻拉住。

“婷婷,”姚冠宇翻开笔记本,目光落在那句笨拙的誓言上,语气是前所未有的郑重,“安徽到江苏不算远,以后的路,我陪你一起走。”

后来有人问刘婷婷,是什么时候觉得自己真的成了姚太太。她总会想起那个山区的夜晚,他把外套披在她身上,说要带她去看海。原来有些喜欢,早就跨越了千里的距离,在彼此心里生了根。

如今他们的家里,客厅挂着安徽和江苏的地图,两个图钉在合肥与响水之间,连起了一条名为“喜欢”的直线。

跨越千里的星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