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改编的初步接触像一阵风,吹皱了心湖片刻,便很快恢复了平静。后续繁琐的法律条款磋商和商业谈判,在安迪和她引荐的专业律师团队把控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关雎尔只需在关键节点听取汇报、做出决策,大部分精力依旧沉浸在她的创作世界里。
秋意越来越浓,窗外的梧桐叶染上了更深的金黄,风一吹便簌簌落下,铺满人行道。空气清冽,带着一种诗意的萧瑟感。
关雎尔很享受这样的天气。她常常在写作间隙,裹一件柔软的针织开衫,下楼散步,踩着厚厚的落叶,听那沙沙的声响,任清冷的空气洗涤思绪。有时会去那家熟悉的咖啡馆,坐在老位置,点一杯热拿铁,看一会儿书,或者只是看着窗外行色匆匆的人们发呆。
这种独处的、略带疏离的观察,常常能给她带来意想不到的灵感。
一个周日的午后,她正坐在咖啡馆窗边,笔记本上随意涂画着新故事的人物关系草图。阳光透过玻璃窗,暖洋洋地照在身上,让人有些慵懒。
“关小姐?这么巧。”
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身旁响起。关雎尔抬头,看见陈朗站在桌旁,手里也端着一杯咖啡,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惊讶笑容。
“陈先生。”关雎尔微微点头,“你也来喝咖啡?”
“是啊,家里网络有点小问题,维修师傅约了下午,干脆出来躲个清静。”陈朗很自然地指了指她对面的空位,“方便坐吗?”
关雎尔犹豫了一瞬。自从上次医院门口偶遇后,他们没再单独说过话。但此刻咖啡馆人不多,阳光正好,对方的态度也自然坦荡,她似乎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请坐。”她笑了笑。
陈朗坐下,目光掠过她摊开的笔记本和上面潦草的字迹:“在忙?”
“随便写点东西。”关雎尔合上笔记本,语气随意。
“佩服。总能静下心来创作。”陈朗啜了口咖啡,语气里带着真诚的欣赏,“不像我,一会儿不摸鱼就浑身难受。”
关雎尔被他的说法逗笑了:“工种不同而已。你们设计游戏,也需要很强的创造力和专注力。”
“那倒是。”陈朗点点头,随即像是想起什么,“对了,还没恭喜你。新书我买了,看了,写得真好。尤其是几个女性角色的心理描写,特别细腻真实。”
关雎尔有些意外:“你看完了?”
“嗯。平时也看小说,换换脑子。”陈朗笑了笑,“而且,邻居是大作家,总得支持一下,学习学习。”
他的恭维并不令人反感,带着点调侃,又有点认真。关雎尔笑了笑:“谢谢。能看完就是对我的最大支持了。”
“是真的好看。”陈朗强调了一句,随即很自然地把话题引开了,聊起了最近上映的一部科幻电影,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关于人工智能伦理的讨论。
他的思维依旧敏捷,观点新颖,能接住关雎尔的话头,并能引申出更有趣的角度。阳光暖暖地照着,咖啡香气氤氲,两人之间的交谈流畅而轻松,像两个老朋友偶然相遇,闲话家常。
关雎尔发现,抛开之前那些微妙的试探和边界问题,单纯作为一个聊天对象,陈朗确实是令人愉快的。他聪明,见识广博,且懂得倾听和分寸。
但他们谁都没有触及任何可能越界的话题。只是聊电影,聊书,聊一些社会现象,甚至聊了聊小区物业最近打算更换绿化品种的公告。一种安全而舒适的社交距离被默契地维持着。
一杯咖啡见底,陈朗看了看表,站起身:“维修师傅差不多该到了,我得回去了。很高兴和你聊天,关小姐。”
“我也很高兴。回见。”关雎尔微笑道别。
看着他离开的背影,关雎尔心里一片平静,甚至有点淡淡的愉悦。就像读了一篇不错的文章,或者听了一首好听的歌,享受了一段轻松愉快的时光,仅此而已。
她重新打开笔记本,之前的思路似乎更清晰了些。刚才聊天时某个偶然提到的点,不经意间触动了她。
她拿起笔,继续勾画起来。
傍晚时分,她收拾东西回家。路上收到曲筱绡的微信,约她晚上一起去樊胜美家看小元元。关雎尔笑着回复:“好。”
到了樊胜美家,王柏川开的门,屋里飘着煲汤的香气。樊胜美正抱着元元在客厅轻轻走动,脸色红润,恢复得很不错。曲筱绡和邱莹莹已经到了,正围着宝宝逗弄。
小小的元元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周围,偶尔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萌化了所有人的心。
姐妹们聚在一起,话题自然围绕着孩子、家庭、工作展开。樊胜美分享着新手妈妈的甜蜜烦恼,曲筱绡吐槽着公司管理的鸡毛蒜皮,邱莹莹兴奋地说着新学的烘焙技巧。关雎尔则安静地听着,偶尔插几句话,感受着这扑面而来的、真实而温暖的生活气息。
这种氛围,与下午咖啡馆里那种略带疏离的智力交流,截然不同,却同样让她感到舒适和满足。
她意识到,她的世界需要这两种不同的养分。一种是安静的、个人的、充满思辨的创作空间;另一种是热闹的、群体的、充满烟火气的情感连接。二者缺一不可。
而她的心,清楚地知道哪一边是它的根,它的归宿。
离开樊胜美家时,夜色已深。姐妹们互相道别,约定下次再聚。
关雎尔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秋夜的凉意让她裹紧了外套。她回想这一天,上午的独处,下午的偶遇闲聊,晚上的姐妹聚会,充实而平衡。
她对现在的生活状态感到非常满意。有自己热爱并为之奋斗的事业,有独立自主的经济能力,有深厚稳固的友情支持。她不需要依附于任何一段不确定的关系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或获取安全感。
那个秋日下午咖啡馆的偶遇和愉快的交谈,就像一首轻快的小插曲,点缀了生活,却不会改变主旋律的走向。
她的心之所向,依旧是那片由自我成长、姐妹情谊和创作激情共同构筑的、广阔而明亮的天地。
回到2204,屋内温暖而安静。她走到书桌前,看着上面摊开的笔记和构思。
窗外,月色如水。
她知道,明天的太阳升起时,她依旧会在这里,继续书写她的故事,经营她的生活,守护她的情谊。
秋日私语渐远,心之所向,愈发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