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奕君那晚的到访,还有两人之间那点脆弱的默契,没给鹿晨带来多久的安宁。反而像往沸腾的油锅里滴了滴水,让本就乱成一团的局面,炸得更凶了。
她试着接受“反馈”带来的暖意,试着告诉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扛”,可外婆临终前那句“离因果近了,命就薄了”的警告,还有母亲难产的事情,像两道阴影,总在她眼前晃,怎么也甩不掉。
更让她没法放松的是,刘奕君只是因果线上的麻烦之一——还有王阳。
那条金橙色的线,自从公园那次尴尬的偶遇后,不仅没安静下来,反而变得更活跃,甚至带了点“侵略性”。
它不像刘奕君那条线,总裹着沉甸甸的宿命感,倒像只精力旺盛的猫,时不时用爪子挠一下她的神经,传来的情绪里满是好奇、不服输的劲儿,还有点“你越躲我,我越想靠近”的探究欲,闹得她心神不宁。
这种活跃,没几天就变成了实打实的行动。
周五上午,鹿晨刚打开电脑,就看到邮箱里躺着一封新邮件。发件人不是剧组的工作邮箱,而是个陌生的私人地址,署名处是龙飞凤舞的“王阳”,连字体都透着股跳脱的劲儿。
标题更让她头疼:
王阳【线缘老师救命!沈烽的“痞”怎么演才不油?在线等,挺急的!】
她深吸一口气点开邮件,开头先是插科打诨:
王阳“昨天拍一场戏,我对着镜子琢磨怎么耍帅,结果助理说我像刚从油田出来的,李导看我的眼神都不对了【捂脸】。”
后面才正经起来,问的是沈烽这个角色在“卧底接头”那场戏里,怎么把握“亦正亦邪”的度——既要演出混黑道的痞气,又不能让人觉得油腻,还得藏着警察的敏锐。问题提得特别专业,连细节都扣到了台词里的停顿和手势。
可措辞却比之前用工作邮箱沟通时随意多了,字里行间透着“咱熟”的亲近感,末尾还加了句半开玩笑的话:
王阳“我觉得这事儿只有线缘老师能指点我,毕竟沈烽是您‘生’出来的,您最懂他的脾性~ 要是再搞不定,李导怕是要把我换了,求老师救救孩子【哭笑脸】。”
鹿晨盯着屏幕,只觉得头皮发麻。那条金橙色的线随着她读邮件,在感知里欢快地跳着,像在跟她分享王阳发邮件时的心情——有狡黠的笑意,还有点“就等你上钩”的期待。她甚至能想象出王阳坐在电脑前的样子:嘴角勾着笑,手指在键盘上敲得飞快,说不定还跟助理吐槽“你看线缘老师肯定会回我”。
这种带着点挑逗的接近,跟刘奕君那种沉重又直接的坦诚完全不一样,却同样让她手足无措。刘奕君的靠近像走夜路遇到路灯,虽然亮得刺眼,却知道边界在哪;可王阳的靠近像春风里的藤蔓,软乎乎的,却不知不觉就缠上来,躲都躲不开。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只把这当成普通的工作交流。回复的时候,每个字都斟酌半天,只捡跟角色相关的内容说,连多余的客套话都没有。她写道:
鹿晨“沈烽的‘痞’源于处境而非本性,可通过‘眼神反差’体现——说话时带点漫不经心的轻佻,但提到关键信息时,眼底需有瞬间的锐利;手势可随意,却不能有多余的晃动,避免显得浮夸。”
落款规规矩矩写了“线缘”,连个表情都没加。
点击发送后,那条金橙色的线顿了一下,像是在“消化”她的回复,接着又跳了起来,传递来的情绪里多了点玩味,仿佛她的“冷淡”不仅没让王阳打退堂鼓,反而更勾起了他的兴趣——就像逗猫时,猫越躲,人越想逗。
果然,不到半小时,邮箱就弹了新消息提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