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朗的入住,像一颗小石子投入22楼平静的湖面,激起了一圈细微却不容忽视的涟漪。
最初的几天,搬家整理的动静在所难免。关雎尔尽量包容,好在陈朗似乎也是个注意分寸的人,大型噪音都集中在白天的工作时间,到了晚上便安静许多。
真正的“涟漪”始于一个周三的晚上。关雎尔加班到九点多才回家,身心俱疲,只想赶紧洗个热水澡休息。她刚拿出钥匙,对门2202的门开了,陈朗探出头,脸上带着些许尴尬和求助的神色。
“关小姐,不好意思打扰一下,”他语气有些急,“你家里有备用的保险丝或者电工胶布吗?我……我好像把电路搞短路了。”
关雎尔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她想起邱莹莹刚搬走时,她把2202里一些公用的维修工具和小配件都暂时收拢到了自己家,以防新业主需要。
“你等一下。”她打开门,从玄关柜子里找出一个工具箱,里面确实有保险丝和胶布。“给,你看看哪个能用。”
“太感谢了!真是救急了!”陈朗松了口气,接过工具箱,“我刚试着装个游戏设备,可能功率没算对……唉,给你添麻烦了。”
“没事,能修好吗?需要帮忙吗?”关雎尔出于邻里情谊问了一句。
“应该可以,我研究一下电路图。”陈朗似乎对自己的技术还挺有信心,“弄好了马上还你工具箱。”
约莫半小时后,门铃响了。关雎尔打开门,陈朗站在门口,手里拿着工具箱,脸上带着如释重负的笑容:“搞定了!谢谢你的工具,不然今晚就得摸黑了。”他顿了顿,递过来一小盒包装精致的抹茶巧克力,“一点小心意,算是赔礼和感谢。”
关雎尔推辞不过,只好收下。一来一往,邻里间的陌生感消融了不少。
第二次“涟漪”发生在周末。关雎尔去超市大采购回来,两只手都拎满了沉重的购物袋,艰难地在电梯口摸索钥匙。电梯门开,恰好陈朗也外出回来,见状立刻上前帮她扶住了即将滑落的袋子。
“买这么多东西啊?我帮你拿进去吧。”他很自然地接过她手里最重的两个袋子。
“不用不用,太麻烦你了……”关雎尔有些不好意思。
“顺手的事,邻居嘛。”陈朗笑了笑,跟着她走到2204门口。
放下东西,关雎尔道谢。陈朗摆摆手,目光无意间扫过她开着的书房门,看到了里面满满的书柜和桌上的电脑外设,眼睛微微一亮:“哇,关小姐,你这么多书?还有这键盘……你也用静电容?同道中人啊。”
关雎尔有些意外:“你也喜欢看书?玩外设?”
“算是业余爱好吧。”陈朗推了推眼镜,显得有些腼腆,“平时除了打游戏,就看看书瞎捣鼓这些。不过看你这藏书量,我是小巫见大巫了。”
两人就着书和键盘的话题,在门口闲聊了几句。关雎尔发现他对科幻和悬疑小说颇有见解,对机械键盘的轴体也如数家珍,倒是个有点趣味的“技术宅”。
这之后,两人在楼道或电梯里遇到,打招呼变得自然了许多,偶尔会聊几句天气、小区物业或者最近看的书。关雎尔发现陈朗性格挺开朗,有点北方人的直爽,但又不失礼貌和边界感,是个相处起来比较舒服的邻居。
她把这些小小的互动当作生活里的调剂,简单地在群里提过两句。结果立刻引来了姐妹们的“高度关注”。
邱莹莹:“又送巧克力又帮忙拎东西!还聊书聊键盘!有情况哦关关!”
曲筱绡:“游戏设计师?宅男审美一般在线!关关可以发展一下线下交流!”
樊胜美:“小陈听起来人挺实在的,不过关关你还是要多了解了解,毕竟刚认识。”
安迪:“保持友好邻居关系即可,无需过度解读。”
关雎尔看着群里瞬间刷上去的几十条消息,哭笑不得地回复:“你们真的想多了。就是正常的邻里互助和偶尔闲聊。跟对门物业大叔也会聊几句天气好吗?”
她放下手机,心里却也不得不承认,一个新邻居的出现,尤其是年龄相仿、似乎还有些共同话题的邻居,确实让她原本有些固定的生活节奏,泛起了一丝微澜。
但这丝微澜,目前也仅止于此。她有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写作、自己稳固的社交圈和充实的精神世界。她早已过了那个会因为一点小小的外界变动就心绪不宁的阶段。
对她而言,陈朗就像一个偶尔会同步出现的生活背景音,存在,但并未干扰主旋律。
她依旧每天按时上班,下班后的大部分时间埋首创作。她的小说进展顺利,笔下的人物在她的世界里经历着悲欢离合。她偶尔会和安迪讨论某个情节的逻辑,向樊胜美请教某个生活细节的描写,或者被曲筱绡拉出去吃一顿好的换换脑子。
她的世界足够广阔和坚固,足以容纳新的邻居,新的插曲,但核心从未动摇。
窗外,春夜渐暖,城市的灯火温柔闪烁。对门2202的灯光常常亮到很晚,想必那位新邻居也在他的游戏世界里奋战,或者沉浸在某本小说中。
两扇门,两个世界,平行运转,偶尔因现实的琐事产生短暂的交集,然后继续各自的轨迹。
关雎尔觉得,这样就很好。平淡,真实,又有那么一点点不期而遇的小小波澜。
这就是生活本来的样子。而她,早已学会了如何从容地驾驭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