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的其他女儿们,早已被兄长们的下场吓得心有余悸,面对嬴华瑶的安排,连半句怨言都不敢有。她们亲眼看着那些曾与自己一同长大的皇兄,或因失职被贬为庶民、逐出咸阳,或因觊觎储位被打入天牢、永无出头之日——那血淋淋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没人敢拿自己的性命赌嬴华瑶的容忍底线。
于是,往日里养尊处优的贵女们,尽数收敛了娇气与傲气,对这位妹妹的安排俯首帖耳,半分反抗之心都不敢起。她们心里跟明镜似的:嬴华瑶虽手段果决,却并非全然铁石心肠。只要自己安分守己,不碰朝政、不生妄念,便能保住贵族身份,往后衣食无忧;嬴华瑶也定会为她们周全——或过继给功勋世家,或寻得门当户对的人家,让她们安稳度过一生。
更让她们安心的是,若自身有真本事,比如精通算学能理账目、擅长文书可拟政令,或是懂农桑之术能助民生,嬴华瑶也会抛开“姐妹”的私情,以“人才”的标准任用她们。曾有位公主因擅长改良纺车,便被嬴华瑶派往蜀地指导织户;还有位公主精通律法,得以进入廷尉府协助整理条文——她们不必困于深宅后院,反而能凭本事为大秦做事,活出另一番价值。
对这些公主而言,与其执着于虚无缥缈的“皇女权势”,不如顺着嬴华瑶的心意:要么安稳度日,守住一世荣华;要么凭才获用,挣得一份体面。这不是妥协,而是在这位铁血帝女麾下,能为自己寻得的最稳妥、也最好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