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中华始祖
本书标签: 古代 

第十五章 百兽啸鸣

中华始祖

人族在伏羲与女娲的庇护与指引下,如同初生的藤蔓,顽强地向着混沌世界的四面八方延伸。他们的足迹不再局限于渭水之畔那相对安全的河岸原野,开始深入茂密而幽暗的古老丛林,攀爬崎岖险峻的山峦,探索未知的洞穴与泽地。然而,这片广袤的天地,并非专为人族所设的温床。它孕育了人,也同样孕育了无数强大、诡谲、遵循着古老生存法则的原生存在——各种妖兽与灵兽。

这些兽类形体各异,远超后世所见。有的身披坚逾钢铁的鳞甲,犄角如古木虬枝;有的獠牙外翻,喷吐着腐蚀性的毒雾或灼人的烈焰;有的身形如小山,踏步地动山摇;有的则敏捷如鬼魅,融于阴影,杀人于无形。它们是天地方才开辟时,混沌能量与原始物质结合产生的异种,野性难驯,力量强横。对于这些闯入其领地、看似弱小却又不断扩张的“人”,它们视作猎物或竞争者,袭击落单的旅人、偷窃聚落的储粮,甚至在某些狂暴的兽王带领下,直接冲击聚落的栅栏,造成伤亡与恐慌。

女娲行走在聚落中,抚慰着被兽吼惊哭的孩童,治疗着被利爪所伤的勇士。她心中充满了忧虑。她是创造之母,她的力量源于赋予生命与慈爱的守护,对于这些与她所创生命截然不同的、天生地养的凶兽,她难以像呵护人族那样去完全驾驭或安抚。她的威严可以暂时驱散它们,却无法根除那源自荒野本能的威胁。看着孩子们畏惧的眼神,听着夜风中传来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啸叫,她再次找到了伏羲。

“伏羲,”她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我们的孩子正在成长,但这个世界依旧危险。那些兽……它们的力量源于混沌,野性难驯。我无法永远保护每一个人不受它们的利齿和爪牙伤害。”

伏羲静默地听着,银色的眼眸中倒映着跳动的篝火,也倒映着更为深邃的思考。他没有立刻回应,只是示意女娲安心。随后,他回到了自己的居所——那处堆满了刻有八卦的龟甲、悬挂着记录绳结的安静角落。

他静坐了三日。三日间,他不饮不食,心神完全沉浸于那新近完善的八卦体系之中。龟甲上的卦象在他意识中飞速旋转、组合、推演。他不是在计算如何毁灭这些兽类,而是在探寻天地万物之间那根深蒂固的相生相克之理。震卦(☳)并非只是雷,亦代表震动、威慑、觉醒;巽卦(☴)并非只是风,亦代表潜入、扩散、无所不至;离卦(☲)为火,为明,可驱散黑暗与畏惧;坎卦(☵)为水,为险,亦可设陷阻碍……他将每一种已知凶兽的习性、弱点、出没规律,都与八卦象征的自然力量与状态一一对应。

三日后,伏羲出关。他并未显露疲态,反而眼神更加锐利清明。他召来了人族中最为勇敢敏捷、经验丰富的猎手们,围坐在聚落中央的空地上。

“百兽虽凶,其形可畏,其力可怖,”伏羲开口,声音平静却自带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然天地运行,万物皆有其位,亦有其理。猛兽并非无敌,它们亦有规律可循,有弱点可制。”

他拿起一根树枝,在平整的土地上清晰地画出了八卦的八个基本符号。猎手们敬畏地看着这些蕴含无穷智慧的图案,虽不能尽解其意,却能感受到其中的玄奥。

伏羲的手指重点指向代表“雷”的震卦(☳)和代表“风”的巽卦(☴)。“雷震于天,威压四方;风行于地,无孔不入。其声可慑其魂,其音可乱其心。此乃驾驭百兽之一钥。”

接着,他开始亲自演示。他并非展示强大的武力,而是以一种惊人的洞察力和模仿能力,再现各种凶兽的叫声、习性动作,并剖析其弱点。他喉咙里发出低沉而充满穿透力的虎啸,声音雄浑威严,让在场的猎手们都感到心悸。“虎啸之威,可慑狼群之胆,使其逡巡不前。”他解释道。旋即,他又模仿出鹤唳之声,清越高亢,穿透云霄,“此音尖锐,可干扰毒蛇之感知,使其判断失准,趁此可避或击。”

他不仅模仿声音,更分析各种兽类的行为模式。“山魈力大,却性躁,闻金石器物摩擦之刺耳声则烦躁不安,可借此引开其注意力。”“影豹擅潜行,惧强光骤亮,火把齐举可破其隐匿。”“玄龟防御坚厚,然移动迟缓,畏寒,可引至阴冷泥沼困之。”

伏羲所传授的,绝非简单的与巨兽肉搏之法——那对于此时的人族而言无异于以卵击石。他传授的是更为高超的“驾驭”之理:如何利用声音(模仿、威慑、干扰)、如何利用火光(驱逐畏光之兽、夜间自保)、如何利用地形(陷阱、阻碍、利用高处)、甚至如何巧妙利用兽类之间的相克关系(引天敌至,或制造冲突)来驱赶、规避、诱导,乃至在极端情况下进行有限度的反击。

他教导人们制作能发出巨大、刺耳声响的器具—— hollow的木筒、绷紧的兽皮鼓、悬挂的石片阵;他传授挖掘巧妙陷阱的技巧,如何伪装,如何利用诱饵;他演示如何用火把结成简单的阵势,利用集体之力形成威慑。

猎手们如饥似渴地学习着,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他们发现,那些曾经只能依靠躲避和牺牲来应对的可怕存在, suddenly变得可以理解了,甚至某种程度上可以预测和应对了。

人们学习实践之后,虽远不能力敌所有凶兽,但生存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他们懂得了如何与这些强大的邻居共存乃至周旋。森林中、山谷里传来的各种啸鸣,从此在人族耳中,不再仅仅是无法理解的死亡威胁,也逐渐变成了可以部分解读、应对的自然之音。他们开始学会倾听荒野的“语言”,并在伏羲智慧的指引下,小心翼翼地做出回应。

这并非征服的开始,而是理解的萌芽。是在狂暴的自然力量面前,人族凭借智慧争取到的一席之地。百兽的啸鸣,依旧是这片天地强有力的声音,但从此,其中也隐隐夹杂了人族勇敢而谨慎的回应。

————

消息

【剧本】《黑红》已完结,欢迎欣赏、指正,谢谢!

上一章 第十四章 结绳纪事 中华始祖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六章 天裂之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