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第一场雪来得悄无声息,清晨推开院门时,整个院子都裹上了一层薄薄的白霜,廊下的兰花叶片上凝着细密的冰珠,倒添了几分清冽的雅致。仔仔和念念是第一个发现雪景的,穿着新做的棉鞋踩在石板路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两人捧着雪团追逐打闹,棉帽上落了雪,像极了院子里挂着的棉花糖。
“慢些跑,别摔着。”林悦端着刚煮好的姜汤出来,白雾袅袅中,她把碗递给追得气喘吁吁的孩子们。嬷嬷坐在廊下的竹椅上,手里拿着针线,正给胡枫缝补旧棉袄,见孩子们玩得欢,笑着说:“雪下得不大,等会儿化了,咱们去后山拾些干柴,顺便看看能不能找着野栗子。”
胡枫放下手中的斧头,应了声好,阿威和熙旺也跟着收拾工具。仔仔一听要去后山,立刻拉着念念的手往屋里跑,非要换上新棉帽,还把之前买的芝麻糖揣在兜里,说要分给大家吃。小辛则细心地把姜汤装进保温的竹筒里,又拿了两块粗布,给孩子们擦手用。
后山的雪比院子里厚些,松枝上积着雪,轻轻一碰就簌簌落下。阿威和熙旺在前头开路,用斧头砍断挡路的枯枝,胡枫则跟着拾柴,把干树枝捆成捆扛在肩上。仔仔和念念跟在后面,眼睛瞪得圆圆的,在雪地里找野栗子的踪迹。忽然,念念指着一棵栗子树大叫:“这里有栗子!”众人围过去,果然见树底下藏着几颗被雪盖住的野栗子,仔仔兴奋地用小铲子挖出来,小心翼翼地装进布兜里。
拾完柴,太阳已经升到半空,雪开始慢慢融化。胡枫提议在山脚下的石亭里歇歇脚,林悦拿出竹筒里的姜汤,分给大家喝。温热的姜汤下肚,浑身都暖和起来。嬷嬷从布兜里掏出几块糖糕,递给孩子们,说:“这是昨天刚做的,你们尝尝。”仔仔咬了一口糖糕,甜丝丝的味道在嘴里散开,他想起上次在集市上吃的糖糕,拉着胡枫的手说:“等明年春天,咱们还去卖茶,再买好多糖糕。”
回到家时,已是午后。阿威和熙旺把干柴堆在灶房旁,林悦则去准备午饭,用早上剩下的猪肉和白菜炖了锅粉条,还炒了一盘野栗子。吃饭时,仔仔和念念说着后山的趣事,嬷嬷则盘算着再过几日就到冬至了,要做些饺子给大家吃。胡枫听了,说:“冬至那天,咱们把院子里的雪扫干净,在廊下支张桌子,一边吃饺子一边赏雪,多热闹。”众人一听都很乐意,仔仔更是高兴得拍起了手。
冬至这天,天刚亮,胡枫就带着阿威和熙旺扫院子里的雪。仔仔和念念也拿着小铲子帮忙,虽然扫得不多,却格外认真。林悦和嬷嬷在屋里包饺子,小辛在一旁帮忙擀皮。嬷嬷调的饺子馅很香,有猪肉白菜馅的,还有素馅的,满足不同人的口味。仔仔和念念包完饺子,就跑到廊下看雪,雪花又开始飘落,落在他们的棉帽上,像一朵朵小棉花。
中午时分,饺子煮好了,胡枫在廊下支起桌子,把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来。众人围坐在一起,吃着饺子,赏着雪,院子里的兰花在雪中显得格外雅致。仔仔吃着饺子,忽然想起什么,跑回屋里拿出之前卖茶剩下的钱,递给胡枫说:“等春天来了,咱们用这些钱买些花籽,种在院子里,让院子里开满花。”胡枫笑着接过钱,摸了摸他的头:“好,咱们一起种花。”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冬去春来,院子里的兰花又开了,茶园里的茶叶也冒出了新芽。阿威和熙旺依旧每天去茶园采茶,仔仔和念念也跟着帮忙,林悦则在家中炒茶,嬷嬷在一旁帮忙,小辛则负责晾晒茶叶。胡枫依旧会带着大家去集市卖茶,每次都能卖个好价钱。
这天,集市上格外热闹,原来镇上要举办庙会。胡枫提议等卖完茶,带大家去逛庙会。众人一听都很兴奋,仔仔和念念更是迫不及待,忙着给客人递茶,希望能早点卖完茶去逛庙会。不一会儿,茶叶就卖完了,胡枫带着众人去逛庙会。庙会上人来人往,有卖小吃的、卖玩具的,还有表演杂技的。仔仔买了个风车,拿着风车在人群中跑;念念则拉着林悦的手,买了个糖画,吃得津津有味。阿威和熙旺买了些坚果,装在布兜里,打算带回家当零嘴。
逛完庙会,天色已晚,众人提着买的东西回家。院子里的兰花在灯光下依旧舒展着叶片,新茶的余香萦绕在空气中。林悦看着身边的家人,心里满是踏实。她知道,这平淡的日子里,藏着最真切的幸福——是冬日里一起拾柴的温暖,是冬至时共吃饺子的欢喜,是庙会上的热闹景象,更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的温馨。往后的日子,会像这院子里的兰花一样,岁岁常青,像这杯新茶一样,越品越香,陪伴着他们走过一个又一个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