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阙龙楼尊位重,半生辅佐乾坤。
慈心慧目辨忠奸。
深宫筹远虑,社稷挽狂澜。
白发朱颜威自显,威仪胜过朝冠。
德昭天下万民安。
千秋传懿范,青史铸芳言。
她将笔搁在紫檀木碎玉笔搁上,笔杆与笔搁相触,发出清脆的轻响。一旁侍奉的辛夷凑上前,目光扫过词作,眼中满是赞叹:“娘娘的词大气磅礴,既有文采又显格局,太后定是会喜欢的!”
若璃望着墨迹未干的宣纸,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袖口的缠枝纹:“虽然不侍寝不生子,但终究是皇家儿媳,总要尽些心意周全六宫。”她抬眸望向窗外高悬的明月,“等后日阖宫觐见过皇后,就可以关起门来过安生日子了。”想到往后能在永寿宫吟诗作画的清闲时光,嘴角不禁扬起一抹浅笑。
但转瞬她又蹙起眉,眼底闪过一丝忧虑:“只是不知,太后真会喜欢这样的赞颂?”毕竟太后阅尽沧桑,寻常阿谀之词怕是难以入她法眼。
辛夷福了福身,语气笃定:“娘娘放心,太后最看重的便是臣子的忠心与本分。您既不争宠,又以词颂德,这般识大体的性子,太后岂有不喜欢的道理?”她心里清楚,苏家位高权重却只求女儿平安度日,这样人畜无害的存在,正是稳定后宫的助力
……
午后当辛夷捧着裱糊精致的《太后懿范》词踏入寿康宫时,太后正倚在黄花梨榻上翻看佛经。明黄幔帐下,太后接过词卷的手微微一顿,目光扫过开篇“凤阙龙楼尊位重”,苍老的眼底泛起微光
待逐字读完,她轻抚着绢布上的金粉字迹,嘴角笑意渐深:“这瑾妃倒是个通透人,字里行间皆是真心。”说罢,吩咐宫人将词作挂在寝殿东墙,每日晨起都能望见。这一夜,寿康宫的灯火比往日亮得更久,太后摩挲着画轴,想起苏家几个儿郎在朝堂的功绩,愈发觉得这深宫里多了个省心的妙人
————
永寿宫宫檐上凝结的露珠时不时滴落,在青砖上砸出细小的水痕。云香捧着温热的玫瑰花水进内室时,见若璃已披着月白寝衣半倚在榻边,乌发如瀑般垂落在肩头,几缕碎发随意地搭在胸前,衬得肌肤愈发白皙。“娘娘,卯时三刻了。”云香轻声提醒道,话音未落,云林已抱着从家里带来的旗装快步而入
只见那湖水蓝色绣青石流水旗装静静躺在云林怀中,湖水蓝澄澈透亮,如平静的湖面,一眼望不到边际。青石以灰黑丝线勾勒,线条流畅而苍劲,仿佛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流水蜿蜒曲折,波光粼粼,绣工精巧得仿佛能听见潺潺的水声,每一针每一线都将水的灵动与柔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云林动作娴熟地为若璃梳起两把头,乌黑的长发在她手中翻飞,不一会儿,一个端庄典雅的发髻便成型
辛夷捧着首饰匣子上前,先拿起月华揽珠簪,轻轻插入发髻一侧,银鎏金弯月贴在发间,白玉雀爪下的珍珠链垂在耳畔,随着若璃低头的动作轻轻晃出细碎的光
接着是珍珠芍药钗,双股钗穿过另一侧发髻,珍珠堆砌的芍药花正好落在鬓角,碎钻花蕊在晨光里闪了闪,与鎏金花瓣、珍珠母贝叶片相映成趣
云林扶着若璃的肩,辛夷抬手将珍珠流苏凤步摇插在发髻正中,金凤凰羽翼上的珍珠随着动作轻颤,九串珍珠流苏垂在脑后,珊瑚珠点缀其间,走动时叮咚作响
手腕上套上珍珠缠枝镯,银质藤蔓贴着肌肤微凉,粉白珍珠交错滚动;指尖戴上珍珠蝶贝戒,蝶贝翅膀泛着虹光,珍珠蝶眼灵动精巧;最后戴上珍珠水滴坠,白粉双层珍珠垂在颈侧,碎钻折射出的光斑落在衣领的青石流水纹上
若璃抬手理了理袖口,镶白玉护甲在晨光里泛着柔光。宫门外的轿辇已候着,辛夷扶她上轿时,步摇流苏轻轻扫过肩头,珍珠碰撞的脆响混着太监们起落的脚步声,一路往景仁宫去了
……
轿辇停在景仁宫前。轿帘挑起时,若璃扶着辛夷的手缓缓步出,莲步轻移,珍珠流苏凤步摇的九串珠链叮咚作响,珊瑚珠如滴血红梅,在晨光里闪烁
镶白玉护甲的指尖轻捻帕角,珍珠缠枝镯在腕间流转着粉白光晕,镯上“珠圆玉润”四字似在无声诉说温婉。那双踩着花盆底鞋的纤足,每一步都带着韵律,裙摆扫过青砖时,仿佛将一池春水都带进了景仁宫
……
"见过瑾妃娘娘。"剪秋从内殿快步走出,脸上堆着得体的笑意,"娘娘到的早,请随奴婢入内。"
若璃微微颔首,声音清和:"有劳剪秋姑姑了。"跟着剪秋走入内殿,只见两侧摆着两排紫檀木座椅,已有嫔妃入座,其中一位坐在右手第二个座位上,正抬眼望过来
"是瑾妃妹妹呀。"一身深绿色暗纹旗装的女子先开了口,语气热络
若璃心中迅速过了一遍后宫嫔妃的样貌,笑着给齐妃行了个同级礼,语气带着几分嗔意:"齐妃姐姐好早,原以为妹妹来得够早了,没想到还是比姐姐慢了一步。"
齐妃本就没什么心眼,她打心眼儿里觉得瑾妃人好,还记得给三阿哥送些新奇玩意儿,便笑着摆手:"我是习惯了早起侍奉皇后娘娘”
若璃轻轻点头,余光扫到左侧一排空的太师椅上,莞尔一笑坐在左侧首位,辛夷站在若璃椅子后面站定,若璃瞧了对面的空椅子,心想:看来齐妃空下来的位置是华妃的
若璃和齐妃闲聊着,齐妃三句话不离三阿哥,一会儿说"这几日又长高了些",一会儿又说"前儿送他的字帖,他倒是喜欢得紧",若璃都温声应和着,偶尔插一两句夸赞的话,让齐妃说得愈发高兴
……
不过半盏茶的时间,丽嫔,欣贵人,曹贵人,敬嫔也都来了
四人恭敬地给若璃行了个礼“拜见瑾妃娘娘”
若璃没拿架子,直接轻声唤起,丽嫔坐在了齐妃下手,欣贵人坐在了丽嫔下手
敬嫔坐在了若璃右手椅子上,曹贵人坐在了敬嫔旁边
“不知道回礼,各位姐姐们是否喜欢,本宫依着各位送的礼回了些适合的礼”若璃轻声开口
“很是喜欢,那翡翠水头可足了”欣贵人快言快语
丽嫔抚着鬓边新换的珍珠钗,眼波流转:“多谢瑾妃娘娘的浮光锦,水红色鲜亮得很,本宫已经送去内务府裁新裙了!”
敬嫔端起茶盏轻抿,掩住笑意:“那套茶具与本宫书房的陈设相得益彰,可见娘娘用心。”
若璃转向曹贵人,声音又放柔了几分:"那白玉长命锁是本宫母亲外祖在洛阳白马寺供奉过的,开过光的,想着给温宜公主压惊再好不过。"
曹贵人猛地起身,眼眶微微泛红,福身时裙摆几乎贴地:"多谢瑾妃娘娘厚赐!嫔妾替温宜谢过您的大恩!"她攥紧了袖口,心底暗自思忖——这位永寿宫的新主子,心思通透,待人有度,倒是比想象中更值得结交
……
剪秋搀扶着宜修自内室缓步而出,皇后一袭深橘色牡丹暗纹旗装,金线绣就的牡丹花瓣层层叠叠,在晨光下泛着温润光泽,朱红镶边的袖口随着步伐轻摆,尽显母仪天下的气度
“这么轻快,可是瑾妃妹妹给众人的回礼很合心意啊。”宜修唇角噙着浅笑,目光扫过席间,耳坠上的东珠晃动,在众人脸上投下细碎光影。她款步走到上首的雕花紫檀椅坐下
若璃领着众人齐刷刷福身,珍珠流苏凤步摇垂落的珊瑚珠撞出清响:“见过皇后娘娘,请皇后娘娘请安!”众人行礼的弧度整齐划一,倒像是提前演练过一般
“好了,赶紧起来吧。”宜修抬手虚扶,目光不经意掠过左手边空着的主位,眼尾微不可察地蹙了蹙
剪秋俯身低语:“娘娘,众位小主已经到了。”
“让她们进来吧。”宜修抬手轻抚护甲,语气淡淡。若璃垂眸抬眼间,瞥见皇后眼底转瞬即逝的冷意,心中暗自诧异——这与传闻中宽厚仁和的皇后,似乎判若两人
……
随后剪秋将七位新人迎了进来,就走到了宜修旁边站定
片刻后,剪秋引着七位新人踏入殿内。若璃一眼便望见领头的甄嬛与沈眉庄
甄嬛身着淡蓝色绣红梅旗装,梳着素净的一字头,只簪了几朵莹白珠花,淡雅中透着清丽;沈眉庄一袭深粉色绣百合旗装,身姿挺拔,举止端庄,气度从容
反倒是富察贵人和博尔济吉特贵人退在队列中,神色略显拘谨,与她们的出身不太相称
若璃垂眸掩下眼底的疑惑,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珍珠缠枝镯,冰凉的珠面在掌心轻轻滚过
按常理,满蒙八旗向来以血统尊贵自居,富察贵人、博尔济吉特贵人无论出身还是位分,都该走在前列才是
可此刻两人却在甄嬛与沈眉庄身后……
……
就在新人站定的刹那,一阵环佩叮当声由远及近。华妃身着绛红色鸾鸟芍药旗装,大朵金线绣就的鸾鸟展翅欲飞,点翠头饰流光溢彩,踩着花盆底鞋款步而入,眼波流转间尽是张扬:“本宫来的不算晚吧?”
众人慌忙回身行礼:“给华妃娘娘请安!”华妃却径直略过众人,朝着皇后福身,鬓边的翡翠耳坠晃出冷光
齐妃见状,眼中闪过一丝得意,故意高声道:“华妃妹妹来的这么晚,是不是身体有什么不适呀?”
“皇上昨晚看奏折看晚了,本宫陪得就有些晚了,今儿早上皇上偏不让本宫起得早,所以就迟了。”华妃慢悠悠起身,故意朝皇后挑眉,“皇后娘娘不生气吧?”
宜修指尖轻叩扶手,笑意未达眼底:“皇上连日忙于朝政,难免会疏忽妹妹。今日与诸位新妹妹相见,往后也多几个做伴的人了。”
若璃眸中闪过一丝诧异,皇后被压制如此嘛
“瑾妃妹妹这首饰好生美啊。”华妃突然将目光转向若璃,上下打量着她发间的珍珠流苏凤步摇
若璃浅笑,声音清婉:“华妃姐姐的点翠也华丽贵气,尤其是这凤凰造型,当真栩栩如生。”她余光瞥见华妃抚着翡翠耳坠的手顿了顿,心中暗自思忖这后宫的风向
“众小主向皇后娘娘行叩拜大礼,”江福海看到皇后的示意喊道
众人跪下行三次抚鬓礼,如此重复三次,对应的是汉人三跪九叩的大礼,最后一次问皇后娘娘金安
“都起来吧,先见过各位嫔妃“宜修一向是这么好说话,因为她知道别人会给下马威的,不用她做这个恶人。
”端妃娘娘身体抱恙,众位小主今儿是见不了了。”江福海适时说道
“端妃身体一直都不见好,等礼毕之后,剪秋你去瞧瞧。”宜修适时开口,体现着她的仁厚
‘端妃?’若璃还是头一回听说
……
“众小主参见华妃娘娘”江福海说罢,众人向华妃行礼问安。
“有一位夏常在听说很能干?”华妃没说起,点了夏月菁的名儿
“华妃娘娘万福金安,嫔妾就是常在夏氏”夏月菁笑的很甜的给华妃行礼问安
“夏常在很会打扮,这身料子很贵吧。”华妃说着说着脸上就没了笑意
“这个呀,是皇后娘娘赏的料子,今日觐见,嫔妾特意穿上。”夏月菁笑着答道,抬眼看了一眼皇后,像是跟皇后表忠心一样
“到知道知恩图报,是个有心的人。起来吧。”华妃淡淡的说道
若璃有些想笑,选秀时也没觉得她那么笨啊,竟在华妃面前公然奉承皇后,无疑是火上浇油
……
“沈贵人和莞常在又是哪两位?”华妃点的都是选秀上让皇帝看在眼里的
甄嬛沈眉庄两人拜见了华妃,“沈贵人好雅清,莞常在虽然穿着简单了点儿,但是难掩姿色。”华妃顿了顿说道“皇上真的是慧眼识珠,个个都这么出众。”
若璃的视线也跟着华妃的话看向甄嬛和沈眉庄,甄嬛一身淡蓝色绣红梅,只梳了个一字头,簪了几朵珠花罢了,在新人里真是亮眼;沈眉庄一身深粉色绣百合旗装,倒是优雅
“行了。都起来吧。”两人谢过华妃娘娘便起身
本来华妃都已经放过他们了,谁想到这时沈眉庄突然说了几句话:“娘娘国色天香似明珠璀璨,嫔妾们萤火之光怎敢与娘娘争辉。”
若璃看过去,嘴角微扬,国色天香?她记得她给华妃回礼的那幅芍药图,也是“独占芳菲,人间第一”
“沈妹妹一张小嘴儿倒是挺甜的,不过说到国色天香,这不是形容皇后的词儿吗?”华妃也是故意的拉仇恨,解释不好,可就既得罪了皇后也得罪了华妃。
“皇后娘娘母仪天下如明月光辉,华妃娘娘国色天香似明珠璀璨,臣妾等望尘莫及。”甄嬛及时解了眉庄的急。
华妃挑挑眉越发仔细的打量着甄嬛“宫中口齿伶俐之人是越来越多了。”
……
"众小主参见瑾妃娘娘。"江福海唱喏道,众人又向若璃行礼问安。
"都起来吧。"若璃嫣然一笑,语气温和,没有半分架子,目光扫过众人时带着恰到好处的温和,“往后同在宫中,不必多礼。”
“谢瑾妃娘娘。”众人齐声应着,起身时忍不住偷偷打量这位和她们同批入宫,一入宫就是瑾妃——她鬓边珠翠虽繁,却不显张扬,眉宇间带着一股与世无争的娴静,倒与华妃的明艳、皇后的端肃截然不同
……
“诸位妹妹自然都是聪明伶俐的。往后同在宫中,一则要尽心尽力的侍奉皇上,为皇上延绵子孙,二来也要同心同德和睦相处,不得生出争风吃醋之事,惹皇上烦心。”宜修说完,众人齐声答道,是
“江福海,太后那边怎么说?”宜修回头问道。
“太后娘娘说新小主入宫是喜事,众位的心意也都知道了,太后要静心礼佛。请娘娘和众位小主就不用去寿康宫请安了。”江福海重复了太后的话
“既如此,”宜修抬手理了理袖口,“今日你们也累了,都跪安吧。”
随着宜修的话音落下,众人纷纷起身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