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五十点贡献值在手,林枫没有半分耽搁。
他首先去了宗门的传功阁,用两百贡献点兑换了《青云诀》第四层口诀,又用一百点换了一门名为《缠丝步》的低阶遁术,旨在小范围内提升闪避与追击能力。攻击法术他暂时未换,墨渊剑配合金光指已够用,贪多嚼不烂。
剩下的贡献点,他全部换成了下品灵石和几份最基础的《常见低阶灵草图谱》、《基础炼丹初解》的复制玉简。宗门不会给外门弟子发放丹药,一切都需要靠自己。
他没有在宗门内兑换丹炉——那太显眼,且好的丹炉动辄上千贡献点,他换不起。他需要更隐蔽、更符合他当前处境的方式。
次日,他悄然下山,来到了距离青云门百里外、一个由散修和小型修仙家族形成的坊市——“流云集”。这里鱼龙混杂,管理松散,不易被宗门耳目关注。
他在集市中穿行,最终走进一家门面不大、牌匾上写着“天引商行”的店铺。店内货物琳琅满目,从法器符箓到材料丹药皆有,档次不高,但种类齐全。
一名炼气三层、面带精明的伙计迎了上来:“这位道友,需要些什么?”
林枫压低声音:“可有丹方出售?最基础的即可。”
伙计会意,引他来到内侧一个柜台,取出几枚玉简:“《辟谷丹方》,十灵石;《止血散方》,十五灵石;《养元丹方》,三十灵石。皆是大陆货色,保证无误。”
林枫目光落在《养元丹方》上。养元丹,炼气期修士最常用的辅助修炼丹药,能微弱加快灵气吸收速度,正是他所需。三十灵石价格不菲,几乎是他全部灵石的一半。
“就要它。”他果断付了灵石,接过玉简。又花了五灵石,买了一大包最普通、甚至有些瑕疵的“聚元草”和“凝露花”种子,这是炼制养元丹的主材和辅药。
他没有买丹炉,而是在杂货区,花了区区两块灵石,买了三个厚实耐烧的粗陶罐。
伙计看着他这寒酸的选择,嘴角微不可查地撇了一下,但没说什么。
回到潜云坪石屋,林枫立刻行动起来。
他在屋后开辟了一小片隐蔽的药田,将聚元草和凝露花种子小心翼翼地种下,并奢侈地用稀释的灵泉水(取自日常饮水配额)浇灌。有青铜小壶内那滴神秘液体散逸出的微弱生机影响,加上他每日用微薄灵力催生,种子竟很快破土而出,虽然长势缓慢,但总算有了希望。
同时,他开始研究《养元丹方》。丹方记载简单,无非是提纯药液、控制火候、融合凝丹。但每一步都需对灵力、神识有精细入微的掌控。
没有丹炉,他便以陶罐替代。没有地火,他便以自身灵力为薪,小心翼翼地在陶罐底部维持着一簇稳定的火焰。
第一次尝试,火候稍猛,药液瞬间焦糊,黑烟滚滚。
第二次,灵力不继,火苗摇曳,药液未能充分融合,凝结成一滩散发着怪味的药渣。
第三次,神识分散,凝丹失败,药液炸开,溅了他一身。
失败,失败,还是失败。
废弃的陶罐碎片和焦黑的药渣在屋后堆了一小堆。灵石在飞速消耗,换来的只是一次次的挫败。
林枫面无表情,只是默默清理,然后拿出最后一个陶罐,继续。
他并非盲目尝试。每次失败,他都会仔细复盘,用那本《基础炼丹初解》对照,寻找问题所在。静心玉佩让他能保持绝对的专注,玉扳指虽不能直接辅助炼丹,却让他对能量的细微变化感知更为敏锐。
他发现自己对火候的控制,竟隐隐得益于打铁时锤炼出的对力量的精准把握。而对药液状态的感知,则与修炼时内视灵力运转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十三次。
他全神贯注,灵力如同最温顺的丝线,缠绕在陶罐底部,火焰稳定而均匀。神识如同无形的触手,深入罐中,感受着聚元草和凝露花药液在热量下的每一分变化。
提纯、去杂、融合……药液渐渐变得粘稠,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最关键的一步——凝丹!
他屏住呼吸,神识之力猛地收紧,引导着粘稠的药液向内坍缩!
陶罐微微震动,一股焦糊味再次隐约传来。
要失败了吗?
林枫眼中厉色一闪,非但没有撤回神识,反而将更多灵力孤注一掷地注入火焰,同时神识如同锻打铁料般,带着一股《灵犀炼宝术》的“凝劲”之意,狠狠地向那即将溃散的药液“砸”去!
嗡!
陶罐内传来一声轻微的闷响。
火焰散去,烟雾消散。
林枫有些颤抖地打开滚烫的陶罐。
只见罐底,躺着三颗龙眼大小、表面坑洼不平、色泽暗淡的褐色药丸。药香混杂着一丝焦糊气,灵气微弱。
成……成功了?
虽然品相差到令人发指,几乎算是废丹,但……确实是成丹了!
他小心翼翼地拿起一颗,放入口中。
丹药入口即化,一股微弱但确实存在的暖流散向四肢百骸,体内《青云诀》的运转速度,似乎真的加快了一丝!
有效!
看着掌心剩下的两颗丑陋丹药,林枫长长地、缓缓地吐出了一口积压已久的浊气。
眼中没有狂喜,只有一种历经艰辛后、看到曙光的平静。
路,终于又被他蹚开了一条。
虽然只是最低阶的养元丹,虽然成功率低得可怜,虽然用陶罐炼丹听起来像个笑话。
但这意味着,他拥有了自行炼制修炼资源的能力!不再完全受制于宗门的配额和贡献点。
他将这三颗劣质养元丹珍重收起。
然后,他清理掉失败的痕迹,目光落在那片刚刚冒出新绿的药田上。
材料、丹方、方法都已具备。
接下来,便是用无数次失败,去堆积那微不足道的成功率。
夜色中,石屋后的火光再次亮起,映照着少年专注而坚定的侧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