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若璃传:不向春光折细腰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如懿传改编  清朝     

薛宝钗成明常在了,若璃的殊荣

若璃传:不向春光折细腰

乾隆三年六月初,圆明园的风里已浸着盛夏的燥热,九州清晏的红墙在日光下泛着温润的光

林黛玉这几日成了园中最受瞩目的人——前一日刚在九州清晏头次承了圣宠,竟又连着两日被皇上留在园中的寝殿侍寝,这般恩宠,让不少同住园中的嫔妃暗自侧目

此时,她正独自在武陵春色的桃花坞内室歇着。往日里面对圣驾与众人时的那份敛声屏气的矜持已然散去,她斜斜靠在窗边铺着软垫的榻上,窗外的绿影透过菱花窗筛进来,落在她素白的衣袂上

满是灵气的眉眼被连日的恩宠晕染得添了几分柔腻的娇嫩,连眼尾都泛着淡淡的粉,举手投足间多了层说不出的温婉风情

……

雪雁端着描金茶盘轻步走进来,将一盏温热的碧螺春搁在黛玉手边的小几上,眉眼弯弯地笑道:“小主您瞧,奴婢就说皇上这回来园子里避暑,定然是喜欢您的!您本就得太后娘娘打心底里疼惜,如今又能长居这圆明园,躲开日后宫里那些是非纷争,这日子可真是再好不过了。”

黛玉执起茶盏,指尖触到温润的瓷壁,忍不住抿唇笑了

能长守在圆明园这方清净地,不必卷入紫禁城后宫的波谲云诡,每日或陪太后论几句诗词、赏几幅古画,或在庭院里莳花弄草、品茗读书,过着安稳自在的日子,已是天大的幸事。待得夏日皇上携宫眷前来避暑,她再以嫔妃的身份尽到本分,不争不抢,守着这份恬淡便足够

这般想着,她脸颊微微泛起红晕,垂眸望着茶盏中舒展的碧叶,心底愈发觉得:这何尝不是老天爷赐予的一份天大福气

……

白鹭轻掀帘幔走进来,手中捧着描花漆盘,上头静静卧着一碟莹润的樱桃煎,旁侧小玉碗里盛着粉嫩的荔枝玫瑰冻,她笑着上前回话:“小主,这碟樱桃煎是厨房刚做的,那碗荔枝玫瑰冻是太后娘娘特意让人送来的。娘娘惦记着小主体弱,怕吃多了凉食伤身,特意吩咐用了最小的玉碗,如今碗底的碎冰刚化透,不冰牙,小主快尝尝。”

黛玉点点头,拿起小巧的玉勺轻轻舀起一块玫瑰冻——膏体粉嫩剔透,还裹着细碎的玫瑰花瓣,入口弹滑冰凉,荔枝的清甜与玫瑰蜜的馥郁瞬间在舌尖漫开,咽下去后,连呼吸里都漾着淡淡的玫瑰香气

她放下玉勺,眼底泛起暖意,轻声叹道:“太后娘娘待我,真是连吃食上都这般花了心思。”

……

雪雁本就性子活泼,听着黛玉这话,当即笑着凑上前,眼底满是欢喜的憧憬:“可不是嘛!太后娘娘疼您,皇上也待见您,要是小主往后能添个小阿哥或是小公主,那日子才叫真正圆满呢!”

一旁的白鹭也忍不住跟着点头,轻声附和:“雪雁这话在理,若能有个孩子承欢膝下,小主这清净日子也更添份指望。”

黛玉被她们说得脸颊瞬间染上一层浅浅的红晕,指尖下意识地捻了捻袖口的绣线,垂眸避开二人的目光,声音轻得像落了片花瓣:“这都是缘分的事,急不来的。”话虽这般说,眼底却还是悄悄泛起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期许

……

……

不过半月光景,园子里两处喜讯便传开了——薛宝钗从明答应晋为明常在,巴林湄若则得了皇上亲赐的“颖”字封号,晋为颖贵人

这几日九州清晏的灯火也格外热闹,多是薛宝钗与颖贵人在御前伴驾

弘历偏爱薛宝钗那份知情识趣的通透,她说话做事总拿捏着恰到好处的分寸,从不逾矩;又欢喜颖贵人巴林湄若的爽朗生动,她身上那股草原女子的鲜活劲儿,总能驱散殿内的沉闷

……

坦坦荡荡的东厢房内,钮钴禄如月正捻着一枚玉棋子,听得侍女报来薛宝钗晋位的消息,指尖猛地一顿,棋子“嗒”地落在棋盘上

她抬眸望向窗外园子里的葱茏绿意,语气里藏着难掩的讶异:“竟晋得这么快……”不过半年光景,从答应到常在,这份升速

另一边的西厢房里,佟佳毓秀也得了信。她屏退下人,独自坐在妆台前,指尖摩挲着镜柄上的缠枝纹,眉头微微蹙起

薛宝钗有舅舅在京中为官,巴林湄若出身蒙古巴林部,各有倚仗,如今又都在园子里得了恩宠

她暗自琢磨起来:看来一味沉寂是行不通的,得想个法子,让皇上在园子里也留意到自己才是

……

颖贵人湄若拉着李昭华、博尔济吉特·舒敏去了百骏园跑马,园子里的风都带着几分驰骋的鲜活气

这边九州清晏的传召却悄然而至——弘历依旧点了薛宝钗前来伴驾磨墨,意外的是,此次还召了钮钴禄如月

如月在坦坦荡荡的厢房里接了旨,眼底瞬间漾开一抹藏不住的得意

她对着铜镜细细端详,一身石榴红云锦旗装绣满了怒放的芍药,衬得肌肤胜雪;发间斜插的赤金红宝石芍药步摇,随着抬手的动作轻轻晃动,流光溢彩

她暗自思忖:论容色艳丽夺目,园子里这些人,除了那位玉妍姑娘,谁也别想压过她去。整理妥当后,她带着侍女,踩着平稳的步子往九州清晏去了

……

不远处的佟佳毓秀听闻传召的消息,忍不住皱紧了眉头

在园子里,皇上既已有了林黛玉那般灵气清雅的,又召了如月和宝钗,断然不会再留意到自己

她指尖无意识地抠着帕角,心底急转:这几个月必须想个法子崭露头角,否则再这般沉寂下去,怕是很难得到皇上的恩宠了

……

另一边,薛宝钗已换了一身藤黄色绣牡丹云锦旗装,料子柔光似水,针脚细密的牡丹似要从衣上绽出;发间别着珊瑚珠花,搭配赤金缠枝牡丹珍珠步摇,走动时珍珠轻颤,添了几分温婉灵动

钮钴禄如月刚走到九州清晏正殿门口,便撞见了迎面而来的薛宝钗,眼神骤然一凝

宝钗的美并非她这般张扬夺目,而是一种国色天香的雍容华贵,却又藏着恰到好处的收敛,更难得的是,还比赫舍里明慧多了一份清雅才情

如月心底暗忖:真该让明慧也瞧瞧,什么才是真正压得住场面的气度

四目相对的瞬间,二人都敛起了眼底的心思,不约而同地弯了弯唇角,露出一抹浅淡客气的笑意

……

二人跟着李玉轻步走进内殿御书房,殿内熏香袅袅,驱散了午后的燥热

弘历身着玄青色银龙暗纹常服,墨发用玉冠束起,刚批完一摞厚重的折子,正靠在太师椅上闭目养神。听到细碎的脚步声,他缓缓掀开眼皮,目光落在门口的薛宝钗与钮钴禄如月身上,眸色沉静无波

他的视线在二人身上细细扫过,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审视。起初召薛宝钗,本是存了让她制衡佟佳毓秀的心思,可在园子里,她与林黛玉那股灵气清雅的气韵一比,终究还是差了些,是以这许久都未曾召见过她

今日见她一身藤黄绣牡丹旗装,雍容温婉又不失格调,倒全然不像个商贾之家养出的女儿,反倒有几分世家气度

弘历心底暗自思忖:若让她与赫舍里明慧对上,一个藏锋于内,一个锋芒外露,不知会是怎样一番光景

……

“见过皇上。”薛宝钗敛衽福身,声音清软如浸了露的丝绦,身姿端正温婉,恰如庭院中静静盛放的牡丹,不见半分局促

“见过皇上~”钮钴禄如月则是娇笑着屈膝行礼,尾音微微上扬,眼波流转间尽是柔媚

她暗自得意,心知薛宝钗不过是来侍墨的闲角,今夜能留在这御书房的,定然是自己

“起吧。”弘历目光在二人身上稍作停留便移开了

薛宝钗向来聪慧识分寸,当即轻步走到书桌旁,恪守着侍墨的本分

那些摊开的折子她连眼角都未扫一下,只将先前用过的旧墨收妥,取了新的墨锭在砚台中细细研磨,动作轻缓匀净,墨香渐渐在殿内漫开

……

如月则大大方方地在一旁软凳上坐下,拣着轻松的话头开口:“皇上,前几日太后赏了咱们些软烟罗和凤尾纱,那料子可真绝了,流光溢彩的,嫔妾从前连听都没听过‘凤尾纱’这名头呢。”

弘历靠在太师椅上,指尖无意识地叩着扶手,放松心神听着她说话,闻言淡淡颔首:“太后赏了,你们便拿去做衣裳就是。她素来喜欢看着园子里的人穿得鲜亮,存着不用,反倒辜负了她的心意。”

他对这些绫罗绸缎本就没什么可在意的——自十一岁起便跟在十九岁的若璃身边,天下间的珍馐奇玩、绫罗绸缎,他哪样没见过、用过?

这般想着,倒愈发看不上皇后琅嬅那副连几匹蜀锦都要抠搜的小家子气做派

……

钮钴禄如月艳丽的眉眼弯成了月牙,笑意从眼底漫出,语气里满是雀跃:“是啊皇上,那软烟罗轻得像云雾,摸在手里滑溜溜的,穿在身上仿佛笼了一层朦胧薄雾,瞧着就清雅;那凤尾纱更奇,缎面上织的尾羽纹路,迎着光转个身都能透出不同的光泽与风姿,远远望去,竟真像有只凤凰敛着翅要振翅飞起来似的。嫔妾已经挑了珊瑚红的凤尾纱做面,配着柔蓝的软烟罗镶边,等衣裳做好了,定穿给皇上瞧瞧。”

……

弘历一边听着,一边从笔架上取下一支冰蓝翡翠杆的湖笔,笔杆莹润透亮,与他玄青常服相映

他笔尖轻点薛宝钗刚磨好的浓墨,墨汁饱满却不滞涩,随即在宣纸上落下字迹,正是临摹苏轼的《寒食诗帖》

笔锋时而沉厚顿挫,时而轻盈流转,墨色浓淡相宜,颇有几分神韵

如月坐在软凳上,目光黏在弘历执笔的手上,眼底藏不住的热切

薛宝钗则垂着眼帘,安静立在书桌一侧,视线落在宣纸上渐次铺开的字迹上,神色恭谨,不多言也不多看,只在墨色稍淡时,悄悄拿起墨锭补磨两下

……

不过半盏茶的工夫,一张《寒食诗帖》便临摹完毕。弘历手腕轻抬,将湖笔稳稳搁在案头的珐琅彩松枝笔搁上,笔杆上的冰蓝翡翠在烛火下泛着温润的光

“皇上这字,笔力苍劲又不失灵动,真是好字。”薛宝钗垂眸望着宣纸上的字迹,轻声开口称赞,语气里满是恰到好处的敬意

如月立刻跟着附和,目光在笔与笔搁上转了一圈,笑道:“可不是嘛!皇上的字自然是顶好的,连这用的笔都这般讲究——笔杆竟是冰蓝翡翠做的,莹润透亮;还有这松枝笔搁,釉色鲜亮,纹路精细,瞧着就精美得很。”

弘历闻言,眼底掠过一丝浅淡的温柔,指尖轻轻碰了碰那只小巧的珐琅彩笔搁,唇角噙着笑意打趣:“怎的?方才说的凤尾纱还没满足你,这就惦记上朕书房里的东西了?”

如月连忙娇俏地摆了摆手,眼波流转间尽是娇憨:“嫔妾没有~皇上可别冤枉人,嫔妾就是瞧着这些物件精致,忍不住多夸了两句罢了。”

“这湖笔是皇额娘以前常用的一支,笔锋最是称手。”弘历指尖摩挲着笔杆,语气渐渐淡了下来,转而说起那只笔搁,“这松枝笔搁是雍正四年,朕还十一岁时,跟着皇额娘在书房练字,她特意赏的。当年定郡王、纯郡王练字时,皇额娘也各送了一只,样式不同,心意却是一样的。”

……

他话说得平淡,可那语气里藏着的珍视与怀念,却让薛宝钗与如月瞬间明白——这些物件虽看着小巧,在皇上心中却有着极重的分量,绝非寻常玩物可比

……

“太后娘娘可真好,”钮钴禄如月笑着接话,眼尾的艳色都柔了几分,“那凤尾纱多罕见啊,京里勋贵家都未必能得一匹,娘娘一出手就是十几匹,这般疼惜咱们,真是心善。”她心里门儿清,多夸太后的好,皇上听着定然舒心

弘历指尖仍轻轻搭在珐琅彩笔搁上,闻言淡淡摇头,语气里带着对太后的熟稔与敬重:“皇额娘素来不看重这些身外之物。比起绫罗绸缎的赏赐,她更乐意看到你们那份纯粹的欢喜。”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二人,话锋添了几分郑重:“再说,这些绸缎也只是物质罢了。你们若是能像意欢和黛玉一般,讨得皇额娘亲手写的字画、题的笔墨,那才是真正的珍品。皇额娘的笔墨丹青,放眼整个京城,几乎无人能及——先太后的随葬品里,那幅《太后懿范》诗词之作,便是雍正元年她刚入宫时写的,字字是自成风骨的赵孟頫行书,连先帝都赞过。”

弘历说着,指尖无意识地在案上轻叩,念出了词句:“‘凤阙龙楼尊位重,半生辅佐乾坤。慈心慧目辨忠奸。深宫筹远虑,社稷挽狂澜。白发朱颜威自显,威仪胜过朝冠。德昭天下万民安。千秋传懿范,青史铸芳言。’ 字句里的气度,可不是寻常闺阁女子能有的。”

……

这话一出,薛宝钗与如月脸上的从容瞬间褪去,眼底满是掩不住的震惊——她们素来听闻太后才情出众,却没料到竟厉害到这般地步:不仅书法自成风骨,连诗词里都藏着这般开阔格局,更能凭早年作品入先太后随葬之列

这份才情与殊荣,实在远超出了她们的预料

上一章 众人知道了薛宝钗的藏锋 若璃传:不向春光折细腰最新章节 下一章 明贵人,昭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