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中华始祖
本书标签: 古代 

第二十七章 四极废弛

中华始祖

不周山倾塌时那撕裂寰宇的巨响,仿佛抽干了世界所有的声音。在短暂的、令人心脏骤停的死寂之后,预想中即刻的、天崩地裂的终结并未到来。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深层、更令人绝望的变化——一种结构性的、缓慢却无可挽回的**崩坏**,如同一个巨人被抽去了脊梁,虽然还未倒下,但每一块肌肉、每一根骨骼都已失去了支撑,正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缓缓地走向彻底的瓦解。

伏羲与女娲屹立于动荡不休的大地之上,他们清晰地感觉到,脚下的震颤方式发生了可怖的改变。不再是之前那种来自某个方向的、间歇性的猛烈摇晃,而是一种弥漫性的、源自世界核心的、深沉而持续的**呻吟**。这是一种整体性的**倾斜与松弛**,仿佛大地这张巨大的“皮”,其下支撑的骨架正在一根根地断裂、移位。

维系大地平衡、定住四方八极的四个神秘基点——**四极**,因不周山这主心骨的骤然折断,承受了无法估量的冲击与牵连,开始逐一失效,其影响如同瘟疫般迅速蔓延至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北方,原本只是苦寒之地,此刻却陷入了绝对的死寂之冷。一种并非源于风雪的、更为本质的寒气,如同死亡的呼吸,从地脉的最深处不受控制地渗出、弥漫。空气被冻结,发出细微的碎裂声;河流瞬间凝固,保持着奔流的姿态化为坚冰;甚至连光线似乎都被冻僵了,呈现出一种凝滞的、灰败的色泽。任何生命迹象在此等酷寒下都迅速湮灭,那里正在化为一片永恒的冰封绝域。

南方,则彻底沦为烈焰地狱。地火失去了最后的约束,不再是喷发,而是如同溃堤的洪流,从无数裂开的地缝中疯狂涌出,肆意灼烧着一切。热浪扭曲了空气,视野所及一片模糊的赤红。岩石被熔化,汇聚成灼热的河流;大地被烤焦,化为千里焦土。高温引燃了所有可燃之物,连空气都仿佛在燃烧,呼吸一口便灼伤肺腑。那里是毁灭性的炽热,是万物焚尽的熔炉。

东方,呈现出一种诡异的混乱。地脉在此处彻底紊乱,原本稳定流转的天地磁力变得狂乱而无序。指南的磁石疯狂旋转,失去了一切指向。生灵于此地会感到强烈的眩晕与迷失,方向感被彻底剥夺,连上下左右都变得模糊不清。空间本身似乎都在微微扭曲,光线折射出怪诞的角度,仿佛整个区域的存在基础都变得不稳定,即将从现实世界中剥离出去。

西方,则不断传来令人牙酸的、源自地底深处的结构性**碎裂声**。大地失去了韧性,变得异常脆弱,如同风干的陶器。看似坚实的地面可能轻轻一踏便会塌陷出无底深坑;山峦无声无息地解体滑坡,化为亿万碎石。那里是彻底的朽坏,是承载万物之基的彻底崩解,预示着整个大陆架可能发生的连锁性崩溃。

天空的景象,比大地更为骇人。因西北天倾,整个天球仿佛被砸歪了一个角,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被彻底打乱,陷入了疯狂的混乱。太阳可能会在南方天空停滞数个时辰,灼烤大地,然后又可能极其迅速地掠过天际,匆匆隐匿,导致白昼与黑夜失去了规律的交替。月亮的光辉变得晦暗不定,时而血红,时而漆黑,月相变化毫无规律可言。星辰不再是天穹忠诚的装饰,而是像失去了线绳的珍珠,杂乱无章地、拖着光尾划过天际,仿佛随时都会如雨般坠落,带来最后的审判。更可怕的是,那层原本包裹着世界、过滤着最狂暴混沌能量的无形“胎膜”,因天穹结构的破坏而变得稀薄且千疮百孔,域外更为原始、暴戾的混沌气流开始更直接、更大量地侵蚀进来,进一步加速着世界的衰败。

这不是瞬间的、轰轰烈烈的毁灭,而是世界根基的动摇,是秩序框架的彻底瓦解,是宇宙正在缓慢而痛苦地**死亡**的过程。

伏羲面色前所未有的凝重,甚至比目睹不周山倒塌时更为严峻。他银色的眼眸中,八卦卦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推演、碰撞、湮灭。他清晰地测算到,这四极废弛的过程一旦开始,便不可逆转,只会不断加速。若不能及时稳住四极,那么即使暂时补上了天空的裂痕,倾斜的天空也无法被支撑,混乱的大地也无法被承载,最终的结果依旧是天地失去最后的平衡,彻底重归死寂的混沌。届时,万物都将化为乌有,一切创造、一切努力、一切生命与文明,都将如同从未存在过一般,彻底付诸东流。

“必须稳住四极!”伏羲猛地转向女娲,声音因为急切而显得格外沉肃,甚至带着一丝他极少显露的惊悸,“否则,即使我们寻得五色石补上天裂,倾斜的天空无处支撑,崩坏的大地无处依附,一切都将是徒劳!补天亦是无用!”

然而,这个认知带来的却是更深的无力感。稳住四极?这谈何容易!这四方基点并非实物,而是维系天地平衡的法则性支点,是宇宙框架的四个锚固之处。要稳住它们,需要的不是普通的力量,而是难以想象的、足以替代一部分天地本源、能够重新定义“稳定”与“平衡”的**究极之力**。这种力量,要去何处寻觅?又该如何施加于那无形无质却又至关重要的“极”点之上?

绝望的阴影,似乎比那天倾之象更为沉重地,压了下来。

————

消息

【剧本】《黑红》已完结,欢迎欣赏、指正,谢谢!

上一章 第二十六章 不周山倾 中华始祖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 水火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