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中华始祖
本书标签: 古代 

第十七章 五音初成

中华始祖

世界,在伏羲的眼中,不仅由形态各异的万物构成,更充斥着无数或宏大或细微的声响。混沌并非绝对的死寂,它有自己的“声音”:风雨在迷雾与山峦间肆意呼啸,时而尖锐如泣,时而低沉如吼;流水在河床与礁石间潺潺流淌,或轻快,或沉郁;雷霆于九天之上轰鸣炸响,威势骇人,震魂慑魄;更有那百兽的咆哮嘶吼,虫豸的嗡鸣唧啾……这些声音交织混杂,永无休止,形成一片浩瀚而无序的声之海洋。

对于初开灵智、心灵尚且脆弱的人族而言,这无尽的噪音更多时候是一种折磨。它搅得人心神不宁,难以安眠,无法专注,甚至时常引发莫名的焦躁与恐惧。夜晚的怪异响动能让整个聚落彻夜难安,白日的骤雷则会惊散狩猎的队伍。声音,如同那未分的天地,是一片需要被认识和梳理的混沌。

伏羲在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为万物命名定序的同时,也以其非凡的感知力,留意到了声音中蕴含的奥秘。他察觉到,声音并非全然杂乱,其中似乎也隐藏着某种潜在的、如同八卦般精妙的规律。

他的观察细致入微。他注意到,河边那些不同长度的芦苇管,当风吹过其空心的腔体时,会发出高低各不相同的声响。管身越长,发出的声音越是低沉呜咽;管身越短,声音则越是清脆尖锐。他还发现,猎手们使用的弓,绷紧程度各异的弓弦,在手指弹拨时,产生的音色也迥然不同。弦绷得越紧,音调越高,越显激越;稍松一些,则音调降低,趋于沉稳。这其中,仿佛蕴含着某种数学般精确的比例关系,一种基于长度、张力、材质的振动法则。

一日,晨曦微露,伏羲独坐于渭水之畔,并非推演卦象,而是闭合双目,将全部心神沉浸于聆听之中。他仔细分辨着河水拍打岸边的声响——水流撞击在不同长短、不同粗细的天然竹子上,发出“叮咚”、“砰砰”、“哗哗”等清浊高低各异的声音。这些声音单个听来并无出奇,但在此起彼伏、交错应和之间,竟似乎自成一种原始而天然的韵律,一种无序中的有序,一种混沌深处的节奏脉动。

就在他心神沉浸于这水石竹木之交响时,忽闻天际传来一声极其清越悠扬的长鸣。那声音仿佛来自极高极远之处,却又清晰地穿透一切杂音,直达心灵深处。

伏羲睁开眼,只见一只神异非凡的凤鸟,披着七彩霞光,自混沌云层中翩然降下,落在不远处一株孤生的梧桐树上。那凤鸟姿态优雅,神骏非凡,它引颈向天,再次发出长鸣。

这一次,伏羲听得无比真切。那鸣声不再仅仅是悦耳,其内部竟然清晰地包含着五个稳定的、阶梯式变化的音阶!这五个音阶连续响起,高低有序,婉转和谐,极其悦耳动听,仿佛不是凡间的声响,而是来自宇宙本源的和谐之音。更令人惊异的是,这蕴含着特定规律的凤鸣声,竟仿佛拥有一种奇异的魔力,其所到之处,周围原本躁动不安的混沌气流都似乎变得略微平和、有序了一些,那声音仿佛能直透灵魂,抚平一切躁动。

伏羲心中猛然一震,如同被一道智慧的闪电劈中!

凤鸣五音,水击竹节……刹那间,过往所有的观察与此刻的感悟轰然贯通!他意识到,声音并非只能带来混乱,它同样可以如同八卦定天地之位一般,建立起一种和谐的秩序!那五个稳定的音阶,就是构建这声之秩序的基础,如同八卦之象是万物归类的基础!

他顿有所悟,立刻起身行动。他取来河边那些中空、材质均匀的竹子,截成长短不一的竹管。他依照记忆中凤鸣的音律规律,以及方才听到的水击不同竹节的天然音高,开始反复地调试、比较、排列这些竹管。

这是一个极其精细的过程。他需要找到那五个最能代表天地和谐、最能与人心共鸣的基础音高。他轻轻吹响每一根竹管,侧耳倾听,比较它们之间的音高差异与和谐程度。长了,则削短一分;短了,则更换一根。他沉浸在一种忘我的状态中,周遭的一切仿佛都已远去,只剩下那些竹管发出的或清越或沉郁的鸣响。

不知经历了多少次尝试,失败,再调整。终于,他手中的五根竹管,按照长短顺序排列,当他依次吹响它们时,发出了一组连续、稳定、无比和谐悦耳的音阶!

这五个音阶,彼此之间的关系恰到好处,既能独立成声,又能交融成曲。伏羲为之命名:宫、商、角、徵、羽。

他将其统称为“五音”。

伏羲选取了其中一根音色最为圆润饱满的竹管,在上精准地钻出孔洞,制成了一支简单的竹笛。他将笛孔凑近唇边,依照心中所悟的规律,吹奏出由这五音组合而成的、简单而和谐的曲调。

乐声响起——

那声音不再是无意义的、扰人心神的噪音,而是充满了秩序与美感的旋律!它时而宽广平稳如大地(宫音),时而清澈收敛如金属(商音),时而蓬勃生机如草木(角音),时而热情躁动如火焰(徵音),时而婉转流动如水波(羽音)。这乐声仿佛蕴含着神奇的力量,能够抚慰焦虑的心灵,能够表达难以言喻的情感,甚至能与周围的自然环境产生奇妙的共鸣——微风似乎随着曲调轻轻摆动,水流声仿佛在为它伴奏。

聚落中的人们,无论是正在忙碌的,还是因恐惧而蜷缩的,都被这前所未有、美妙动听的乐声所吸引。他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驻足聆听,脸上的焦躁、恐惧、疲惫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平和与安宁,甚至嘴角不自觉地浮现出喜悦的弧度。这乐声像母亲温柔的抚拍,像智者安抚的低语,直接滋润了他们干涸的心田。

伏羲看到音乐对人们产生的巨大影响,便无私地将制作这种竹笛(他称之为“龠”)的方法,以及演奏五音的基本规律,传授给了众人。

从此,音乐,这门源自天地韵律、摹仿凤鸣和谐、经由伏羲之神智慧发掘定型的艺术,不再是混沌的噪音,而是成为了人族精神世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祭祀时表达敬畏,在劳动时协调步伐,在欢庆时抒发喜悦,在忧伤时给予慰藉。五音之初成,为人族的灵魂,找到了另一种形式的秩序与归宿。

————

消息

【剧本】《黑红》已完结,欢迎欣赏、指正,谢谢!

上一章 第十六章 天裂之兆 中华始祖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八章 河洛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