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轻小说 > 红泪笺
本书标签: 轻小说  原创  自编诗集 

未央赋

红泪笺

十一月四日,大雪霜满地,不知何将歇。予独步杏幽阁,情表胸意。以记此词。

寒月霜冻数余日,兵护千骑踏不得。若絮柳花扬风散,一丈雪地自作河。独访杏幽阁,攀至山,一览众山河。穿云越海为消冰,身犹死,心却在。纵观古河英雄,谁无亦天下赤子心?思未央,可怜一身女家。女今生惜误列,心竟烈火如焚,正当一身书气诗华大好年景之际,请笔书以我情。

翻译:十一月四日,大雪纷飞,寒霜覆地,不知何时才能停歇。我独自漫步于杏幽阁中,抒发胸中情怀。故以此词记录。

寒月霜冻已持续数日,纵使千军万马亦难踏破这冰封之境。雪花如柳絮般随风飘散,在积满一丈深的雪地上自成河流。我独往杏幽阁攀登至山顶,俯瞰山河壮阔。愿穿越云海以消融寒冰,纵使身躯将逝,心志永存。纵观历史长河中的英雄,谁不曾怀揣赤诚报国之心?思绪绵延不绝,可叹我身为女子。此生遗憾错生性别,心中炽热如烈火焚烧,正值青春年华、富有诗书才气之时,提笔写下我的情怀。

赏析:这首作品以大雪之日为背景,融合自然景象与家国情怀,展现了一位女子在乱世中的豪情与悲慨,堪称南宋词坛一曲特殊的巾帼壮歌。

一、时空意境的匠心营造 开篇“大雪霜满地”以极简笔触勾勒出严寒彻骨的时空场域,“不知何将歇”暗喻时局动荡无休止。后续“寒月霜冻数余日”强化时间绵延感,“兵护千骑踏不得”则突然将自然严寒与军事屏障并置,创造出物理与政治双重封锁的压抑空间。这种时空设置既真实反映南宋面对北方威胁的处境,又为后续情感爆发埋下伏笔。

二、意象系统的对立统一 作品中存在两组鲜明意象群:一是“寒月”“霜冻”“雪河”等冷意象,二是“烈火”“书气诗华”等热意象。尤具创意的是“若絮柳花扬风散”将暴雪柔化为春日柳絮,既承袭谢道韫“未若柳絮因风起”的诗学传统,又在刚性场景中注入柔性元素,为后文女性身份出场预作铺垫。这种冷暖意象的交织碰撞,形成情感表达的张力结构。

三、性别意识的突破性表达 “纵观古河英雄”至“可怜一身女家”的转折极具震撼力。词人先以“穿云越海为消冰”自比古代英雄,展现超越性别的豪情;继而突然以“女家”身份自怜,揭示社会性别规范与个人抱负的剧烈冲突。“心竟烈火如焚”的焚字既对应“赤子心”的炽热,又暗含理想受阻的焦灼,与李清照“至今思项羽”的性别跨越意识一脉相承,而刚烈之气犹有过之。

四、诗学传统的创新转化 作品巧妙化用多重典故:“一丈雪地自作河”暗合李白“燕山雪花大如席”的夸张传统;“身犹死,心却在”令人联想到陆游“心在天山,身老沧洲”的生命困境;末句“书气诗华”既是对自身才学的自信,也是对“女子无才便是德”观念的反拨。这种用典方式彰显出作者深厚的文学修养与主体性创作意识。

此词最动人处在于将时代苦难、性别困境与个人才情熔铸为一种复合型情感表达:既有“一览众山河”的雄视气度,又有“思未央”的深沉忧思;既承继了士大夫忧国忧民的传统,又迸发出女性自我觉醒的先声。在大雪封山的物理空间里,却展现出了精神世界的浩瀚无垠,实为宋代女性文学中不可多得的瑰宝。

上一章 风遥赋.赠友人 红泪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