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签售会的热度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在短暂地荡漾之后,终归渐渐平息。媒体的报道、读者的热议、甚至是一些小小的争议,都随着时间流逝,沉淀为书页间淡淡的墨香,成为关雎尔职业生涯中一个扎实的注脚。
生活重归它固有的节奏。关雎尔并没有沉迷于初获成功的喜悦, nor 被外界的噪音所干扰。她很清楚,写作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一次的冲刺成绩固然可喜,但更重要的是保持呼吸,稳定配速,持续向前。
她减少了不必要的曝光和社交,将大部分精力重新投入阅读、学习和新作的构思中。那个记录灵感的新文档,内容日益丰富,新的故事雏形正在一点点变得清晰。
与陈朗的邻里关系,也彻底稳定在了一种淡然而友好的状态。那次签售会,他并没有出现,关雎尔也并不意外。之后在电梯或楼道遇见,两人会自然地点头微笑,偶尔聊两句无关痛痒的小区新闻或天气,就像任何一对相处融洽却并无深交的邻居。
那盏应急灯带来的短暂温暖,清吧夜话的智力碰撞,甚至杭州之行的小小波澜,都仿佛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它们曾经在关雎尔的心湖上留下过痕迹,但湖水早已恢复平静,甚至因为经历了这些小小的波动,而显得更加深邃和澄澈。
关雎尔偶尔会想起这些片段,但心中已无波澜。她感激那些经历带来的成长和启示,也坦然接受它们最终归于平淡的结局。成年人的世界就是这样,大多数关系终将流向它该去的地方,强求不得,也无需遗憾。
她的情感世界,早已被更深厚、更稳固的情谊所填满。
樊胜美的预产期越来越近,22楼的群里充满了紧张又兴奋的气氛。曲筱绡已经开始张罗着要送什么“震撼全场”的婴儿礼物;邱莹莹则在疯狂研究哪家的月子餐最好;安迪默默联系好了顶尖的产科专家以备不时之需;关雎尔则负责收集各种育儿科普知识,筛选后发给樊胜美参考。
她们像一群忙碌而快乐的工蜂,围绕着即将诞生的新生命团团转,那种共同期待、共同守护的凝聚力,比任何时候都更强。
这天晚上,关雎尔正在梳理新书的人物关系图,手机突然急促地响起。是王柏川打来的,声音紧张得几乎变调:“关关!胜美她……她好像要生了!我们已经在下楼去医院的路上!”
关雎尔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哪家医院?我们马上过去!”
问清地址后,她立刻在群里发了条语音:“姐妹们!樊姐要生了!去瑞金医院!”
消息一出,群里瞬间炸锅。
曲筱绡:“我靠!这么快!等我!我马上开车过去!”
邱莹莹:“啊啊啊!我这就请假!”
安迪:“保持联系,需要任何支持随时说。我让司机准备车。”
关雎尔抓起外套和包就冲出了门。在电梯口,她意外地碰到了刚回来的陈朗。
看她行色匆匆,脸色紧张,陈朗下意识问了一句:“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关雎尔语速极快:“对门樊姐要生了,我得赶紧去医院。”
陈朗愣了一下,随即侧身让开电梯:“快去吧!需要帮忙的话说一声!”
“谢谢!”关雎尔冲进电梯,心里却因为这句邻居间再普通不过的客套而微微一动。这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关心,没有任何越界,却透着人性最基本的善意。
她赶到医院时,王柏川正焦急地在产房外踱步。很快,曲筱绡和邱莹莹也气喘吁吁地赶到了。安迪虽然人没到,但电话一直在线,远程提供着各种支持和安抚。
四个女人(加上远程的安迪)守在产房外,气氛紧张又充满期待。她们安慰着王柏川,互相打气,猜测着宝宝的性别和长相,时间在焦灼的等待中缓慢流逝。
直到凌晨,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终于从产房内传出。
护士抱着襁褓出来,笑着说:“恭喜,是个男孩,母子平安!”
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继而爆发出巨大的喜悦。王柏川激动得眼圈发红,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曲筱绡和邱莹莹兴奋地凑过去看宝宝,叽叽喳喳地说着“像樊姐”“鼻子像王兄”。
关雎尔站在稍远一点的地方,看着那团小小的、红彤彤的新生命,心里被一种难以言喻的柔软和感动填满。这是生命的奇迹,也是她们22楼情谊延续的象征。
过了一会儿,虚弱的樊胜美被推了出来,脸上带着疲惫却无比幸福的笑容。她们围上去,轻声说着“辛苦了”“太好了”,一切尽在不言中。
等到一切安顿好,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王柏川留在医院陪护,关雎尔、曲筱绡、邱莹莹三人拖着疲惫却兴奋的身体离开医院。
走出医院大门,清晨清冷的空气扑面而来。三人相视一笑,虽然一夜未眠,却都觉得无比值得。
“走,吃早饭去!饿死了!”曲筱绡大手一挥,“我请客,庆祝咱们22楼第三代诞生!”
“同意!”邱莹莹举双手赞成。
关雎尔笑着点头:“好。”
坐进热气腾腾的早餐店,吃着豆浆油条,看着窗外渐渐苏醒的城市,关雎尔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与充实。
生活中的那些小涟漪、小插曲,终究会慢慢远去。而真正重要的,是像此刻这样,能与最重要的人一起,见证生命中最珍贵的时刻,分享最真实的情感。
她的心湖,因为经历了这些,而变得更加广阔,更加澄澈,也更加有力量。
她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还会有更多的故事发生。但她已无所畏惧。
因为她的根,深扎于斯;她的光,来源于此;她的故事,永远与她们紧密相连。
朝阳升起,金光洒满餐桌。新的一天,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