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欢乐颂之关雎尔的暴富之旅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关雎尔  欢乐颂   

邱莹莹

欢乐颂之关雎尔的暴富之旅

CPA全科通过的成绩单,像一块沉甸甸的压舱石,让邱莹莹的心彻底安定下来。她没有声张,只是将电子版证书加密存好,并将简历上“CPA全科合格”的字样加粗。

这份底气并未外露为张扬,反而让她更加沉静。在公司里,她依旧是那个话不多、做事却极其靠谱的行政专员。但一些微妙的变化正在发生:部门经理让她参与起草一份给总裁办的月度行政费用分析报告时,她做出的图表和数据解读明显比以往更加专业和深入;偶尔与其他部门沟通流程优化时,她能精准地引用相关财务或内控条款作为依据。

她依然低调,但“行政部那个很厉害的邱莹莹”的名声,开始在小范围内悄然流传。

与此同时,“织羽”工作室的林晓,也按期交付了那两套定制秋装。邱莹莹亲自去取货。衣服的做工和细节完全超出了她的预期,林晓甚至根据她的要求,对设计做了几处更符合日常穿着的巧妙修改,还附上了一张手写的面料保养说明。

“谢谢,我很满意。”邱莹莹检查完衣服,支付了尾款,语气依旧平淡,但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

林晓松了口气,腼腆地笑了笑:“您喜欢就好。以后有需要……可以再找我。”

邱莹莹看着她眼下的乌青和工作室里显然熬夜赶工的痕迹,忽然问:“如果有一个机会,有人投资你的工作室,帮你分担成本压力,负责运营推广,但你需要在设计上适当考虑市场反馈和盈利,你愿意吗?”

林晓愣住了,脸上闪过挣扎。艺术家的清高和对现实的妥协在交战。许久,她小声说:“我……我需要想想。我不想完全变成流水线……”

“不需要流水线。”邱莹莹打断她,“核心还是你的设计。只是需要更聪明地活着。”她没有催促,留下这句话,便拿着衣服离开了。

种子已经播下,需要时间发芽。她并不急。

真正的重心,悄然转移到了另一个方向。通过持续关注和分析,她发现上海周边几个二线城市的老旧工业区,正隐隐出现一种新的趋势——一些废弃的厂房和仓库被改造成了创意园区或低成本物流中转点。这与她记忆中某个一线城市的发展路径极其相似。

她开始利用周末,频繁乘坐城际列车往返于上海和这些城市之间。她不像投资者,更像一个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背着双肩包,拿着相机和笔记本,穿梭于那些即将被时代遗忘的角落。

她观察着政府的拆迁公告、新修的道路、偶尔出现的中介招牌。她与当地小卖部的老板、下棋的老人闲聊,打听附近的租金和动静。她拍下大量照片:厂房的结构、周边的交通、甚至墙上的苔藓和裂缝。

这个过程枯燥而漫长,且毫无浪漫可言。风吹日晒,扑空是常事,还要时刻警惕安全问题。但她乐此不疲。她知道,真正的机会往往藏在这些无人问津的灰色地带。

在一个名叫“堰桥”的老工业区,她终于发现了目标。那是一片八十年代的纺织厂区,大部分厂房已经空置破败,但主体结构尚算完好。最关键的是,她通过一份模糊的政府文件复印件和与当地老人的闲聊中确认,一条规划中的城市支路将从厂区边缘穿过,连接即将扩建的省道。而厂区最大的那间仓库,产权似乎有些复杂,一直闲置,租金低得惊人。

心脏再次因为熟悉的悸动而加速跳动。她反复勘察了那间仓库的位置、结构、与规划道路的距离。她用皮尺测量了大概面积,仔细检查了承重柱和屋顶的状况。

风险比广州那次更大。规划中的道路能否如期建成?产权问题会不会是陷阱?这片区域是否真的能发展起来?一切都是未知数。

但收益也可能更高。一旦规划落地,这里将是通往新省道的重要节点,价值不可同日而语。

她站在空旷破败的仓库里,空气中弥漫着灰尘和铁锈的味道。夕阳从没有玻璃的窗户斜射进来,在地上拉出长长的光影。

她拿出手机,计算着所需的资金:租金、简单的加固和清理费用、可能的中介费或“打点”费用……数字逼近她资金的极限。

这一次,她连一次性付清一年租金都做不到了。

沉默地在仓库里站了很久,直到夕阳完全沉没,黑暗笼罩下来。

她拿出手机,没有犹豫,拨通了一个电话。是之前合作过的那位广州老伯。

“阿伯,是我,小邱。最近身体好吗?”她寒暄了几句,然后切入正题,“阿伯,我想再麻烦您一次。您见识多,人脉广,能不能帮我打听一下,上海这边,或者周边,有没有那种……利息低一些,放款条件宽松一点的私人借贷?最好能用租赁合同做抵押的。数额不大,短期周转一下。”

电话那头的老伯沉默了一会儿,似乎在权衡。上次合作让他对邱莹莹的“运气”和“爽快”印象颇深。最终,他开口道:“阿妹,你这次又看上什么了?风险大不大?”

“看上一个旧仓库,在堰桥。规划有点苗头,想赌一把。”邱莹莹实话实说,但保留了关键细节,“风险肯定有,所以需要资金成本低一点。”

“堰桥?那鸟不拉屎的地方……”老伯嘀咕了一句,但还是说,“我帮你问问吧。有个远房表亲好像在做这个,我把他电话给你。你自己去谈,小心点,利息别给太高。”

“谢谢阿伯!麻烦您了!”

拿到联系方式,邱莹莹没有立刻联系。她回到上海,花了整整两天时间,整理所有关于堰桥厂区的信息:规划文件截图、实地照片、交通分析、甚至她自己做的一份简单的投资回报预测报告。

她将这份报告做得尽可能专业、客观,突出优势,也不回避风险。然后,她才拨通了那个借贷中间人的电话。

沟通比她想象的艰难。对方显然对她的抵押物(一份低廉的租赁合同)不屑一顾,利息要得极高。

邱莹莹没有退缩,她冷静地通过电话和邮件,一遍遍向对方阐述那片区域的潜力,展示她收集到的“证据”,甚至 subtly 暗示这背后可能有更深的政府规划(她当然没有明说,只是引导对方去猜想)。

她表现得不像一个急需用钱的年轻人,而像一个冷静、有备而来的投资者,只是暂时需要过桥资金。

拉锯战持续了好几天。最终,或许是被她的准备充分和冷静态度所打动,或许是真的觉得那片地方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苗头”,对方松口了,同意了一个相对较低的利息,但要求三个月内还清,并且要用她那份广州项目后所剩无几的存款做辅助担保。

条件苛刻,但邱莹莹接受了。

签借款合同的那一刻,她的手很稳。所有的风险、压力、不确定性,都被压缩成纸上的冷硬条款。

钱到账的当天下午,她再次出现在堰桥那间破败的仓库前。这一次,她身边跟着一个当地中介和仓库那愁眉苦脸、急于脱手的产权代理人。

签合同,付款,拿钥匙。

整个过程快得惊人。

当她再次独自站在空旷的仓库里,手里握着第二串冰冷的钥匙时,夕阳的光辉再次洒落。

这一次,她没有计算能赚多少。

她只知道,她把自己逼到了绝境。

三个月内,规划必须落地,或者必须有其他转机。

否则,她将血本无归,甚至背上债务。

背后是悬崖,前方是迷雾重重的未知。

邱莹莹深深吸了一口满是灰尘的空气,嘴角却缓缓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

就是这样。置之死地,而后生。

上一章 邱莹莹 欢乐颂之关雎尔的暴富之旅最新章节 下一章 邱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