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寻妖笔录
本书标签: 古代 

无题

寻妖笔录

夜色深沉,海船在沧溟长老引导的平静水域中微微起伏。大部分人都已歇息,甲板上只有值夜水手的身影和规律的海浪声。

林沐阳处理完伤口,心中关于剑法的疑问却越发清晰,辗转难眠。他最终起身,找到了在船舱一角静坐调息、如同古松般沉稳的玄寂大师。

“玄寂前辈,打扰您清修了。”林沐阳恭敬地行了一礼。

玄寂大师缓缓睁开眼,目光平和:“林施主,伤势无碍了?有何事,但说无妨。”

林沐阳在玄寂大师对面坐下,整理了一下思绪,开口道:“前辈,晚辈心中一直有个疑问。我们所有人使用的剑法,虽各有不同,却似乎同出一源,被统称为‘除妖剑法’,并按照特性和衍生关系分为诸多‘型’。例如,我师兄叶寻声和晚辈所习是‘水之型’,凌锋前辈是‘风之型’,百里兄弟是‘日之型’与‘月之型’,盛姑娘是源于‘火之型’的‘舞之型’,而前辈您的‘守之型’又是由‘风之型’衍生而来……”

他顿了顿,眼中带着求知的光芒:“晚辈见识浅薄,只知道自己所学的部分,对于整个剑法体系的来历和全貌却知之甚少。比如,我听闻还有‘雷之型’、‘木之型’及其衍生的‘影之型’、‘声之型’等,但这些型的使用者,如‘雷之刃’宋信、‘声之刃’辛生,晚辈却未曾有幸结识,对他们的剑法更是毫无了解。不知前辈能否为晚辈解惑,这些玄妙的除妖剑法,究竟从何而来,又如何演化成今日的格局?”

玄寂大师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追忆之色,他微微颔首,声音低沉而舒缓,仿佛在讲述一个古老的故事:

“林施主有此一问,可见是勤于思考之人。这除妖剑法的源头,确实可以追溯到一个古老的传承。相传在很久以前,人族先贤为了对抗肆虐的妖族,观察天地自然运行之理,万物相生相克之道,创出了这套旨在‘除魔卫道,守护苍生’的剑法根基。这套根基剑法本身博大精深,但后世之人因天赋、心性、际遇不同,逐渐从中领悟和发展出了更适合各自特点的路径,这便是诸多‘型’的雏形。”

他具体解释道:

“你所熟知的水之型,因其剑势如流水,变幻无常,又可刚可柔,最易入门和适应,故衍生最多。江雪女施主的‘冰之型’,是领悟水之极致寒冷与凝固的杀伐之剑;时无咎施主的‘雾之型’,则侧重于水的缥缈无定、隐匿诡变;而萧悯施主的‘雪之型’,更添一份纯净与肃杀,可谓水之型的精妙变种。”

“风之型,如凌锋所施,重在迅疾、刚猛、一往无前。而老衲的守之型,则是从‘风’的灵动中,悟出了‘不动如山’的守护之意,化疾风为气墙,转攻为守。”

“火之型,暴烈狂放,齐胜哲施主是其中代表。盛灼华女施主的‘舞之型’,则另辟蹊径,将火的炽热融入身法节奏,如火焰摇曳,既具美感,亦含杀机。”

“百里兄弟的日、月之型,乃是引动太阳太阴之力,阳刚与阴柔并济,相辅相成,威力巨大。”

说到林沐阳不熟悉的几位,玄寂大师语气中多了一丝感慨:

“‘木之型’,原本的代表是前‘木之刃’高世镜,此型蕴含生机与枯荣之理,善于束缚与持久战。由此衍生出的‘影之型’,为沈藏缚施主所掌,侧重于潜行、诡秘与一击必杀,如林木之影,难以捉摸。而另一衍生‘声之型’,则极为特殊,修习者是辛生。此型以音律入剑,剑招与声音共鸣,可扰敌心神,亦可安抚生灵,可惜辛生施童年经历使然,性情……颇为孤僻,虽内心渴望共鸣,却往往独来独往,其剑法也少为人知。”

“至于‘雷之型’,”玄寂大师顿了顿,“修习者宋信,确实天赋异禀,剑出如惊雷,迅猛无俦,威力惊人。然而此子心结深重,极度自卑,虽实力得到认可,自身却始终不愿坦然接受‘雷之刃’的身份。他外表看似冷漠疏离,实则……内心柔软,背负了太多不必要的重担。”

玄寂大师总结道:“万变不离其宗。所有‘型’皆源于先贤对天地至理的理解和对守护人间的信念。剑法是形,而驱动剑法的‘心’与‘念’,才是根本。林施主,你修习水之型,当明水性至柔,亦能穿石;至善,亦能覆舟。望你不仅能精进剑技,更能领悟剑法背后的‘道’。”

林沐阳听完这番讲述,心中豁然开朗,对庞大的除妖剑法体系有了整体的认知,也对那些未曾谋面的同袍多了几分理解。他再次恭敬行礼:“多谢前辈指点迷津,晚辈受益匪浅,定当谨记前辈教诲,勤修不辍,明心见性。”

带着对剑道更深的感悟,林沐阳退出了船舱,而玄寂大师则重新闭上双眼,仿佛与这深海夜色融为了一体。船,继续向着未知的深海王都驶去。

上一章 无题 寻妖笔录最新章节 下一章 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