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没亮透时,顾盼就起了身。灶房里的柴火“噼啪”响,火星子从灶口蹦出来,落在青砖地上,又慢慢暗下去。她舀了两大瓢面倒进瓦盆,温水一和,手腕子转着圈揉,面团渐渐变得光溜,像块温软的玉。
安诺是被面香勾醒的。她揉着眼睛从屋里跑出来,辫子睡得歪在一边,刚到灶房门口就被顾盼拦住:“去去去,面还没发好呢,先去给陈奶奶梳辫子。”安诺不依,扒着门框往里瞅——瓦盆里的面团鼓着小泡,像藏了好些气儿,她踮着脚问:“顾婶子,能蒸带樱花的糖包不?林舟哥说路上的樱花酥甜。”
顾盼笑着拍她的小脑袋:“哪来的樱花?给你蒸桂花的,前日晒的桂花干正好用。”安诺这才乐意了,颠颠地跑去陈奶奶屋里,拿了把木梳,学着夏棠的样子给陈奶奶拢头发,梳得歪歪扭扭,倒也扎住了。
林舟醒时,院里已经飘着甜香了。他披了衣裳出门,见江若正坐在井边择菠菜,露水沾在她袖口上,绿得透亮。“顾婶子蒸糖包呢。”江若抬头朝他笑,手里的菠菜叶上还挂着水珠,“陈野早蹲灶房门口等着了,被顾婶子赶去劈柴了。”
果然听见院角传来“咚咚”的劈柴声,陈野举着小斧头,一下下往木头上砸,斧头没劈准,滑到旁边的土坡上,他“哎呀”一声追过去,逗得江若直笑。林舟走到灶房门口,顾盼正把发好的面团揪成小剂子,擀成圆皮,往里头舀桂花糖——糖是用去年的桂花腌的,金黄金黄的,一舀就流蜜。
“醒啦?”顾盼往他手里塞了个小面团,“试试手感。”林舟捏着面团,软乎乎的沾手,他学着顾盼的样子揉,揉着揉着忽然想起在船上画的樱花酥,那酥饼的边也是这样软乎乎的,沾着点碎渣。
夏棠也起来了,帮着烧火,灶膛里的火“呼呼”响,映得她脸红扑扑的。“啥时候能熟呀?”她扒着灶沿问,锅盖上已经冒白汽了,面香混着桂花香飘出来,满院都是甜的。顾盼拍了拍她的手背:“急啥?等水汽把锅盖顶得‘当当’响,就差不多了。”
日头刚过窗棂时,糖包终于出锅了。顾盼掀开锅盖,白汽“腾”地冒起来,裹着甜香往人脸上扑。糖包一个个圆滚滚的,底儿烤得有点黄,捏一下能看见糖汁从缝里流出来。安诺踮着脚够,顾盼先拿了个晾在盘子里,吹了吹递过去:“慢点吃,别烫着。”
安诺咬了小口,糖汁沾在嘴角上,她伸出舌头舔了舔,眼睛弯成月牙:“比樱花酥还甜!”陈野也抢了个,烫得直搓手,却舍不得放,小口小口地啃,糖渣掉在衣襟上,他也不顾,只顾着嚼。林舟拿了个递给江若,江若咬了口,桂花的香在舌尖漫开,她笑着说:“比客栈老太太给的花生甜。”
吃着糖包时,张大爷扛着锄头从巷口过,见院里飘着香,笑着往里探:“顾丫头蒸糖包呢?给我留俩呗!”顾盼赶紧拿了盘子装了四个,塞到他手里:“刚出锅的,趁热吃。”张大爷乐呵呵地接过去,边走边咬,糖汁滴在锄头上,他也没察觉。
陈奶奶坐在竹椅上,安诺蹲在她脚边,把糖包掰成小块喂她吃。“慢点喂,”陈奶奶拍着她的小脑袋,“别把糖滴你新衣裳上——这衣裳还是顾婶子给你做的呢。”安诺“嗯”了一声,用小手接着糖渣,掉了的就自己塞进嘴里,腮帮子鼓得圆圆的。
林舟靠在槐树下,手里捏着半个没吃完的糖包。风从树叶间漏下来,带着面香往远处飘,巷口有卖豆腐的吆喝声,“豆腐——嫩豆腐——”,声音悠悠的,跟寻常日子里的每一天一样。他忽然觉得,去美术馆看画的那几日像场暖乎乎的梦,梦里有船帆、有牡丹,可醒来时,还是院里的糖包最实在,灶房的火最暖。
陈野吃完了糖包,又拉着林舟去画马车——他昨日把那张画马车的纸贴在墙上了,这会儿正拿铅笔对着描。林舟站在旁边看,见他把车篷的兰花画得歪歪扭扭,却画得认真,铅笔在纸上沙沙响,像灶房里柴火燃烧的声儿。
安诺也凑过来,举着手里的糖包说:“林舟哥,你画这个呗!画满一张纸,给王老师寄去,让他也尝尝甜。”林舟摸了摸她的头,从兜里摸出铅笔和纸——这次没急着下笔,先看了看院里的灶房,看了看陈野歪歪的画,看了看安诺嘴角的糖渍,才慢慢往下描。
纸上先出现个圆滚滚的糖包,旁边画了只小手接着糖渣,再往旁边,是灶房门口飘着的白汽,汽里藏着个小小的人影,正扒着灶沿望——不用画太多,看画的人准能认出,这是家里的晨,是暖乎乎的、带着面香的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