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深,金桂的甜香愈发浓郁,弥漫在上海的大街小巷,深吸一口,便觉心旷神怡。这是一个让人沉静又充满怀想的季节。
关雎尔的生活节奏放缓了些许。出版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着,编辑偶尔会反馈一些进度,沟通封面设计、文案打磨等细节。她享受着这种“即将发生”的期待感,但并不焦灼。她将更多时间投入到阅读、观影和课程学习中,像一个海绵,贪婪地吸收着艺术的养分,为下一部作品积蓄力量。
一个周六的午后,她正在家整理艺术史课程的笔记,门铃响了。是快递,一个不小的纸箱,寄件人写着樊胜美。
她有些疑惑地拆开,里面竟是满满一盒包装精美的、还带着温热气的月饼!各种口味都有:经典的蛋黄莲蓉、清爽的冰皮奶黄、甚至还有几家网红店的流心款式。盒子最上面放着一张卡片,是樊胜美娟秀的字迹:
“关关,中秋节快到了。王柏川公司发了不少月饼,我这边朋友也送了些,实在吃不完,分给大家尝尝。你写作辛苦,记得吃点心。提前祝你中秋快乐!——胜美”
关雎尔看着这一大盒琳琅满目的月饼,心里暖融融的。樊姐总是这样,用最实在的方式表达着她的关心。她立刻拍了照片发到群里:“谢谢樊姐的月饼投喂!也太丰盛了吧!”
群里立刻热闹起来。
邱莹莹:“哇!樊姐我也收到了!爱你!”
曲筱绡:“我的也刚到!王老板公司福利不错嘛![羡慕]”
安迪:“谢谢胜美。很应景。”
樊胜美:“大家喜欢就好。中秋节都要甜甜蜜蜜的。”
原来樊胜美给每个人都寄了一份。这份不偏不倚的、如同家人般的惦记,让这个秋天的下午变得格外温暖。
关雎尔泡了杯红茶,选了一块冰皮月饼,坐在阳台细细品尝。甜而不腻,口感细腻。她望着楼下小区里玩耍的孩子们和散步的老人,一种平淡而真实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这就是生活。有奋斗的激情,也有安静的休憩;有遥远的梦想,也有触手可及的温暖。
几天后,关雎尔接到了编辑打来的电话,语气兴奋地告诉她,书的封面设计初稿出来了,发到了她邮箱,让她看看有没有修改意见。
关雎尔的心跳漏了一拍。她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点开邮件附件。
设计稿缓缓在屏幕上加载出来。素雅的底色,抽象的线条勾勒出都市的轮廓,一抹温暖的亮色穿梭其中,如同希望与梦想。书名采用了一种柔中带刚的字体,她的笔名印在下方。
整体设计简约却不失力量,文艺又不乏现代感,非常贴合她这本书的气质。
她反复看着那个封面,仿佛看到了自己无数个日夜的心血,即将以这样一种美好的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和自豪感涌上心头。
她仔细地给出了几点细微的修改建议,回复了邮件。合上电脑,她依旧心潮澎湃。
她忍不住将这个好消息和封面初稿分享到了群里。
瞬间,群里又被祝福刷屏。
曲筱绡:“这封面好看!有质感!一看就能大卖!”
樊胜美:“真漂亮!看着就高级!”
邱莹莹:“我要买十本收藏!不,二十本!”
安迪:“设计很成功,精准传达了书的基调。”
姐妹们的赞美让她更加开心。她们的认可,对她而言,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喜悦之余,关雎尔也没有忘记正事。她开始着手整理新书的灵感笔记和素材。艺术史课程带给她的美学冲击,日常观察到的都市百态,以及内心深处不断滋生的对人性、对情感的探索欲望,都成为了她新的创作源泉。
她在一个新的文档里,写下了几个关键词,画下了简单的思维导图。一个新的世界,正在她的脑海中缓缓构建,虽然还模糊,却已有了雏形。
创作于她,已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内在的需求。一部作品的结束,从来不是终点,而是另一段探索之旅的开始。
傍晚,她下楼扔垃圾,顺便散步。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小区里的桂花开得正盛,甜香醉人。
她看到邱莹莹正兴奋地拉着新认识的邻居,展示她阳台上前几天刚买的、开得正艳的菊花。曲筱绡在群里发了一张和赵医生在家打游戏、互相吐槽的截图。安迪分享了一篇关于“慢生活”哲学的文章。樊胜美发了一张孕期瑜伽的照片。
大家都在认真地、热烈地生活着。
关雎尔深吸一口带着桂花香气的空气,感觉肺腑都被涤荡得清新舒畅。
收获的季节,空气中不仅弥漫着果实的甜香,更弥漫着播种的希望。
她收获了上一段旅程的成果,也正在为下一段旅程埋下种子。
她抬起头,看向自家那扇亮着温暖灯光的窗户。
那里是她的港湾,也是她的起点。
她加快脚步,向家的方向走去。心里装着满满的温暖、沉甸甸的收获,以及对未来无限的憧憬。
秋夜渐凉,但她心中,炉火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