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清静雨后
本书标签: 现代 

一章

清静雨后

纸间雪

林晚把最后一本旧书放进纸箱时,指尖蹭过书脊上磨得发白的“雪国”二字,指腹泛起一阵细碎的痒。窗外的雨下得绵密,把老巷的青石板泡得发亮,也把“晚来书屋”那块挂了三十年的木招牌浇得湿漉漉的,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告别垂泪。

“小晚,真不再想想?”隔壁杂货店的张婶撑着伞站在门口,声音裹在雨雾里,带着点惋惜,“这屋子是你爷爷的心血,就这么租出去……”

林晚蹲下身,把纸箱盖轻轻压平,指尖在箱沿的木纹上划了一圈。爷爷走了三个月,这间藏在老城区巷尾的书屋,也撑了三个月。可房租、水电,还有爷爷留下的那笔不算少的医药费,像座小山压得她喘不过气。她咬了咬下唇,把涌到眼眶的湿意逼回去,笑着抬头:“张婶,没事的。租给靠谱的人,总比让它空着好。”

说话间,巷口传来汽车引擎熄灭的声音,接着是脚步声——不是雨靴踩在石板上的闷响,而是皮鞋底敲出的清脆节奏,一步一步,稳稳地穿过雨帘,停在了书屋门口。

林晚抬起头,撞进一双深褐色的眼睛里。

男人站在伞下,黑色的风衣下摆被风吹得微微扬起,伞沿压得不算低,能看清他利落的短发和线条干净的下颌。他手里拿着一份文件夹,目光扫过门上的“晚来书屋”,又落回林晚身上,语气平静:“林晚小姐?”

“我是。”林晚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心里有点发怔。她以为租下这间书屋的会是某个喜欢老房子的中年人,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看起来……和老巷格格不入的男人。

“我是沈知行。”男人伸出手,掌心干燥温暖,指尖带着一点薄茧,“之前和你通过电话,关于书屋的租赁。”

林晚回握过去,指尖轻轻碰了一下就收回来,心跳莫名快了半拍。她把那份打印好的合同递过去:“沈先生,合同我准备好了,你可以先看看。里面补充了一条,书架上这些爷爷留下的书,能不能……继续放在这里?”

这是她最后的小坚持。书屋里的书架从地面顶到天花板,摆满了爷爷攒了一辈子的书,有泛黄的线装本,也有封面崭新的畅销书。爷爷在世时总说,这些书是书屋的魂,没了它们,屋子就空了。

沈知行接过合同,没有立刻翻看,而是转头看向那些书架。阳光偶尔会透过雨云的缝隙漏下来,在书脊上投下细碎的光斑,他的目光掠过一本本排列整齐的书,最后停在最上层那本精装的《追忆似水年华》上,语气比刚才软了些:“当然可以。这些书留在这里,挺好。”

林晚心里一松,像是卸下了一块小石头。她看着沈知行低头看合同,雨水顺着伞沿滴下来,在他脚边积成小小的水洼。他看得很仔细,手指偶尔会在条款上停顿,侧脸的轮廓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清晰,连睫毛的影子都带着几分认真。

“没问题。”沈知行很快看完,在落款处签下自己的名字,字迹清隽有力,和他的人一样,透着股沉稳劲儿,“我明天会让人来整理一下,不过不会动这些书,你放心。”

“谢谢。”林晚接过合同,指尖碰到他递过来的笔,又是一阵细微的痒。她把合同叠好放进包里,抬头时,发现沈知行正看着书架最下层那排儿童绘本,眼神里似乎有什么东西在闪动,快得让人抓不住。

“沈先生也喜欢绘本?”林晚忍不住问。

沈知行回过神,轻轻摇了摇头,又像是想起了什么,补充道:“我妹妹小时候很喜欢。她以前总缠着我,让我给她读绘本里的故事。”

他说这话时,语气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温柔,和刚才那个公事公办的租客判若两人。林晚心里一动,刚想再问点什么,沈知行的手机响了,他看了一眼屏幕,对林晚说了声“抱歉”,走到门口接电话。

雨声有点大,林晚听不清他在说什么,只看到他偶尔点头,眉头微蹙,语气又恢复了之前的冷静。挂了电话后,他对林晚道:“我还有事,先走了。明天见。”

“明天见。”林晚送他到门口,看着他撑着伞走进雨巷,黑色的身影很快被雨雾笼罩,只留下一串逐渐远去的脚步声。

她回到屋里,坐在爷爷常坐的那张旧藤椅上,指尖摩挲着书架上那本《雪国》。书里夹着一张泛黄的照片,是爷爷年轻时和奶奶在书屋门口拍的,那时奶奶还很年轻,笑着靠在爷爷肩上,身后的木招牌崭新发亮。

林晚把照片贴在胸口,轻声说:“爷爷,有人会替我们照顾这间屋子了。他看起来……是个好人。”

雨还在下,敲打着窗户,像是在回应她的话。书架上的书安安静静地立着,仿佛在等待着新的故事,在这间老书屋里,重新开始。

第二天一早,林晚带着最后一点私人物品来到书屋时,门口已经停了一辆货车,几个工人正小心翼翼地搬着箱子往里走。沈知行站在门口指挥,穿着简单的白衬衫,袖口挽到小臂,露出线条流畅的手腕。

“来了?”他看到林晚,停下手里的动作,“我让人把东西放在里间,不会影响到外面的书架。”

“麻烦你了。”林晚走进屋,发现书架上的书果然一动没动,连之前她随手放在《雪国》旁边的书签,都还好好地夹在原来的位置。她心里暖暖的,把自己的东西放进里间的小柜子里,转身时,看到沈知行正蹲在书架前,手里拿着一本《小王子》,看得很专注。

“这本我小时候也读过。”林晚走过去,指着书封面上那个戴着围巾的小王子,“爷爷总说,长大以后,也别忘了保持一颗童心。”

沈知行抬起头,眼里带着点笑意:“我妹妹也很喜欢这本。她总说,狐狸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动物,因为它教会了小王子什么是‘驯养’。”

“是啊,‘你为你的玫瑰花费了时间,才使你的玫瑰变得如此重要’。”林晚下意识地接了一句,说完才发现,自己竟然和刚认识一天的人聊起了绘本,脸颊有点发烫。

沈知行看着她泛红的耳尖,嘴角的笑意更深了些:“你好像很喜欢这些书。”

“嗯。”林晚点头,手指轻轻拂过书脊,“爷爷是老师,退休后就开了这间书屋,他总说,书里藏着全世界的风景。我小时候放学,就坐在这里看书,爷爷会给我煮一杯热牛奶,有时候还会给我讲书里的故事。”

她说这些话时,眼睛亮晶晶的,像是有星星落在里面。沈知行看着她,心里某个角落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软得一塌糊涂。他以前总觉得,老城区的巷子又窄又挤,充满了潮湿的霉味,可现在,看着眼前这个女孩,听着她讲关于书和爷爷的故事,他忽然觉得,这里的空气里,都带着一股淡淡的书香和温暖。

“以后要是想回来看看,随时可以来。”沈知行说,“钥匙我会给你留一把。”

林晚愣住了,抬头看着他:“这……不太好吧?”

“没什么不好的。”沈知行站起身,从口袋里拿出一把钥匙,递给她,“这些书是你爷爷的心血,你也应该有权利回来看看。而且,”他顿了顿,眼神认真,“我也希望,能经常听到你讲书里的故事。”

林晚接过钥匙,指尖传来钥匙冰凉的触感,心里却像是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暖暖的。她看着沈知行的眼睛,那里面映着书架上的书,也映着她的影子,她忽然觉得,或许这间书屋的故事,并没有结束。

日子一天天过去,林晚果然经常回书屋。有时候是周末,有时候是下班后,她会带着自己煮的咖啡,坐在藤椅上看书,沈知行则在里间的办公桌前处理工作。两个人偶尔会聊聊天,从书里的故事,到生活里的小事,像是认识了很久的朋友。

林晚渐渐知道,沈知行是做建筑设计的,租下这间书屋,是想把它改造成一个小型的工作室,既能工作,又能远离市中心的喧嚣。他还告诉林晚,他妹妹去年出国读书了,临走前还叮嘱他,一定要找一个有阳光、有书的地方工作,这样才不会觉得孤单。

“你妹妹一定很可爱。”林晚说,手里翻着一本《格林童话》,“下次她回来,我可以给她推荐几本好看的绘本。”

“好啊。”沈知行抬头,看着林晚认真的侧脸,阳光透过窗户落在她的头发上,镀上一层淡淡的金边,“她要是知道,有人愿意给她推荐绘本,肯定会很开心。”

这天下午,阳光很好,林晚坐在藤椅上看《雪国》,看到一半,忽然想起什么,对沈知行说:“沈先生,你知道吗?爷爷以前总说,这本书里的雪,是有温度的。他还说,要是下雪的时候读这本书,会觉得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

沈知行放下手里的图纸,走到她身边,低头看着她手里的书:“是吗?那等今年冬天下雪的时候,我们一起在这里读这本书,好不好?”

林晚抬起头,撞进他深褐色的眼睛里,那里满是温柔的笑意,像冬日里的阳光,暖得让人不想移开视线。她轻轻点了点头,声音有点轻:“好。”

风从窗户吹进来,带着外面桂花的香气,翻动着书页,也吹动了林晚耳边的碎发。沈知行看着她泛红的脸颊,心里忽然有个念头变得清晰起来——或许,他租下这间书屋,不仅仅是为了工作,更是为了遇见眼前这个,能让书里的雪都变得有温度的女孩。

日子就这样不紧不慢地过着,秋意渐浓,老巷里的桂树落了一地金黄,书屋门口也时常会有路过的人停下,探头看看里面的书架,偶尔也会进来问能不能借本书看。沈知行总是笑着说“可以”,还在门口放了一个小小的登记簿,让借书的人留下名字和联系方式。

“这样会不会太麻烦了?”林晚看着登记簿上越来越多的名字,有点担心,“万一有人不还书怎么办?”

沈知行把一杯热可可递给她,指尖碰到她的手,轻轻握了一下:“没关系。能让更多人喜欢上这些书,爷爷也会开心的。”

林晚接过热可可,小口喝着,心里暖暖的。她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来书屋了,不仅仅是因为这里有爷爷留下的书,更因为这里有沈知行。和他在一起的时候,无论是安静地看书,还是随意地聊天,都让她觉得很舒服,很安心。

她开始期待冬天的到来,期待和沈知行一起在雪天里读《雪国》,期待能和他有更多的故事。

这天晚上,林晚从书屋回家,走在青石板路上,手机忽然响了,是沈知行打来的。

“喂,沈先生?”林晚接起电话,心跳有点快。

“林晚,”沈知行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带着点沙哑,“你到家了吗?”

“快到了,怎么了?”

“没什么,就是想告诉你,今天我整理东西的时候,发现了一本绘本,是我妹妹小时候最喜欢的,我觉得你可能会喜欢,明天带给你看。”

林晚心里一暖,笑着说:“好啊,谢谢你。”

“不客气。”沈知行顿了顿,又说,“林晚,明天晚上有空吗?我知道附近有一家很好吃的火锅店,想请你吃饭。”

林晚握着手机的手紧了紧,脸颊发烫,她咬了咬下唇,轻声说:“有空。”

“那明天晚上六点,我在书屋门口等你。”

“好。”

挂了电话,林晚看着手机屏幕上沈知行的名字,嘴角忍不住上扬。晚风带着桂花香吹过来,她觉得,这个秋天,好像比往年更温暖了些。

第二天晚上,林晚提前十分钟来到书屋门口,沈知行已经在那里等了。他穿着一件米白色的毛衣,外面套着一件深色的外套,手里拿着一个小小的绘本,看到林晚过来,眼睛亮了亮:“来了?”

“嗯。”林晚点头,目光落在他手里的绘本上,“这就是你说的那本?”

“对。”沈知行把绘本递给她,“你看看,是不是很可爱?”

林晚接过绘本,封面是一只穿着红色外套的小兔子,正在雪地里堆雪人,画风很温馨。她翻开第一页,里面的文字很简单,却充满了童趣:“小兔子说,冬天最开心的事,就是和喜欢的人一起堆雪人,一起看雪。”

林晚的心轻轻跳了一下,抬头看着沈知行,他的眼睛里满是温柔的笑意,像是有星光落在里面。

“走吧,火锅店就在前面。”沈知行率先转身,走在林晚身边,两人并肩走在老巷里,路灯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偶尔会有晚风拂过,带着彼此身上淡淡的气息,很舒服。

火锅店不大,却很温馨,暖黄色的灯光,热气腾腾的锅底,还有各种各样的食材,让人一看就觉得很有食欲。沈知行很照顾林晚,知道她不能吃太辣,特意点了鸳鸯锅,还不停地给她夹菜。

“多吃点,看你最近好像瘦了。”沈知行把一片肥牛放进她碗里,语气里带着点心疼。

林晚低头吃着肥牛,脸颊发烫,小声说:“没有啦,就是最近有点忙。”

“再忙也要按时吃饭。”沈知行看着她,眼神认真,“要是忙不过来,记得告诉我,我可以帮你。”

林晚抬起头,撞进他的眼睛里,那里满是关心,让她心里暖暖的。她忽然觉得,自己好像越来越依赖沈知行了,遇到事情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

吃完饭,两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夜风吹过来,带着点凉意。沈知行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来,披在林晚身上,外套上还残留着他的体温,暖得林晚心里发烫。

“沈先生,不用的,我不冷。”林晚想把外套还给他。

“披着吧,晚上风大,别着凉了。”沈知行按住她的手,不让她脱下来,“我是男生,火力壮,不怕冷。”

林晚看着他,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填满了,她轻轻点了点头,把外套裹得紧了些。两人沉默地走着,路灯的光落在他们身上,气氛安静又美好。

走到林晚家楼下时,她停下脚步,把外套递给沈知行:“沈先生,谢谢你送我回来,还有……谢谢你的晚餐。”

“不客气。”沈知行接过外套,却没有立刻穿上,而是看着林晚,眼神里带着点犹豫,又带着点坚定,“林晚,我有话想对你说。”

林晚的心跳瞬间快了起来,她看着沈知行,紧张得手心都出汗了。

“从第一次在书屋见到你,我就觉得你很特别。”沈知行的声音很轻,却很清晰,“看着你抱着那些书,眼里有光的样子,我就觉得,这个老巷好像都变得不一样了。后来和你一起看书,聊天,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你,喜欢和你在一起的感觉。林晚,我喜欢你,你愿意做我的女朋友吗?”

林晚站在原地,看着沈知行认真的眼神,眼泪忽然就流了下来。她不是不开心,而是太开心了,开心到不知道该说什么。她点了点头,声音带着点哽咽:“我愿意。”

沈知行眼里瞬间绽放出灿烂的笑意,他伸出手,轻轻把林晚抱进怀里。林晚靠在他的胸口,能听到他有力的心跳声,和自己的心跳声重合在一起,那么近,那么温暖。

夜风吹过,带着桂花的香气,也带着属于他们的,刚刚开始的甜蜜。

冬天很快就来了,老巷里下了第一场雪,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来,把青石板路、屋顶都染成了白色,像是走进了童话里的世界。

书屋的窗户上结了一层薄薄的冰花,林晚和沈知行坐在藤椅上,中间放着一杯热可可,手里捧着那本《雪国》。

“爷爷说的没错,下雪天读这本书,真的很安静。”林晚靠在沈知行的肩上,看着窗外的雪景,轻声说。

“嗯。”沈知行把她搂得更紧了些,下巴抵在她的发顶,“以后每一个下雪天,我们都在这里读这本书,好不好?”

“好。”林晚笑着点头,心里满是幸福。

书架上的书安安静静地立着,雪花落在窗户上,轻轻融化。在这间充满了书香和温暖的老书屋里,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很多个春夏秋冬,还有很多本想一起读的书,还有很多想一起做的事,而他们会手牵手,一起走下去,把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过成最温暖的故事。

清静雨后最新章节 下一章 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