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雪消催马急,雁门风劲盼衣归,旧年故影今相遇,一盏温茶话昔非🌸

- 上京至雁门关・驿路 -
从北境往上京时,雪是裹着寒风扑在脸上的冷;从京往雁门返,雪倒成了落在肩头便化的柔。五辆马车在积雪的驿路上行了六日,车轮碾过结冰的路面,偶尔发出“咯吱”的轻响,像是在为这趟归途打着节拍。
顾云舒坐在最中间的马车里,身上还穿着那套玄色劲装,只是束腰松了些,这几日与林知夏同乘,两人偶尔会聊起京中绣坊的新丝线,说起江南春天的紫藤花,顾云舒总忍不住盯着林知夏指尖的薄茧发呆,总觉得这双手绣出的纹样,该和记忆里江南紫藤架下的那双手一样,能把白梅绣得像落了雪。可话到嘴边,又总怕“认错人”的尴尬,终究还是咽了回去。
林知夏也常偷偷看顾云舒。这位“苏昀公子”说话时总轻轻垂眼,笑起来眼尾会弯出一点软弧,像极了小时候姨母苏婉清画册里夹着的那张小像,眼尾的弧度和“苏昀”竟分毫不差。可她又不敢问,毕竟“苏昀”是永安侯的远房堂弟,若是冒失地提起顾家旧事,万一触了忌讳,反倒不妥。
马车行到雁门关外的“望雁驿”时,天已擦黑
吴世勋前面就是雁门关了,今晚在驿栈歇一晚,明日一早再入营。
顾云舒应了声,掀开车帘时,冷风裹着雪沫扑进来,她下意识缩了缩脖子,却见林知夏已提着绣篮站在车下,浅紫色的棉裙外罩了件白狐毛披风,发间别着支珍珠簪,比在京时多了几分灵动。
林知夏苏昀公子,外面风大,快些进驿栈吧。
林知夏笑着开口,目光落在顾云舒耳后,那里有颗小小的朱砂痣,和记忆里“云舒姐姐”耳后的痣,位置竟一模一样。她心里猛地一跳,却还是强压着悸动,转身跟着吴世勋往驿栈走。
- 雁门关・望雁驿栈 -
驿栈的大堂里生着大炭炉,火光映得满室暖亮。吴世勋要了三间上房,一间自己住,一间给顾云舒,一间给林知夏,又让伙计送了两盆炭火到顾云舒和林知夏的房里。
顾云舒进房后,第一件事就是解下束腰,换上青禾早就备好的浅碧色襦裙。裙子是江南的软缎料子,裙摆绣着几株艾草纹,是青禾特意从客栈暗格里取出来的旧物。她对着铜镜梳理长发,乌发垂到腰际时,才觉得这几日紧绷的神经终于松了下来。

正对着镜簪花时,敲门声响起。
青禾(顾云舒侍女)小姐,您回来了!
青禾的声音带着雀跃,门一推开,她就提着食盒冲进来,身后还跟苏伯。
顾云舒(苏云)青禾,苏伯。
顾云舒笑着转身,一别数日,还挺想他们。
苏伯(苏家旧仆)小姐还好平安回来了
青禾把食盒放在桌上,打开盖子,里面是顾云舒爱吃的桂花糖糕和一碗热姜汤
青禾(顾云舒侍女)小姐,这是苏伯特意去驿栈厨房做的,您快趁热吃点,暖暖身子。
顾云舒刚拿起一块糖糕,门外又传来轻轻的敲门声,这次是林知夏的声音
林知夏苏昀公子,吴侯爷让我来问……
话没说完,林知夏推门进来,抬眼就见穿着襦裙的顾云舒,浅碧色的裙子衬得她肤色雪白,乌发上簪着支银质艾草簪,眼尾的朱砂痣在灯光下格外显眼。她手里的绣篮“咚”地落在地上,绣线散了一地,嘴里喃喃道
林知夏云舒姐姐?真的是你?
顾云舒愣住了,转头看向林知夏,见她眼里满是震惊和欣喜,才后知后觉地想起什么,小时候在江南,苏湄姨母家的妹妹,好像就总这样,抱着绣篮追在她身后喊“云舒姐姐”
顾云舒(苏云)知夏?
顾云舒试探着开口,声音有些发颤。
苏伯这时也反应过来,看着林知夏,疑惑地皱起眉
苏伯(苏家旧仆)这位姑娘是……
林知夏连忙捡起绣篮,走到苏伯面前,躬身行礼
林知夏苏伯,您不记得我了?我是湄姨母的女儿林知夏啊!小时候在苏州,您还帮我摘过院子里的枇杷呢!
苏伯仔细打量着她,又看了看顾云舒,突然一拍大腿
苏伯(苏家旧仆)是知夏小姐!哎呀,这都多少年了,你都长这么大了!当年你还跟在我们小姐身后,非要教她绣白梅呢!
顾云舒这才彻底确定,眼前的林知夏,就是小时候那个扎着双丫髻、攥着绣绷的妹妹。她走上前,握住林知夏的手,指尖触到对方掌心的薄茧,眼泪突然就掉了下来
顾云舒(苏云)知夏,真的是你……我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们了。
林知夏我也是!
林知夏的眼眶也红了
林知夏当年顾家案发,我们急的要命,一别数年,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你!
两人正说着话,吴世勋推门进来,本是想问明日入营的事,见此情景,便笑着停下脚步
吴世勋看来我来得不是时候,倒打扰了你们姐妹相认。
顾云舒擦了擦眼泪,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顾云舒(苏云)侯爷,让您见笑了。
吴世勋摆了摆手,目光在两人紧握的手上转了一圈,语气温和
吴世勋你们多年未见,定有许多话要说。我先去楼下吩咐伙计准备晚饭,晚些再过来找你们。
说着,他轻轻带上房门,把空间留给了这对久别重逢的姐妹。
驿栈的炭炉烧得正旺,火光映在两人脸上,暖融融的。顾云舒拉着林知夏坐在桌边,青禾泡了壶热茶,苏伯坐在一旁,看着两个姑娘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这些年的经历,眼眶里的泪,落了又擦,擦了又落,当年顾家满门的遗憾,好像在这一刻,终于有了点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