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嬴阴嫚的隐秘怨怼不同,始皇帝的其他女儿们,对嬴华瑶非但没有不满,反而藏着几分感激。
她们本就不是阿父最偏爱的孩子,往日在宫中虽有贵女身份,却从未得过如嬴阴嫚那般的特殊恩宠,更无触碰权力的机会。对她们而言,能安稳度日、保住荣华,已是所求。而嬴华瑶的处置,恰好给了她们这样的机会——只要安分守己、不涉朝政,便能摆脱“皇女”身份带来的潜在纷争,更能获得“自主婚配”的权利。这在历来婚事由皇室操控的帝王家,已是难得的自由,她们不必被迫嫁给陌生的权贵以换取政治利益,反而能选择心意相合之人。
更让她们感念的是,嬴华瑶从不用“姐妹”的身份束缚她们的才华与追求。若有公主精通算学、律法,或是擅长农桑、织绣,只要愿意为大秦效力,华瑶便会抛开血脉私情,以“人才”之礼任用,让她们走出深宅后院,凭本事在朝堂或地方谋得一席之地;若有公主想学医、学商、学音律,华瑶也会允准她们寻师求教,不必困于“贵女需娴静”的旧规。
对这些公主来说,嬴华瑶的安排不是剥夺,而是成全——既给了她们安稳生活的退路,又给了她们实现自我价值的出路。比起虚无的“皇女权势”,这份实实在在的自由与机会,更值得她们感激。因此,她们对嬴华瑶的安排俯首帖耳,心中非但没有怨怼,反而满是对未来的期许与对这位掌权妹妹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