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夜色浓重如墨,唯有书桌上的一盏台灯散发着稳定而温暖的光晕。樊胜美的眼睛因长时间注视屏幕而干涩发酸,但她点开那个名为“数据透视表入门到放弃(幽默版)”的视频时,嘴角却不由自主地牵起一丝笑意。
关雎尔推荐的这位up主风格独特,将枯燥的技术术语融入生活化的搞笑场景,用“拖家带口”(字段拖拽)、“甩锅”(错误值处理)等比喻让复杂的概念变得生动起来。樊胜美第一次发现,原来学习这件事,也可以不总是苦大仇深、悬梁刺股。
她按照视频的指引,重新打开下午那份销售数据练习表。这一次,她没有急于写函数,而是找到了插入数据透视表的按钮。
“先选好你想让谁‘站出来’当主角……” up主的声音轻松诙谐。
樊胜美小心翼翼地将“业务员”字段拖入行标签,将“销售金额”拖入数值区域。
几乎是瞬间,一张清晰的、按业务员汇总的销售总额表格自动生成了!
她愣了一下,随即感到一阵巨大的惊喜和……轻微的“上当”感。原来下午她耗费了整整几个小时、用了复杂函数才计算出的结果,用这个工具,竟然只是**拖拽两下**的事情!
这种高效率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她仿佛推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门后不再是密密麻麻的公式代码,而是一种更直观、更强大的数据掌控感。她兴奋地继续尝试,将“产品名称”拖入列标签,将“日期”拖入筛选器,看着表格随心所欲地变换形态,展现出不同维度的信息汇总。
这种近乎“魔术”般的能力让她彻底沉浸进去,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她不再是被动地完成任务,而是开始主动探索:“如果这样拖会怎么样?”“那个功能是做什么的?”一种久违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她心底悄悄复苏。
直到手机嗡嗡震动起来,才将她从专注的状态中惊醒。
是王柏川打来的。
看着屏幕上跳动的名字,樊胜美的心情有些复杂。若是以前,在她情绪低落或疲惫的时候,王柏川的电话会是她汲取安慰和情感支持的重要渠道。她会忍不住向他倾诉自己的艰难,渴望得到他的理解和抚慰。
但今天,她看着自己刚刚做出的、虽然简单却条理清晰的数据透视表,忽然觉得那些想要诉苦的话变得有些苍白和……不必要的脆弱。
她深吸一口气,接听了电话。
“小美,睡了吗?今天一天都没你消息,有点担心你。”王柏川的声音带着一如既往的关切。
“还没,在看点东西。”樊胜美的声音平静,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快。
“你声音好像好多了,昨天我真的……”王柏川的语气里充满了愧疚和心疼,“还在为工作和学习的事烦心吗?别太逼自己,要不明天我带你去散散心?”
若是往常,这个提议会很有诱惑力。但此刻,樊胜美看着电脑屏幕上的学习笔记和完成的练习,却摇了摇头。
“明天不了,柏川。”她轻声拒绝,语气却很坚定,“我明天想在家把数据透视表再熟悉一下,关关给了我一些资料,挺有用的。”
电话那头的王柏川明显愣了一下。他预想中樊胜美可能会继续低落,可能需要他更努力的安慰,唯独没料到她会如此平静地拒绝他的邀约,理由是要……学习?
“怎么了?是发生什么事了吗?”王柏川担心地问。
“没什么事,”樊胜美顿了顿,试图描述自己这种微妙的变化,“就是觉得……光着急抱怨好像也没什么用。关关说得对,总得自己一点点学起来。今天……今天我学会用数据透视表了,比用函数快很多。”
她说这话时,语气里带着一丝刚刚学会新技能的人所特有的、混合着骄傲和新鲜感的兴奋。
王柏川沉默了几秒,他似乎敏锐地捕捉到了樊胜美身上那不同以往的气息。那不再是全然依赖的脆弱,而是多了一点……沉静的内核。
“好,好!”他再开口时,语气里充满了惊喜和支持,“那你学!需要什么资料或者安静环境就跟我说。我不打扰你,但你记得按时吃饭,别太累。”
这种回应,没有过度呵护,而是带着尊重的支持,让樊胜美感觉更舒服。
“嗯,我知道。你也是,早点休息。”
挂断电话,樊胜美看着手机,微微有些出神。她发现,当自己开始专注于具体的事情时,对情绪共鸣的渴求似乎降低了一些。她不再需要反复确认是否被爱、被呵护来获得安全感。一点点能力的提升,本身就开始构筑她的自信基石。
这时,微信又响了一下。是安迪发来的消息。
“胜美,睡了吗?明天我和包奕凡有个小范围的非正式茶叙,聊点商业地产的趋势,可能会请一两位行业里的朋友。想到你最近在找工作,有兴趣来听听吗?纯当了解信息,放松一下。”
樊胜美的心猛地一跳。
商业地产趋势?行业里的朋友?
若是以前,接到这样的邀请,她的第一反应绝对是兴奋于又一个“高级场合”,然后开始焦虑明天该穿什么衣服、化什么妆、背哪个包才能不丢份儿,才能融入其中,甚至期待能遇到什么“贵人”。
但此刻,她的目光却不由自主地看向电脑屏幕上那份自己亲手做出的数据分析,以及旁边笔记本上记录的、还略显稚嫩的学习笔记。
她深吸一口气,回复道:
“谢谢安迪!非常有兴趣。不过……我能带个笔记本去做点记录吗?可能有些术语我不太懂,想回来查查。”
她不再只想着如何去“呈现”自己,而是开始思考如何去“吸收”和“学习”。
安迪很快回复:“当然可以。欢迎带着问题来。明天下午三点,地址稍后发你。”
放下手机,樊胜美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感。
她重新坐回电脑前,却没有立刻继续学习。她只是静静地看着屏幕,回味着这一天。
从绝望崩溃到平静专注,从依赖求助到尝试独立解决问题,从渴望情绪抚慰到获得知识带来的成就感……
变化微小,却真实可见。
22楼的灯光依然亮着。
但今夜,这盏灯照亮的不再是一个焦虑彷徨的灵魂,而是一个正在尝试迈出第一步,虽然缓慢却方向坚定的学习者。
窗外的城市已经沉睡,但樊胜美心中的那盏小灯,正发出越来越清晰、稳定的微光。这微光,开始照亮她的道路,也悄然映入了关心她的人们的眼中,激荡起温暖而积极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