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清晨7点,杭州的天刚泛起鱼肚白,林晓已经带着两名陈列员站在了美妆店门口。手里的陈列手册被她翻得边角微卷,扉页上用红笔标注着“今日必完成:剩余10%陈列+全品类价签复核+3次库存同步测试”,旁边还附着昨晚苏晚补充的备注——“试妆区试用装需每2小时检查一次,避免被弄脏或拿错色号”。
开门的瞬间,微凉的风裹着街边早餐店的香气飘进来,陈列员立刻推着装满眉笔、眼线笔的推车走向中层货架。按照手册要求,眉笔需按“自然棕、深棕、灰黑”三色横向排列,每款间距控制在3厘米,下方价签要与笔身对齐,偏差不能超过1厘米。林晓蹲在货架旁,手里拿着卷尺逐一测量,时不时伸手调整歪掉的价签,“这边深棕色眉笔再往左挪一点,价签跟上,顾客一眼看到笔就能对应上价格,别等试完了还得找半天。”
刚把眉笔陈列好,负责试妆区的陈列员突然喊住她:“林姐,试用装的口红少了两支,昨天核对的时候还是32支,现在只剩30支了,色号是#08豆沙色和#12正红色,都是热销款。”
林晓心里一紧,立刻走过去翻看试妆区的收纳盒。盒子里的口红按色号分类摆放,唯独#08和#12的位置空着,旁边的试用记录表里也没登记这两支的取用信息。“昨天晚上谁最后锁的试妆区?”她拿出手机翻找值班记录,“是保洁阿姨,她昨晚8点来做清洁,说当时试妆区没人,收纳盒也是锁好的。”
难道是清洁时出了纰漏?林晓立刻给保洁阿姨打电话,对方听完连忙解释:“林小姐,我昨晚清洁的时候没碰收纳盒啊,钥匙是您交给我的,清洁完我就锁好放在收银台抽屉里了,您再找找是不是放错地方了?”
挂了电话,林晓让陈列员分头检查货架和仓库,自己则走到收银台旁,打开昨天的监控回放。镜头里,昨晚7点半左右,有个穿着外卖服的人走进店里,说是取顾客落在这儿的口红,当时李师傅还没走,以为是正常取件,就让他在试妆区翻找了一会儿,最后那人说没找到就走了。“糟了,肯定是那时候被拿走的!”林晓立刻截图,发给苏晚,同时联系李师傅确认情况,“李师傅,昨晚那个外卖员取口红,您没让他登记吗?咱们试用装都有编号,不能随便让外人碰啊。”
李师傅那边传来懊悔的声音:“哎呀,我当时以为是顾客委托的,没多想,就没让他登记,也没跟着他去试妆区。这可怎么办?热销款试用装没了,顾客试不了,肯定影响后续销售。”
林晓深吸一口气,想起苏晚昨天说的“遇事别慌,先找解决办法”,立刻冷静下来:“李师傅您别自责,先帮我查一下仓库里有没有这两个色号的正装,要是有,先拆一支当试用装,记得在系统里登记‘试用装替换’,避免库存出错。我这边再联系物业调门口的监控,看看能不能找到那个外卖员的信息,实在找不到,就上报总部补订试用装。”
刚安排好,苏晚的消息就发了过来,附带一条给采购部的截图:“我已经让采购部加急补订#08和#12的试用装,后天就能到杭州。你先按刚才说的,用正装拆封当试用装,拆封前拍视频存档,价签上注明‘临时试用装,全新拆封’,避免顾客误会。另外让物业协助调监控,要是能找到人,及时联系派出所,找不到也别纠结,先保证陈列和试营业不受影响。”
有了苏晚的指导,林晓心里踏实了不少。仓库里正好有这两个色号的正装,她拍了拆封视频,登记好信息,把临时试用装放到试妆区,又在旁边贴了张温馨提示。忙完这一切,已经是上午9点,上海的张悦突然在群里发了条消息,附带一张原料柜的照片:“苏总,林姐,我刚才复核原料的时候,发现昨天整理的珍珠粉圆,有两袋没贴红色标识,而且其中一袋的保质期只剩两个月了,比昨天登记的‘三个月’少了一个月,是不是我昨天看错了?”
苏晚看到消息,立刻让张悦拍原料袋上的保质期标签,确认是“距到期日2个月”后,回复道:“不是你看错了,应该是昨天整理的时候,把‘2个月’和‘3个月’的混在一起了。你现在立刻把这两袋单独放在原料柜最下层,贴‘红色加急标识’,备注‘距到期日2个月,优先使用’,再重新核对所有原料的保质期,每核对一袋拍一张照片,确保没有遗漏。另外在群里发个提醒,让广州、成都的同事也复核原料保质期,避免出现同样的问题。”
张悦立刻回复“收到”,随后群里就陆续出现她核对原料的照片,每一张都清晰拍着保质期和标识。成都的运营助理也跟着响应:“我们正在复核美妆店的‘优先售卖’产品,刚才发现有一盒腮红的保质期只剩1个月,之前没标注,现在已经贴好黄色标签,单独放在促销架最显眼的位置了。”
广州的同事则发了段陈列现场的视频:“我们正在摆美妆店的新品眼影盘,按苏总说的放在顶层,每盘都贴了‘新品’标识,旁边还放了试色卡。奶茶店的原料已经复核完,所有临近保质期的都贴了红色标识,没发现问题。”
苏晚逐一点评回复,刚放下手机,就接到了南京陈明的电话:“苏总,上海的备用制冰机,顺丰那边刚才联系我,说今天上午杭州到上海的高速有点堵,可能会晚半小时送达,大概10点才能到上海门店,会不会影响安装?”
“不影响,让张悦提前联系维修师傅,10点准时在门店等,收到机器立刻安装,争取中午12点前完成测试,不耽误下午的原料调试。”苏晚看了眼时间,“你再跟顺丰确认一下,要是堵得厉害,让他们走应急通道,有情况随时跟我汇报。”
挂了电话,苏晚拿起桌上的陈列细则,又补充了一条:“各门店每日上午9点、下午2点,各做一次‘细节复核’,包括价签准确性、标识完整性、试用装/原料保质期,复核记录附带照片或视频,同步到群里存档。”刚发到群里,杭州的林晓就回复:“我们正在做上午的细节复核,试妆区临时试用装没问题,库存同步测试第一次已经通过,数据都对得上。”
上午10点,上海的张悦发来消息:“苏总,制冰机到了!维修师傅已经开始拆箱安装,预计11点半能装完,12点开始测试。”附带的照片里,维修师傅正拿着工具连接制冰机的管线,旁边的张悦手里拿着记录表,随时准备记录安装进度。
杭州这边,林晓完成了第二次库存同步测试,屏幕上显示“同步成功,共326件货品”,比昨天少了2件,正是拆封当试用装的两支口红,数据完全对应。她松了口气,走到门店门口,看着陆续有人路过,被门口促销架上的“优先售卖”产品吸引,忍不住停下脚步打量,心里暗暗期待试营业的到来。
中午12点,上海的制冰机完成安装,开始测试。张悦在群里发了段视频:制冰机运转正常,每分钟吐出8块标准尺寸的冰块,储冰槽里很快就积了一层。“连续测试1小时了,没出现故障,制冰速度稳定,符合标准!”
苏晚看着群里的汇报,笑着回复:“大家上午做得很好,细节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值得表扬。中午好好休息,下午继续推进陈列,广州、成都要加快进度,争取今天完成全部陈列,杭州、上海做好复核和测试,确保没有遗漏。”
吃过午饭,林晓带着陈列员开始整理最后10%的陈列——美甲区的甲油胶。按照要求,甲油胶需按“裸色系、红色系、彩色系”纵向排列,每瓶甲油胶旁边都要放对应的色板,色板上标注色号和“适用季节”。整理到一半,有个陈列员小声说:“林姐,裸色系的甲油胶太多了,货架不够放,能不能把一部分放到旁边的层板上?”
林晓走过去一看,裸色系甲油胶有28瓶,原本规划的货架只能放20瓶,确实不够。她没有立刻决定,而是先拍了照片发给苏晚,询问解决方案:“苏总,杭州美甲区裸色系甲油胶太多,原定货架放不下,能不能分一部分到旁边层板,或者调整其他色系的摆放空间?”
苏晚很快回复,附带一张调整后的陈列示意图:“把彩色系的甲油胶挪一部分到顶层,彩色系销量相对较低,放在顶层不影响顾客取用;裸色系分两排放在中层,前排放常用色,后排放冷门色,前排色板突出,后排色板稍微靠后,这样既节省空间,又能让顾客清晰看到所有色号。”
林晓按照示意图调整,果然解决了货架不够的问题。调整完后,她站在美甲区前,看着整齐排列的甲油胶和清晰的色板,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时,手机提示音响起,是苏晚发来的消息:“晚上5点前,各门店把最终的陈列完成情况、测试记录、细节复核记录汇总发给我,我整理成进度报告,明天上午开会的时候跟大家同步,为周一的试营业倒计时做准备。”
林晓回复“明白”,抬头看了眼墙上的挂钟,下午2点,距离汇总还有3小时,她立刻加快速度,带着陈列员做最后的整理和复核,确保每一个细节都符合总部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