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中华始祖
本书标签: 古代 

第四十章 止水息灾

中华始祖

天穹的巨大创口虽已被七彩石浆弥合,那令人绝望的弱水瀑布也已止歇,但灾难留下的烂摊子,却比破碎的天空更为触目惊心。举目所及,大地之上已是一片浑国,汪洋肆虐。曾经的山川平原,如今大多浸泡在浑浊不堪的洪水之下,水面上漂浮着树木、杂物乃至牲畜的尸骸,一派死寂。更为可怕的是,那至寒的弱水并未完全消失,它们与普通洪水混合,淤积在低洼之地,依旧散发着丝丝缕缕的寒气,阻碍着生机的恢复。而地底深处,仍有不少幽冥之火的余孽在顽固地燃烧,从裂缝中不时喷吐出毒烟与炽热,威胁着任何试图靠近的生命。那些因天地剧变而狂性大发的混沌凶兽,更是趁此混乱时机,在洪水与废墟间游荡,袭击着疲惫不堪的幸存者。

女娲因补天壮举,神力消耗殆尽,那双曾经造化万物、后修补苍天的手,至今仍是焦黑模样,恢复缓慢。她面色苍白,气息微弱,不得不暂时静养,以图恢复。救灾安民、重整山河的重任,便完全落在了伏羲的肩上。

伏羲没有丝毫推诿,他沉着冷静,如同定海神针,接过了这千钧重担。他深知,当务之急是治理水患,清除地火,扫荡凶兽,为幸存者争取一片能够休养生息的净土。

他再次登高望远,银色的眼眸中八卦卦象流转不休。他并非仅仅观察眼前的水势,更是将心神沉入大地,感知地脉的走向、山川的格局、以及洪水淤积的深浅。他结合八卦方位所代表的种种自然意象与能量流动,以其无上的智慧,精确地推演、判断出疏导这片浩瀚积水的关键所在——何处地势较低且通向浩瀚的东海,何处岩层坚固适合开凿而不易引发新的塌陷,如何引导水流才能以最小的工程量达到最佳的泄洪效果。在他的脑海中,已然形成了一张详尽的治水脉络图。

“凡我族青壮,皆随我来!”伏羲的声音传遍临时聚落。他没有选择蛮干,而是首先带领一队最精干的人手,沿着预定的路线进行勘测,打下木桩作为标记。随后,大规模的疏导工程开始了。

他率领着数以千计从各个部落聚集起来的青壮年男子,使用一切可用的工具——石斧、骨铲、乃至坚韧的木棍,开始开凿沟渠,疏通被淤泥和杂物堵塞的原有河道,甚至在一些关键地段,硬生生地开辟出新的泄洪通道。这是一场人与自然的艰苦搏斗。汗水浸透了他们的身躯,泥浆裹满了他们的腿脚,不时还有塌方或残余的地火喷发带来危险。但在伏羲清晰智慧的指挥和身先士卒的带领下,人们心中充满了希望,士气高昂。他们日夜奋战,号子声震天动地,一道道沟渠如同利剑,斩开了淤塞的洪水,引导着那浑浊的、蕴含着弱水寒气的洪流,沿着伏羲划定的路线,奔腾着、咆哮着,最终汇入那传说中吞噬万水的东海归墟之中。

治理水患的同时,扑灭地火的工作也在同步进行。伏羲巧妙地利用了祝融离去后残留在此地的一些精纯真火之力,以及人族自身对火焰的掌控能力。他挑选出对火候感知敏锐之人,让他们引导着那些无根的真火残余,如同引火线一般,去点燃那些从地缝中溢出的、较为容易引燃的毒气,使其在可控范围内提前燃烧殆尽,避免积累爆炸。对于那些已经喷发出的、范围较小的地火,则组织人们挖掘隔离带,并用大量的泥沙、碎石进行覆盖掩埋,隔绝空气,使其窒息熄灭。对于大型的火源,则开辟通道,引入附近的积水进行浇灌(需小心蒸汽烫伤)。过程危险重重,但步步为营,有效地控制住了大地上残余的“火毒”。

对于那些仍在洪水与废墟间肆虐、威胁族人安全的凶兽,伏羲的策略发生了转变。他不再仅仅满足于以往的驱赶和防御,而是决定主动出击,清剿这些生存的隐患。他从各部族中选拔出最勇敢、最敏捷、最富有经验的战士,亲自传授他们更高级的协同作战之法。

他教导他们如何利用改进后的长矛和投石索进行远程攻击,如何制作更坚固的盾牌和更灵敏的陷阱来限制凶兽的行动,如何利用对地形的熟悉设置埋伏,最重要的,是如何巧妙地运用火阵——不是分散的火把,而是有计划地布置燃烧物,形成火焰围墙或引导通道,将凶兽逼入绝境或分割开来,再集中力量歼之。

在这个过程中,人族被迫快速地学习、成长。他们不仅清剿了威胁,更在实战中磨练出了更精湛的狩猎技巧、更默契的团队配合以及更无畏的战斗勇气。部落之间的战士在并肩作战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变得更加团结,为了共同的生存目标而奋不顾身。

经过不知多少次日升月落,多少次的艰苦奋战,奇迹终于一点点显现。

大地的洪水,终于不再是绝望的汪洋。它们沿着伏羲开辟的通道滚滚东去,水位明显下降,大片大片的土地逐渐从水中显露出来,虽然泥泞不堪,布满狼藉,但那毕竟是土地!是希望之根可以重新扎下的地方!

残余的地火,也在一片片的欢呼声中被彻底扑灭,最后一丝毒烟消散在空气中,只剩下些微的余温证明它们曾经存在。

肆虐的凶兽,要么被清剿,要么遁入了更深远的、人迹罕至的荒野,不敢再轻易靠近人类的聚落。

灾难,终于过去了。

天空恢复了久违的平静。虽然西北方的天空因不周山倒塌而永久性地显得有些低沉(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已成定局),但日月星辰已然恢复了正常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恢复了规律。由神鳌之足支撑的四极,稳固无比,大地不再震颤倾塌。

幸存的万物,开始小心翼翼地重新焕发生机。耐涝的草木最先从湿润的泥土中抽出嫩绿的新芽,倔强地指向天空;幸存的飞鸟走兽试探着走出藏身之处,开始在新的环境中寻找食物和栖息地;微小的虫豸也开始在阳光下活动,虽然微弱,却也是生命轮回重新开始的标志。

伏羲与女娲站在一座曾经是避难所的高山上,俯瞰着这片劫后重生的大地。眼前的世界,创痕累累,山河改易,与他们记忆中的混沌初开后的景象已然大不相同,充满了洪水退去后的淤泥、烧焦的林木、以及大地撕裂的痕迹。

然而,在这满目疮痍之下,一种顽强不屈的生机正在悄然勃发。风中传来新泥的气息和隐约的青草香味,远处传来幸存者们重建家园的号子声和偶尔的笑语,虽然微弱,却充满了力量。

他们知道,最艰难的时期已经熬过。接下来,将是一个更为漫长却也充满希望的时代——带领着幸存下来的万物生灵,在这片重归稳定、却已面貌大变的天地之间,运用智慧与汗水,重新播种,重新建造,重新书写文明篇章的时代。废墟之上,新生的光芒虽然微弱,却已不可阻挡。

————

消息

【剧本】《黑红》已完结,欢迎欣赏、指正,谢谢!

上一章 第三十九章 灾后初霁 中华始祖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四十一章 星霜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