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病态织雪
本书标签: 现代  不同世界  奇异 

Chapter 34

病态织雪

札幌的冬夜,寂静无声,唯有雪花扑簌簌落下的声音。

艾米丽·杜布瓦坐在自己狭小公寓的窗前,看着窗外被雪覆盖的世界。房间里只亮着一盏温暖的台灯,光线勾勒出她侧脸的轮廓,也照亮了窗台上那盆顽强生长的绿色薰衣草。这是她与这个北方国度的一种和解,一点属于南法普罗旺斯的色彩,被她小心翼翼地养在寒冷的北海道。

她的指尖无意识地在膝盖上轻轻敲击,一段旋律碎片在她脑海中盘旋,挥之不去。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自从几个月前,一种奇怪的“接收”感就开始困扰她。不是听到声音,而是一种更微妙的感觉——仿佛调频收音机在搜索信号,偶尔会捕捉到一段清晰却陌生的情感波动,或是一段不知来自何处的旋律碎片。

作为一位依赖灵感的作曲家,她早已习惯了创意的神秘降临方式。但这一次,感觉截然不同。这不是她自身情感的宣泄,也不是对外部世界的观察反馈。这感觉像是…接收。仿佛她的心灵成了一个容器,盛放着来自远方的、他人的思念。

她站起身,走到房间角落那架略显陈旧的立式钢琴前。这是她最忠实的伙伴,从法国漂洋过海来到日本。

手指轻轻落在琴键上。冰凉的触感让她微微清醒。

她尝试着捕捉脑海中那个盘旋的旋律片段。几个音符流淌出来,带着一种温柔的忧伤,一种深切的、几乎令人心碎的怀念,但奇怪的是,其中又夹杂着一丝极其微弱的、几乎难以察觉的希望之光。

这很矛盾。艾米丽停下手指,皱起眉头。

她自己的音乐通常更直接——北海道的辽阔与寂寥,雪的无情与美丽,或是她个人生活中更鲜明的悲喜。但这种复杂而克制的情感…不属于她。

然而,这段旋律却有着惊人的完整性,仿佛它早已存在,只是等待着她去发现。

接下来的几周,这段旋律不断在她梦中出现,变得越来越清晰、完整。她甚至在一次午间小憩时,猛地惊醒,心脏狂跳,耳边仿佛还回响着最后一个音符的余韵,一个词在她脑海中异常清晰——“C”。

“C?”她喃喃自语,走到书桌旁,在一张空白乐谱的顶端写下了这个字母。

然后,几乎是出于本能,她在下面写了一行字:“Pour la lettre à C” (给C的信)。

名字就此诞生。

她不知道“C”是谁,是男是女,是名字的缩写还是一个代号。她只知道,这首曲子不属于她,却又迫切地需要通过她表达出来。这是一种沉重的馈赠,也是一种莫名的责任。

她开始认真整理和谱写这首《给C的信》。过程异常顺畅,仿佛不是在创作,而是在翻译,将一种无形的情感语言翻译成具体的音符。每一次弹奏,她都能更清晰地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思念——浓烈、深沉,却被时间打磨得失去了棱角,只剩下一种恒久的、安静的悲伤。

她甚至能隐约“感觉”到一些画面:东京闪烁的霓虹灯下一张孤独的侧脸,医院里苍白的阳光,以及…无尽的雪。

这让她困惑。雪是她的日常,为何会出现在这段来自远方的“信”中?

录制《雪与回声》那张小型专辑时,她几乎毫不犹豫地将《给C的信》作为隐藏曲目收录了进去。这是一种直觉——这首曲子不应该被公开列出,它似乎在等待某个特定的听众,等待一个恰当的时机。唱片公司的制作人觉得这个想法很浪漫,甚至有些神秘主义,便同意了。

专辑发行后,生活照旧。她在小樽的旅馆弹琴,教几个钢琴学生,继续自己的创作。那首奇特的曲子偶尔还会在她指尖流泻,每一次都让她心生一种奇异的感应,仿佛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人能听懂这首无声的“信”。

然后,在那个平凡的雪夜,他出现了。

裴宿。

一个从东京来的、眉宇间锁着深深倦怠和忧伤的男人。他入住旅馆时,安静得几乎像一抹影子。但艾米丽注意到了他。有些人的孤独是具有重量的,能让周围的空气都变得不同。

当晚,她在演奏《雪之梦》时,目光不经意地扫过他。他坐在角落的阴影里,闭着眼,听得极其专注。那一刻,艾米丽的心轻轻一颤。一种难以言喻的熟悉感掠过心头,并非源于容貌,而是源于…某种频率的共振。

她鬼使神差地,在常规曲目结束后,指尖轻轻落在了《给C的信》的开头几个音符上。她很少在公共场合弹奏这首私密的曲子。

她看到他猛地睁开了眼睛,脸上是一种极度震惊、难以置信的表情。虽然他只是很快恢复了平静,但艾米丽确信自己看到了。那种反应,绝非普通听众所能有。

接下来的几天,她偶尔会遇到他。在走廊,在早餐时。他们交谈不多,只是简单的问候。但她能感觉到他目光中的探究,以及一种深深的、克制的困惑。他似乎在确认什么,又害怕确认什么。

在他离开的前一晚,暴风雪将至。艾米丽在琴房整理乐谱,听到敲门声。是他。

他问起那首曲子。

艾米丽的心跳漏了一拍。她如实相告,告诉他自己是它的创作者,却无法解释其确切的灵感来源。她甚至开玩笑说是“梦到的”,因为这近乎真相。她看到他眼中的光芒闪烁不定,那是理性与某种巨大可能性激烈交锋的迹象。

她送了他一张CD。潜意识告诉她,必须这么做。这首曲子需要被他听到,反复地、独自地聆听。

他离开后,小樽恢复了往常的宁静。暴风雪过去了,天地一片皓白。

艾米丽有时会想起那个来自东京的男人。想起他听到那首曲子时的反应。一个模糊的、惊人的猜想开始在她心中成形——那个“C”,会不会就是他?

她回忆起罗伯特教授——那位研究音乐与意识的神秘美国学者——曾经对她说过的话:“艾米丽,有些艺术家是发射塔,强烈地表达自我。而有些,比如你,有时更像一个敏感的接收器。不要害怕那些无法解释的共鸣,它们可能是通往更深层真实的大门。”

几天后,罗伯特教授联系她,邀请她参加札幌的那场特殊音乐会,并意味深长地提到会有一位“可能与你最新作品产生深刻共鸣的特别听众”到场。

艾米丽几乎没有犹豫就答应了。

她站在公寓的窗前,看着窗外缓缓飘落的雪花。手指再次无意识地在窗玻璃上轻轻敲出《给C的信》的旋律。

这一次,她不再觉得那旋律完全陌生了。它似乎连接起了什么。连接起了北海道的雪与东京的雨,连接起了琴房里的她与那个带着满心故事而来的男人。

雪,依旧无声落下。

但有些信,似乎已经寄达。

而有些回音,正在路上。

上一章 Chapter 33 病态织雪最新章节 下一章 Chapter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