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综影视之风华映影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综影视同人 

番外

综影视之风华映影

新帝登基第三年,东宫传出举国瞩目的喜讯——太子赵策英迎娶盛府五姑娘盛如兰为太子妃。大婚当日,十里红妆从东宫蜿蜒至盛府,京中百姓扶老携幼夹道围观,彩绸与鞭炮声交织,皆叹这是天造地设的姻缘。婚后次年,如兰诞下嫡子,新帝龙颜大悦,亲赐名“赵瑾”,册封为皇太孙,东宫地位愈发稳固。

这日午后,如兰在东宫暖阁陪着赵瑾认字,见赵策英批阅完奏折进来,便屏退左右,轻声道:“策英,如今朝堂内外虽算安稳,但北疆外族总趁冬春之际滋扰边境,烧杀抢掠,边防将士苦不堪言。我偶然得了个改良火药的法子,或许能解边防之困。”

赵策英放下手中的茶盏,眼中闪过一丝好奇:“哦?如兰竟有这般妙计?”如兰取来纸笔,一边写下“火药改良配方”,一边详细标注原料比例与制作禁忌:“寻常火药威力有限,改良后能制成便携火炮,射程远、杀伤力强,若装备到边防军,外族必不敢轻易来犯。只是此事需借父兄之手推进——一来能让盛家凭军功提身份,彻底配得上东宫姻亲的体面;二来可避‘后宫干政’的闲话,毕竟我是女子,直接献策难免引人非议。”

赵策英看着纸上条理清晰的配方与用法,指尖轻轻摩挲纸面,眼中满是惊叹与欣赏:“如兰心思缜密,这法子若能成,便是护国安邦的大功。明日我便让人暗中安排,让岳父与长柏有机会将此法献上去。”

次日,如兰特意回了趟盛府,将配方与“借父兄之名献法”的主意告知盛紘与盛长柏。她叮嘱道:“父亲可对外说这是府中整理古籍时偶然发现的古方,献于兵部时只需呈交配方,不必多言;长柏你若在朝堂遇边防议事,可顺势提几句‘火器与步兵协同作战’的思路,既显得是你自己的见解,也能让此法更快落地——切记,万不可提这法子与我有关。”

盛紘本就因女儿是太子妃而备受瞩目,如今得了这能立军功的机会,当即点头应下。他次日便带着配方求见兵部尚书,兵部即刻安排工匠试验,结果改良后的火药威力远超预期——寻常弓箭射程不过百步,改良火炮却能射三百步开外,且爆炸时碎石与火焰能覆盖数丈范围,对付骑兵尤为有效。兵部尚书不敢耽搁,立刻将此事上报新帝。

新帝见火药试射效果惊人,又听闻是盛紘献的“古方”,当即召盛紘入宫,赞其“为国分忧,心思深远”。念及盛紘是太子岳丈,且此举解了边防大患,新帝下旨册封盛紘为“安乐侯”,赐良田千亩、府邸一座,盛家从此迈入勋贵行列。

盛长柏这边也没闲着。他本就凭科举考中探花,却不愿靠“太子舅兄”的身份谋高位,一心想凭真本事立足。某次朝堂议边防策略时,他适时提出“火炮列阵在前,步兵补防在后,骑兵侧翼包抄”的战术,与如兰私下提点的思路不谋而合,恰好与兵部刚推行的火药装备计划相契合。新帝见状,赞他“有将帅之才”,又查得他在火炮督造期间,亲自去工坊核对原料、监督工艺,确保火炮质量,当即破格擢升他为从四品都察院副都御史——既圆了他“靠自己”的心愿,也让他有了实打实的政绩,朝堂上下无人不服。

盛府的荣宠辐射到每个子女,连最让盛紘头疼的墨兰,也被如兰提前拉回了正轨。原著中墨兰与伯爵府梁晗私混的祸事,早在墨兰及笄前就被如兰掐灭——她暗中对盛紘说:“四姐姐心性好强又爱钻营,若嫁入高门勋贵之家,府中关系复杂,她未必能站稳脚跟,反而容易因急功近利惹祸;不如找个家世清白、心思缜密的读书人,既能管住她的性子,也能让她安安稳稳过日子。”

盛紘起初不信,直到发现墨兰偷偷与外男书信往来,才惊觉如兰所言非虚。他当即扣下墨兰的书信,截断她与外男的联系,仔细筛选后,为她择了柳翰林的次嫡子柳修文。柳家虽非顶级勋贵,但世代书香,柳修文更是以聪慧闻名,年纪轻轻就中了举人,前途可期。

墨兰初嫁时,见柳修文温文尔雅、谈吐不凡,又出身翰林世家,心中暗自得意,以为自己嫁得比如兰、明兰都好。可婚后才发现,柳修文看似温和,实则精明得远超她的算计——纳妾需经族中长辈商议,他从不私做主张;考取功名全凭自己苦读,拒绝墨兰想托盛家找关系的提议;外出会友、赴宴也从不带她,只说“内眷不宜抛头露面”;连家中账目,都由柳家老夫人指派的管事打理,墨兰连碰都碰不到。

更让墨兰分身乏术的是,柳修文的嫡长兄早逝,留下一个遗腹子和精明的嫡长嫂,大房与二房常为族中田产、铺面的分配争执。墨兰为了给自己的儿子争未来的家产与族中地位,只能把所有心思放在宅斗上——一边拉拢柳家老夫人,一边与嫡长嫂周旋,今日争厨房的采买权,明日抢族学名额,竟也在宅斗里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久而久之,她再没精力惦记盛家的资源,更没时间琢磨怎么攀附高位,逢年过节回盛府,对如兰、明兰等人虽谈不上热络,却也客客气气,安安分分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

明兰的人生轨迹虽与原著相近,却因如兰的存在少了许多坎坷。她与顾廷烨相识于兖王谋逆时的乱局,顾廷烨欣赏明兰的沉稳坚韧,明兰敬佩顾廷烨的勇武担当,两人顺理成章走到一起。顾廷烨凭借平定兖王的军功,加之如兰与赵策英的暗中扶持——赵策英常借议事之机,向新帝举荐顾廷烨的领兵之才,如兰则提醒明兰在顾府站稳脚跟的关键,顾廷烨一路升至镇国大将军,掌管京畿防务,成了大赵最受信任的武将之一。

明兰也没困于后宅,她将将军府打理得井井有条,还在顾廷烨出征北疆时,以“将军夫人”的身份牵头筹措粮草、安抚军属,甚至凭借如兰教她的“简易伤药配方”,在后方设了临时医帐,救下不少受伤的士兵。京中百姓都赞她“有勇有谋,是将军的贤内助”,连新帝都曾在朝堂上夸顾廷烨“娶了个好夫人”。

华兰的日子更是顺遂无忧。她的丈夫本是英国公府嫡子张绍祖(注:此前疏漏,修正为“张”姓,与妹妹张桂芬同姓),两人成婚多年一直相敬如宾、恩爱和睦。英国公病逝后,张绍祖承袭爵位,华兰也从“英国公世子夫人”晋为“英国公夫人”,手握公府中馈,将府中上下打理得妥妥帖帖,连张桂芬都常说:“大嫂不仅性子好,还懂管家,有她在,我在沈家才敢放开手脚。”

提到张桂芬,她的日子也早已摆脱了早年的困境。当初张桂芬嫁入沈家时,因沈从兴心中有亡妻邹氏,又有小邹氏从中作梗,日子过得憋屈。如兰与明兰看不过去,常邀张桂芬入宫或去将军府小聚,教她“不必委屈自己,该立的规矩不能少”,还帮她联络京中其他贵女,让她慢慢有了自己的人脉。后来张桂芬在皇家围猎中,凭一手精湛骑射拔得贵女组头筹,让沈从兴刮目相看;又在小邹氏故意刁难时,不卑不亢地怼回去,守住了自己的体面。沈从兴渐渐看清张桂芬的坚韧与果敢,也明白亡妻已逝、眼前人才是该珍惜的人,对她愈发敬重与爱护。后来张桂芬生下一对龙凤胎,沈从兴更是推掉所有应酬,每日下朝就回家陪妻儿,小邹氏彻底失势,张桂芬不仅在沈家站稳脚跟,还凭借爽朗的性子和能干的行事风格,成了京中贵女圈里的“领头人”,日子过得圆满又自在。

王大娘子则是盛家最惬意的人。自从盛紘封了安乐侯,她从“五品官夫人”一跃成为“侯夫人”;后来如兰成了太子妃,新帝又念及她是太子岳母,册封为一品诰命,往日那些因她“出身不高、性子直”而瞧不起她的贵妇,如今见了她都要恭恭敬敬地行礼。王大娘子彻底卸下了内宅的担子,每日在家带着盛长柏与海氏的孩子,教孙辈读《论语》、认算盘,偶尔陪老太太打打麻将、唠唠家常,逢人就笑:“都是托了如兰的福,我这老婆子才能享这份清福哟!”

至于林噙霜与盛长枫母子,早已没了往日的风光。当年林噙霜两次谋害卫小娘,证据确凿,盛紘对她彻底寒心,虽没将她发卖,却将她禁足在偏僻院落,只给基本用度,再不许她插手府中任何事。盛长枫早年沉迷酒色、荒废学业,科考屡次落第,成了京中勋贵圈的笑柄。如兰看在血脉亲情的份上,曾私下找过他一次,冷声道:“三哥若想一辈子被人嘲笑‘纨绔子弟’,便继续醉生梦死;若想给妻儿挣个体面,就收起那些荒唐心思,好好读书做官——盛家虽如今有体面,但绝不会养闲人。”

这番话点醒了盛长枫。他看着妻儿期盼的眼神,终于收起玩心,闭门苦读三年,终于考中进士,被外放为偏远县城的县令。上任前,盛长枫特意去东宫拜谢如兰,羞愧道:“多谢五妹妹当年点醒我,否则我这辈子都毁了。”林噙霜见儿子有了出息,也收敛了所有心思,每日在家教育孙辈,逢年过节回盛府,对王大娘子与卫小娘都恭恭敬敬,再不敢有半分逾越,母子俩总算过上了安稳日子。

时光匆匆,转眼数十年过去。赵策英承袭皇位,如兰成为皇后,两人携手共治天下,推行了一系列利民政策——改良后的火药不仅让北疆边防固若金汤,外敌再不敢来犯,还被用于开山修路、疏通河道,南北交通愈发便利,百姓赋税减轻,日子越过越富足,史称“景和盛世”。

待皇太孙赵瑾长成,能独当一面时,如兰与赵策英已是满头华发。赵策英登基后,虽为平衡朝局接纳了几位大臣举荐的女子入后宫,但自始至终与她们保持距离,从未有过宠幸——那些女子本是家族攀附皇权的工具,赵策英心中只有如兰一人。退位那日,赵策英下了一道震惊朝野的圣旨:解散后宫,所有嫔妃不论位分高低,皆封为太妃,赐良田百亩、美宅一座,允许她们选择回家与亲人团聚,或留在京中指定院落颐养天年,俸禄由国库按时发放。

朝中那些想借女儿巩固家族势力的大臣,虽心中不满,却因如兰与赵策英数十年积累的威望,以及赵瑾已站稳脚跟的事实,只能乖乖领旨。有大臣私下抱怨,却被老臣驳回:“陛下与皇后一生情深,从未因后宫耽误朝政,如今让嫔妃归家,已是仁至义尽,咱们还有什么可挑剔的?”

退位后的如兰与赵策英,并未留在皇宫享受尊荣,而是换上寻常百姓的衣裳,带着几个心腹侍从,踏上了游走天下的旅程。他们春天去江南看杏花微雨,夏天去蜀地赏竹海清幽,秋天去塞北观大漠落日,冬天去岭南品暖冬荔枝。他们在市井小摊上吃过热腾腾的馄饨,在田间地头听老农讲收成,在茶馆里听说书人讲“太子妃献火药、定边防”的故事,笑得像两个孩子。

某日黄昏,两人坐在淮河岸边的柳树下,看着夕阳缓缓沉入水面,如兰靠在赵策英肩头,轻声道:“这辈子,我原本只想护住自己和卫小娘、明兰,没想到最后不仅护住了整个盛家,还能与你一起守着这天下,看着百姓安居乐业……我真的没有遗憾了。”

赵策英握紧她的手,掌心的温度温暖而坚定,眼中满是化不开的温柔:“我亦然。若不是遇见你,我或许还是那个只懂隐忍的世子,不会有勇气去争、去守。如兰,有你在,才是我这辈子最好的时光。”

远处传来孩童追逐打闹的笑声,夕阳的余晖洒在两人身上,将身影拉得很长。这一世,如兰不仅改写了自己的命运,让身边的人各得其所,更与心上人携手,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一段“帝后情深、盛世安康”的传奇。而这份安稳与幸福,如同淮河的流水,将在这片他们守护过的土地上,静静流淌,代代相传。

作者云波大结局🎉🎉🎉

作者云波

作者云波友友们,家里没米了,写小说的就是没钱吃饭啊

上一章 第十八章 围猎诉心,帝心默许 综影视之风华映影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一章 盛兰终章,兰烬晞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