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的微光
马嘉祺出院回家的第一天,家里多了许多细微的变化。家具的边角都被贴上了防撞条,地面上的电线全部被仔细收好,甚至连拖鞋都换成了更容易辨认方向的款式。
“马哥,小心门槛。”宋亚轩轻声提醒,扶着马嘉祺走进客厅。
马嘉祺苦笑着:“连自己家都要人提醒了...”
苏苏从房间里跑出来,看到马嘉祺,立刻放轻了脚步:“二舅,我给你画了幅画,我念给你听好不好?”
马嘉祺蹲下身,摸摸苏苏的头:“好啊,苏苏真乖。”
“我画了太阳,是金色的;还有大树,是绿色的;二舅穿着白衣服,站在中间...”苏苏认真地描述着。
马嘉祺眼眶微热:“谢谢苏苏,二舅虽然看不见,但能想象出来。”
晚上,宋亚轩给马嘉祺做了一次详细的检查。他用小手电照射马嘉祺的瞳孔,突然停顿了一下。
“马哥,你的瞳孔对光有反应了。”宋亚轩的声音带着一丝惊喜。
马嘉祺一愣:“什么意思?”
“这意味着视神经可能正在恢复,”宋亚轩解释道,“可能是暂时性失明!”
这个消息让全家人都振奋起来。丁程鑫立即打电话给眼科专家预约复诊,张真源开始研究最新的视神经修复方案,严浩翔和贺峻霖则负责每天陪马嘉祺做康复训练。
“马哥,跟着我的手指动,”宋亚轩耐心地指导,“向左...向右...对,就这样。”
苏苏也加入了帮助马嘉祺的行列。他发明了一种“颜色游戏”,每天用各种颜色的物品让马嘉祺触摸,然后描述颜色的感觉。
“红色是温暖的,像太阳;蓝色是凉爽的,像海水;绿色是清新的,像小草...”苏苏一本正经地解释。
马嘉祺被逗笑了:“苏苏真是个小小艺术家。”
一周后的复诊带来了更多好消息。眼科专家确认了宋亚轩的判断:“确实是暂时性失明,视神经在缓慢恢复。继续现在的康复训练,很有希望恢复部分视力。”
回家的路上,马嘉祺第一次主动摇下车窗,感受外面的风。
“阿宋,今天的天空是什么颜色的?”他轻声问。
宋亚轩看着窗外:“很美的蔚蓝色,有几缕白云,像苏苏画的那样。”
马嘉祺微微笑了:“我能感觉到。”
随着时间推移,马嘉祺的视力开始出现模糊的光影。最初只能分辨明暗,后来能隐约看到轮廓。
“真源,你是不是换了新眼镜?”一天早餐时,马嘉祺突然问。
张真源惊讶地推了推眼镜:“马哥你能看到了?”
“模糊的轮廓,”马嘉祺努力眯着眼睛,“但能看出镜框形状不一样了。”
这个进步让所有人欢呼。宋亚轩立即调整了康复方案,增加了更多视觉刺激训练。
苏苏成了马嘉祺的“专属描述员”,每天拉着他的手,仔细描述看到的一切:
“二舅,今天爹爹穿了一件淡蓝色的衬衫,爸比系了一条条纹领带,浩翔舅舅的头发翘起来了...”
在马嘉祺逐渐恢复视力的过程中,苏苏也悄悄发生着变化。他变得更加细心和体贴,经常主动帮助马嘉祺。
“二舅,我帮你把药分好了,白色的是早晨吃的,粉色的是晚上吃的。”
宋亚轩注意到苏苏的成长,欣慰地对张真源说:“苏苏越来越懂事了。”
两个月后,马嘉祺已经能模糊地看到家人的面容。虽然还不清晰,但已经足够他辨认出每个人。
“阿宋今天是不是没刮胡子?”吃早餐时,马嘉祺突然说。
宋亚轩下意识摸了下下巴,惊讶地说:“马哥你真的能看到了!”
丁程鑫激动地抱住马嘉祺:“太好了!真的在恢复!”
马嘉祺的眼眶湿润了:“虽然还像隔着毛玻璃,但我能看见你们了...”
又过了一个月,马嘉祺的视力恢复了七八成。虽然还不能像以前那样清晰,但已经不影响正常生活。
他重回公司上班的第一天,兄弟们集体请假陪他。当他走进办公室,看到桌上苏苏画的那幅画时,眼泪终于落了下来。
画上,金色的太阳,绿色的大树,还有穿着白衣服的他站在中间——和他想象中一模一样。
晚上回家,马嘉祺特意抱起苏苏:“谢谢苏苏,二舅今天看到你的画了,和我想象中一样美。”
苏苏开心地搂住他的脖子:“二舅能看见了,太好了!”
宋亚轩看着这一幕,轻声对张真源说:“有时候,不幸中也能开出希望的花。”
张真源点头:“马哥的失明是暂时的,但苏苏的成长是永远的。”
这个家,在经历风雨后,变得更加温暖和坚强。而马嘉祺的暂时性失明,不仅让他更珍惜光明,也让每个人更懂得关爱与陪伴的重要。
接下来的故事发展可能包括:
- 视力康复:马嘉祺的视力可能还会继续改善,但过程中可能需要面对一些挑战和挫折。
- 情感深化:这次经历可能让马嘉祺和苏苏的关系更加亲密,产生更多温馨的互动。
- 安全防范:家人们可能会更加注重安全防护,避免类似意外再次发生。
- 事业调整:马嘉祺可能会因为这次经历重新思考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做出一些事业上的调整。
希望这一章的内容能满足您的要求。如果您希望故事向某个特定方向发展,我可以继续为您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