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的暖光**
日子像上了润滑油的齿轮,平稳而轻快地向前运转。关雎尔的生活似乎并没有因为和赵启平之间心意的明朗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依然忙碌于各自的工作,大部分交流仍是通过内部通讯软件讨论技术问题,或是分享有趣的行业资讯。
变化发生在一些细微之处。
比如,公司食堂的午餐时间,他们碰面一起吃饭的次数明显增多了。有时是提前约好,有时是恰好遇到,很自然地坐在一起。话题依旧围绕着工作居多,但也会聊聊最近看的书,或是吐槽一下上海阴晴不定的天气。
关雎尔发现赵启平虽然是个工科男,却有着细腻的一面。他会注意到她哪天似乎胃口不好,顺手把她餐盘里不爱吃的青椒夹走;会在她不小心被热汤烫到舌头时,默默递过一瓶冰镇的矿泉水;会在她提到某个想看的展览时,悄悄记下,然后几天后“恰好”多出一张票。
这种不张扬的体贴,像涓涓细流,慢慢浸润着关雎尔的心田。
他们也开始在周末偶尔约会。活动内容都很“他们”——去看一场冷门的科技纪录片,去逛一家藏在小巷里的独立书店,或者干脆带着笔记本电脑,找一家安静的咖啡馆,各自处理一些工作,累了就抬头交流几句,像两个默契的自习伙伴。
邱莹莹对此表示十分不解:“你们这算哪门子约会啊?一点激情都没有!”
关雎尔却乐在其中。她不需要轰轰烈烈的激情,她更享受这种思想同频、相处舒适的稳定感。和赵启平在一起,她可以完全做自己,不需要刻意找话题,不需要担心冷场,那种沉默而不尴尬的陪伴,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放松和安心。
一个周五晚上,关雎尔实验室的项目临时遇到一个棘手的技术难题,需要紧急协调后端支持。她试着给赵启平发了条消息,他立刻回复:「还在公司,哪个会议室?我过来。」
半小时后,问题在他的帮助下顺利解决。关雎尔长舒一口气:“太感谢了,又耽误你下班时间。”
“没事,正好我也在排查一个线上问题。”赵启平收拾着东西,很自然地问,“饿不饿?听说附近开了家不错的粥底火锅,暖暖胃?”
窗外不知何时下起了小雨,寒意渐起。热腾腾的火锅确实是个诱人的提议。
“好啊。”关雎尔笑着点头。
那顿火锅吃得格外舒服。热粥滚烫,食材新鲜,氤氲的热气模糊了窗外的雨幕。他们聊着刚才的技术问题,聊着各自组里的奇葩事,也聊着一些漫无边际的闲话。
赵启平很会照顾人,涮肉涮菜,分粥撇沫,动作自然流畅。关雎尔只需要安心坐着吃就好。
吃完饭,雨已经停了。空气清冷湿润,带着泥土的芬芳。两人沿着湿漉漉的街道慢慢走向地铁站。
路过一家还在营业的花店,赵启平忽然停下脚步。片刻后,他拿着一小束包好的白色洋桔梗走出来,递给关雎尔:“刚才看你多看了两眼。”
关雎尔有些惊讶地接过。她只是觉得雨打过的洋桔梗格外清新可爱,确实多看了一眼,没想到被他注意到了。
“谢谢。”她低头闻了闻淡淡的花香,心里像被羽毛轻轻拂过,泛起柔软的涟漪。
“走吧,送你回去。”赵启平的声音在夜晚显得格外温和。
他没有刻意说什么动听的话,也没有更进一步的动作,只是并肩走着,保持着令人舒适的距离。
送到欢乐颂楼下,关雎尔挥了挥手中的花:“谢谢你的火锅和花。路上小心。”
“嗯,快上去吧。周末愉快。”赵启平站在路灯下,目送她走进单元门。
回到2202,邱莹莹立刻嗅到了花香,扑过来:“哇!花花!赵工程师开窍啦?”
关雎尔笑着将花插进花瓶,心情如同那绽放的洋桔梗,舒展而明亮。
“还行吧。”她语气轻松,眼角眉梢却带着藏不住的暖意。
生活似乎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依旧忙碌,依旧有烦恼。但因为有了一个可以分享午餐、讨论问题、偶尔一起吃顿火锅、还能注意到她喜欢一束花的人,那些平凡的日常,便都染上了一层温暖而踏实的光晕。
关雎尔知道,这就是她想要的,细水长流,平淡真实。她的故事,不需要跌宕起伏的情节,就这样在日常的暖光中静静流淌,便已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