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华瑶身上,最鲜明的烙印,便是对阿父嬴政意志的全然继承——这份继承,不是被动的遵从,而是刻进骨血的认同,最终化作她对大秦、对这片土地最深沉的热爱。
她自小听阿父讲“扫六合、止战乱”的雄心,看阿父在疆域图上勾勒大秦的未来,那份“让天下归一、让百姓安居”的执念,早随嬴政的教导,融入她的认知。所以她习兵法,是为了守护大秦的边疆,不让战火再燃;她研治术,是为了完善大秦的律法,让政令能护佑每一处郡县;她亲赴地方巡查,见关中的麦田丰收、蜀地的百姓安居,眼中的光亮,与阿父当年见六国臣服时的欣慰,如出一辙。
对她而言,“爱大秦”从不是一句空言:是朝堂上力排众议,坚持延续“书同文、车同轨”的根基,守住阿父奠定的统一基业;是修订律法时减轻徭役,弥补阿父执政的疏漏,让百姓真正享受到太平的好处;更是面对宗室异动、外敌窥伺时,毫不犹豫地扛起责任,用与阿父如出一辙的果决,护住这片孕育她的土地。
她爱大秦的每一寸疆土——爱咸阳宫的巍峨,那是阿父与她议事的地方;爱陇西的草原,那是大秦铁骑守护的边疆;也爱江南的水乡,那是大秦律法普照的沃土。这份爱,源于阿父的传承,更源于她亲身见证的这片土地的生机与希望,最终成了她毕生守护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