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南水乡苏州,每一寸土地都仿佛浸透着历史与文化的韵味。齐诡与元湘薇怀揣着对非遗文化的浓厚兴趣和热爱,踏入了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开启了一场探寻木渎泥塑技艺的奇妙之旅。
抵达苏州木渎古镇后,齐诡和元湘薇立刻被这里的古朴气息所吸引。青石板路蜿蜒曲折,两旁的古建筑错落有致,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他们迫不及待地向当地居民打听木渎泥塑技艺的踪迹,得知在古镇的深处,有一位传承了木渎泥塑技艺多年的老艺人。
沿着潺潺的溪流,穿过几条幽静的小巷,他们终于找到了老艺人的工作室。工作室的门半掩着,里面传来阵阵泥土的芬芳。齐诡和元湘薇轻轻推开门,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坐在工作台前,专注地捏着手中的泥巴。老人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对泥塑的执着和热爱,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老艺人抬起头,看到了两位年轻的访客,脸上露出了和蔼的笑容。他热情地招呼齐诡和元湘薇坐下,开始向他们介绍木渎泥塑技艺的历史渊源。老人说,木渎泥塑技艺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就有一位名叫袁遇昌的木渎人,以捏婴孩而名扬四方。他的作品精致细腻,生动逼真,深受人们的喜爱。从那时起,木渎泥塑技艺便代代相传,成为了当地的一项重要非遗文化。
说着,老艺人拿起一块泥土,开始为他们展示木渎泥塑的制作过程。他先将泥土放在手中反复揉搓,使其变得柔软细腻,然后用灵巧的手指轻轻捏出泥人的大致轮廓。只见他时而用手指按压,时而用工具雕琢,不一会儿,一个栩栩如生的泥人雏形便出现在眼前。老艺人告诉他们,木渎泥塑的制作需要耐心和细心,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从选土到捏塑,从阴干到彩绘,每一个步骤都蕴含着匠人的智慧和心血。
齐诡和元湘薇看得入了迷,他们纷纷向老艺人请教一些制作技巧。老艺人笑着点头,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捏出泥人的五官和手脚,如何把握泥土的干湿程度,如何运用色彩进行彩绘。齐诡和元湘薇认真地学习着,感受着泥土在手中逐渐变得有生命的奇妙过程。
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了解到木渎泥塑的题材十分丰富,既有传统的神话人物、历史故事,也有反映现代生活的各种场景。这些泥人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是承载了木渎人民的情感和记忆。老艺人说,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木渎泥塑技艺,让这项古老的非遗文化能够传承下去。
不知不觉,天色渐晚。齐诡和元湘薇带着满满的收获和对木渎泥塑技艺的深深敬意,告别了老艺人。他们走在木渎古镇的街道上,看着街边的店铺里摆放着的各种泥塑作品,心中感慨万千。这次非遗探寻之旅,让他们不仅领略了木渎泥塑技艺的独特魅力,更让他们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传承的重要性。他们决定,要将这次的所见所闻所感分享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关注和保护像木渎泥塑这样的非遗文化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