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上海,空气黏稠湿热,阳光炙烤着柏油路面,蒸腾起扭曲的热浪。关雎尔却仿佛感受不到这份酷暑,她整个人沉浸在一片内在的、清凉而充沛的创作源泉之中。
新小说的写作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人物命运交织,情节推向高潮,她常常从清晨写到深夜,手指在键盘上飞舞,浑然忘却时间流逝。空调低沉地嗡鸣,窗外蝉声聒噪,却都成了她创作世界的背景音。
这段时间,她几乎谢绝了一切不必要的社交,连姐妹们的聚会也推掉了两次。大家都表示理解,只在群里为她加油打气,提醒她注意身体。
安迪会偶尔发来一些关于出版市场的专业分析文章;樊胜美分享一些润肺解暑的汤谱;曲筱绡时不时丢几个搞笑短视频给她解压;邱莹莹则负责每天元气满满地喊“关关加油!”。这些细碎的关心,像清凉的溪流,滋润着她埋头创作的枯燥时光。
与陈朗的关系,彻底固化成了“点头之交”的邻里模式。偶尔在电梯遇到,点点头,问一句“出门?”“回来了”,再无多余交流。关雎尔对此十分满意,这种清晰的边界感让她感到舒适和安全。那段小小的插曲,如同夏日里一丝微不足道的风,过去了,便了无痕迹。
她的全部身心,都系于那方电脑屏幕之上,系于她笔下那些人物的悲欢离合。
这天下午,她终于写完了最后一个字。
她坐在电脑前,怔怔地看着屏幕上“全文完”三个字,久久没有动弹。一种极致的疲惫和巨大的虚脱感袭来,随之而来的,是更汹涌澎湃的、难以言喻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她完成了。又一部倾注了她无数心血的作品,诞生了。
她没有立刻通知任何人,只是静静地坐了很久,任由这种复杂而纯粹的情绪在体内流淌。直到窗外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满书桌,她才缓缓起身,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肩颈。
她走到厨房,给自己倒了一大杯冰水,一口气喝下。冰凉的液体滑过喉咙,带来一丝真实的清醒。
然后,她拿起手机,在“22楼永不散”的群里,发出了简单的三个字:
“写完了。”
没有感叹号,没有多余的修饰,却仿佛投入了一颗深水炸弹。
群里瞬间沸腾。
曲筱绡:“!!!!!!完结撒花!恭喜关关!!”
樊胜美:“太好了!我就知道你可以!辛苦了!”
邱莹莹:“天啊!关关你太厉害了!万岁!”
安迪:“祝贺。好好休息。”
姐妹们的欢呼与祝贺瞬间刷屏。关雎尔看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信息,嘴角无法抑制地向上扬起。这种成功的喜悦,与亲近的人分享时,会放大无数倍。
很快,曲筱绡的电话直接打了过来,背景音嘈杂,似乎在外面,但声音兴奋无比:“关关!出来庆祝!必须庆祝!我马上定位子!”
关雎尔笑了,这次没有拒绝:“好。不过让我先洗个澡换身衣服,感觉自己都快发霉了。”
“没问题!地方定好发你!今晚不醉不归……哦不对,你不喝酒,那就喝到撑!”
挂了电话,关雎尔走进浴室,让温热的水流冲刷掉连日的疲惫。镜子里的自己,虽然眼圈有些泛青,但眼神明亮,充满了一种释然与光彩。
换上一身舒服的连衣裙,她稍微化了点淡妆,遮盖住倦容,突出了那份由内而外的亮色。
聚餐地点定在了一家颇有格调的西班牙餐厅。关雎尔到时,姐妹们都已基本到齐。安迪和包奕凡一起出席,樊胜美和王柏川也恩爱到场,邱莹莹正兴奋地拉着曲筱绡研究菜单。
“我们的大作家驾到!”曲筱绡一眼看到她,夸张地起身欢迎。
大家都笑着看向她,目光里充满了赞赏与骄傲。
这一顿饭,吃得格外欢畅。大家没有过多追问小说的具体内容,只是围绕着“完成”这件事本身,给予她最热烈的祝贺和最放松的陪伴。美食、美酒(其他人)、欢声笑语,构成了最好的庆功宴。
关雎尔品尝着美味的海鲜饭,听着姐妹们的谈笑,心里被巨大的幸福感填满。这一刻,她觉得所有的熬夜、所有的枯坐、所有的自我怀疑,都是值得的。
饭后,大家意犹未尽,又转场去了安迪家喝餐后酒(和果汁)。微醺的氛围里,话题变得更加感性。
“真快啊,”樊胜美抚着肚子,感叹道,“感觉关关昨天还是那个抱着简历四处面试、写东西怕被人知道的小姑娘呢。”
“谁说不是呢!”曲筱绡附和,“现在都是上《曙光》的大作家了!”
邱莹莹用力点头:“关关就是我的榜样!”
安迪微笑着,递给关雎尔一杯鲜榨橙汁:“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实。雎尔,你值得这一切。”
关雎尔接过果汁,眼眶有些发热。她看着眼前这些挚友,千言万语堵在心口,最后只化为一句:“谢谢你们。没有你们,我走不到今天。”
这是她的真心话。22楼,是她梦开始的地方,也是她永远的能量站。
夜深了,大家各自散去。关雎尔回到2204,却依旧毫无睡意。
她打开电脑,将完整的书稿从头到尾快速浏览了一遍。虽然还需要后续的修改和打磨,但骨架已成,血肉丰满。她对这个“孩子”,充满了信心。
她走到阳台,盛夏的夜风依旧带着温热,但已褪去了白日的酷烈。城市灯火绵延,如同坠落的星河。
她完成了又一阶段性的目标。像辛勤耕耘的农人,在盛夏时节,收获了一颗沉甸甸的、饱满的果实。
然而,她并未感到丝毫的松懈或迷茫。相反,一种新的渴望和力量正在心底滋生。
写作于她,早已不是谋生的手段,甚至不仅是梦想的实现。它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与世界对话、探索自我、确认存在意义的根本途径。
这颗盛夏的果实,既是对过去努力的犒赏,也是下一段旅程的资粮。
她知道,短暂的休息和狂欢之后,等待她的将是繁复的修改、与编辑的沟通、出版的流程……还有,下一本书的构思。
创作的路,永无止境。
但她毫不畏惧,反而充满期待。
因为她已不再是那个需要不断向外索求认可和安全感的小女孩。她的根须早已深扎,她的枝叶日益繁茂。她内心的力量,足以支撑她面对创作路上的一切挑战。
关雎尔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宁静与强大。
盛夏方酣,她的创作生命,也正当时。
未来,犹如这片璀璨的灯海,浩瀚,明亮,充满无限可能。
而她,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