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时,竹林里的风总带着几分沁凉的竹香。
自从那晚宁风致指尖触到尘心染着薄汗的手背,两人在满地月光里确认心意后,七宝琉璃宗这处最幽静的角落,便成了他们心照不宣的秘境。
关系的转变从不是轰轰烈烈的宣告,而是藏在每一个细微的日常里——宁风致再去剑阁时,食盒里除了尘心爱吃的橙子糕,会多带一方绣着竹纹的素色帕子;
尘心练剑时,目光扫过竹下石凳,若看到那抹熟悉的蓝紫色身影,剑招里便会悄悄褪去几分凌厉,多了丝不易察觉的柔和。
这日清晨,宁风致处理完宗门早课事宜,便提着食盒往剑阁走。刚转过竹林小径,就见尘心握着长剑站在空地上,晨光透过竹叶缝隙落在他银白的发丝上,像撒了把碎星。他没有像往常那样练剑,只是静静站着,似乎在等什么。
听到脚步声,尘心转头看来,清冷的眉眼瞬间染上暖意,原本垂在身侧的手微微抬起,又轻轻落下——像是想迎上去,又还没习惯这般直白的亲近。
“今日怎么没练剑?”宁风致走到他身边,将食盒放在石桌上,指尖不经意擦过尘心的手腕,两人都顿了顿,又若无其事地移开目光。
“等你。”尘心的声音比平时低了些,带着晨起的微哑,他伸手打开食盒,看到里面的桂花糕时,嘴角弯了弯,“荣荣昨日还说,想吃你做的糕。”
“那丫头嘴馋,回头让厨房多做些。”宁风致笑着坐下,从食盒里拿出温热的茶盏,倒了杯热茶递过去。
尘心接过时,指尖刻意慢了半拍,轻轻碰了碰他的指腹,两人相视一笑,都没说话,却有股甜意顺着指尖漫到心底。
往后的日子里,这样的默契越来越多。宁风致喜欢靠在尘心的肩膀上看书,尘心便会特意调整坐姿,让他靠得更舒服些,练剑时也会选在离石凳近的地方,好让宁风致抬眼就能看到;
尘心练剑后容易出汗,宁风致就会提前把帕子浸在微凉的井水里,待他停下时递过去,指尖偶尔擦过他泛红的耳尖,能看到他耳尖又红上几分。
有时宁风致处理宗门事务到深夜,回到住处时,总能看到桌上温着的粥——是尘心特意让厨房留的,怕他饿着,又怕打扰他,只悄悄放在门口,等他发现时,粥还带着温度。
宁荣荣最先察觉到爸爸和尘心前辈的变化。小姑娘14岁,心思早已成熟。
以前剑爷爷待她虽好,却总带着几分长辈的疏离,可如今教她练剑时,若看到她爸爸走来,眼神会先软下来,连带着对她的语气也温和了不少;
爸爸以前处理完事务,总爱坐在院子里发呆,可现在只要尘心前辈有空,他就会往剑庐跑,回来时脸上总带着笑,连眼角的细纹都显得温柔。
这日午后,宁荣荣提着自己做的小香囊去剑阁,想送给剑爷爷。刚走到竹林口,就看到宁风致坐在石凳上,尘心站在他身边,正帮他整理衣领。宁风致的头发有些乱,尘心的动作很轻,手指拂过他的发梢时,还轻轻拢了拢,像是在对待什么珍贵的宝贝。
爸爸没有动,只是仰头看着尘心,眼神里的笑意藏都藏不住,夕阳落在他们身上,把两人的影子叠在一起,看起来格外亲近。
“爸爸,剑爷爷!”宁荣荣跑过去,举起手里的香囊,“剑爷爷,这是我做的,给你!”
尘心低头接过香囊,指尖碰到小姑娘的手,温声道:“谢谢荣荣,真好看。”
宁风致揉了揉女儿的头发,笑着问:“今天怎么这么乖,还会做香囊了?我都没有呢!”
“我想让剑爷爷开心呀!”宁荣荣歪着脑袋,看了看爸爸,又看了看尘心前辈,忽然说道,“爸爸,你今天和剑爷爷待在一起,笑得比平时多好多呢。”
宁风致和尘心对视一眼,都有些不好意思。宁风致咳了一声,转移话题:“荣荣今天剑法学得怎么样?剑爷爷有没有夸你?”
“剑爷爷夸我进步大啦!”提到练剑,宁荣荣立刻兴奋起来,拉着尘心的袖子叽叽喳喳地说,“剑爷爷还说,下次教我新的剑招呢!”
尘心看着她雀跃的样子,又看向宁风致,眼神里满是温柔。宁风致也看着他,两人都没说话,却懂了彼此眼底的意思——有这样的孩子在身边,有彼此在身边,便是最好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