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天还没亮透,院里就飘起了桂花的甜香。阿威踩着梯子爬上天台,怀里揣着竹筐,伸手够到最高处的花枝,轻轻一摇,金桂就簌簌往下落,像场细碎的黄金雨。小辛举着竹筐在底下接,仰着头喊:“威哥哥,左边!左边那枝更密!”
林悦和嬷嬷在廊下铺了块粗布,接住被风吹落的桂花。嬷嬷教她挑拣杂质,“要把枯瓣和细枝捡出来,不然做的糖会发苦”。林悦指尖捏着小巧的花瓣,晨露沾在指腹,凉丝丝的甜。不一会儿,粗布上就堆起了金灿灿的一堆,风一吹,香得人鼻尖发痒。
仔仔也凑过来,小手抓了把桂花就往兜里塞,结果花瓣顺着衣缝往下掉,撒了一路。“给画里的桂花树添点香!”他举着满手桂花跑向墙根,把花瓣往画纸上贴,贴得满纸都是黄点点,倒像极了天上的星星。胡枫走过来,替他拂掉头上的花瓣,“傻小子,桂花要晒过才香,贴在纸上要蔫的”。
熙旺挑着水桶去井边,念念抱着空的萤火虫瓶子跟在后面。路过菜畦时,念念突然停住脚,指着土豆的竹记号喊:“熙旺哥哥!竹条旁边冒绿芽啦!”两人蹲下来看,果然有两瓣嫩黄的芽尖从土里钻出来,沾着泥土,像刚睡醒的小脑袋。熙旺笑着摸了摸芽尖,“等它再长高点,就给它搭个小竹架”。
早饭是桂花粥配煎蛋,嬷嬷把新采的桂花撒了些在粥里,甜香混着米香,暖得人心里发颤。孩子们捧着碗,喝得嘴唇上都沾着米粒和桂花。小辛突然想起什么,从兜里掏出颗野山楂,塞进念念嘴里,“酸的!解解甜!”念念皱着眉头嚼了嚼,又笑着把山楂核吐给胡枫。
饭后,大家忙着晒桂花。嬷嬷把挑好的桂花摊在竹匾里,放在廊下通风的地方;阿威和小辛去后山砍竹子,要给土豆搭架;胡枫和熙旺整理酒坛,把新买的油纸裁好,封口时还在坛口撒了层干桂花,“明年的桂花酒,要比今年更甜”。
林悦坐在竹匾旁,守着晒桂花。仔仔趴在她旁边,拿着颜料盘在竹匾边缘画画,画了只小虫子,说要帮着看桂花,不让虫子来吃。风穿过院子,带着桂花的香,吹得竹匾里的花瓣轻轻晃,吹得丝瓜藤的叶子沙沙响,吹得土豆的嫩芽又拔高了几分。
午后,阳光变得柔和些,嬷嬷开始熬桂花糖。灶房里,冰糖在锅里慢慢融化,熬成琥珀色的糖浆,再把晒得半干的桂花倒进去,搅一搅,满院都是焦糖混着桂花的甜香。孩子们都围在灶房门口,伸长脖子看,嘴里不停问:“嬷嬷,什么时候能吃呀?”
傍晚时,桂花糖熬好了。嬷嬷把糖浆倒进瓷罐里,等它慢慢冷却。孩子们围着瓷罐,眼睛亮晶晶的。嬷嬷舀了一勺,给每个孩子嘴里送了点,甜得他们眯起眼睛,嘴角都翘得老高。“剩下的封好,等过年时包在包子里,或者抹在麦饼上吃”,嬷嬷笑着把瓷罐盖好,收进柜子里。
暮色降临时,萤火虫又飞来了,绕着晒桂花的竹匾,绕着墙上的画,绕着院里的每个人。念念举着瓶子,这次没有再捉它们,只是跟着萤火虫跑,笑声像被风吹响的银铃。仔仔坐在墙根,把刚熬好的桂花糖抹在画纸上,说要给画里的人也尝尝甜。
林悦靠在门框上,看着廊下晒着的桂花,看着灶房里盖好的桂花糖瓷罐,看着土豆地里冒出来的绿芽,看着身边笑着闹着的人。晚风带着桂花的甜香吹过来,软乎乎的,像嬷嬷熬的糖浆,像孩子们的笑声,像这寻常日子里,每一个舍不得忘的瞬间。
她知道,明天还会有新的桂花要晒,还会有土豆的芽要长,还会有孩子们的闹,还会有满院的暖。这样的日子,就像熬桂花糖,慢一点,再慢一点,把简单的时光熬得稠稠的,甜甜的,藏在心里,一辈子都不会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