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下午,选修课时间。教学楼三楼东侧的自然地理教室,相较于主科课堂,气氛要松散些许。
晏兮瞳提前了十分钟到达教室。她目光快速扫过已经落座的零星几人,最终选择了居中偏后、视野极佳的位置。这个座位不像前排那样引人注目,也不像最后排那样容易走神,更重要的是,它旁边的空位,恰到好处。
她将《自然地理学导论》和笔记本在桌角摆好,心跳的频率比平时稍快。这并非偶然,而是她长达两周“数据分析”后的成果——细致观察殷诚熙上学期的选课倾向,旁敲侧击地从他队友那里打听他对薄弱科目的补强意愿,再结合自己的兴趣和成绩需求,最终得出的精准预测:殷诚熙极有可能会选择这门对物化地组合学生有益的《自然地理提升课》。
她的“蓄谋”从未停止,只是变得更加隐秘而迂回。
学生们陆续进入教室。当那个熟悉的高大身影出现在门口时,晏兮瞳正低头翻阅着导论书,仿佛看得无比专注。
殷诚熙手里拿着崭新的选修课课本,目光在教室里搜寻空位。当他的视线掠过晏兮瞳时,明显停顿了一下,脸上随即浮现出巨大的惊讶和毫不掩饰的惊喜。
他几乎是毫不犹豫地朝着她这边走来。
“晏兮瞳?”他的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的雀跃,“好巧!你也选了这门课?”
晏兮瞳这才抬起头,脸上适时地露出恰到好处的惊讶,微微睁大眼睛:“殷诚熙?是啊,好巧。你也……?”她表演得天衣无缝,将一个纯粹的“巧合”演绎得淋漓尽致。
“对啊!”殷诚熙在她旁边的空位自然坐下,语气兴奋,“正好补补我的地理短板,没想到你也选了这门。”他看起来高兴极了,仿佛中了头彩。
晏兮瞳抿唇一笑,内心的小狐狸得意地摇着尾巴:“我觉得挺有意思的,而且对综合成绩也有帮助。”理由充分又正当。
上课铃响,老师开始讲课。内容是关于地质构造与板块运动,涉及大量的示意图和动态过程。
殷诚熙听得认真,但眉宇间偶尔会掠过一丝困惑。老师讲到“地幔热柱”的形成机制时,语速较快,图示也较为复杂。
晏兮瞳注意到他微微蹙起的眉头和停顿的笔尖。
她不动声色地将自己的笔记本往中间挪了挪,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笔清晰地画出了热柱上涌的步骤分解图,旁边还有简洁的标注。
殷诚熙的余光瞥见,眼睛一亮,下意识地朝她这边偏过头。
晏兮瞳没有看他,依旧目视前方,仿佛只是无意间将笔记放在了中间共享区域。但她的指尖却轻轻点在笔记本的某个关键标注上,停留了两秒。
殷诚熙立刻会意,赶紧低头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唰唰地记起来,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个感激的弧度。
过了一会儿,老师提出了一个课堂小问题,关于背斜和向斜的实际应用判断。教室里安静了一下。
晏兮瞳知道答案,但她没有立即开口。她只是微微侧过脸,用眼神向殷诚熙传递了一个鼓励和暗示——*这个你能答*。
殷诚熙接收到了她的信号,或许是那份默契,或许是刚才弄懂知识点的信心,他犹豫了一下,竟真的举起了手。
在老师点名后,他站起身,虽然表述不算特别流畅,但核心要点都说对了。
老师点头表示肯定:“很好,殷同学请坐。理解得很到位。”
殷诚熙坐下后,难掩兴奋,趁着老师转身写板书的间隙,他飞快地凑近晏兮瞳耳边,压低声音说:“谢了,搭档!刚才多亏你的笔记提示。”
温热的气息拂过她的耳廓,带着他身上清爽的运动型沐浴露味道。晏兮瞳的耳垂瞬间染上薄红,她强作镇定,同样压低声音回道:“不客气,是你自己反应快。”
两人的距离因为这次耳语瞬间拉近,仿佛共享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小秘密,成了课堂上的“共犯”。
后半节课,他们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加自然。看到有趣的地貌图片,殷诚熙会下意识地轻轻碰一下她的胳膊,示意她看;晏兮瞳遇到一个需要计算的简单问题,也会将草稿纸推过去,指尖点一点,殷诚熙便心领神会地接过笔进行计算。
他们甚至用纸条交流了一句对某个奇特地质现象的吐槽。
纸条从殷诚熙那边传来,上面画着一个简笔笑脸和一句话:【这地形长得好像烤糊了的千层饼。】
晏兮瞳忍俊不禁,在后面回复:【同意,而且是被压路机压过的千层饼。】再推回去。
殷诚熙看到后,肩膀微微抖动,努力憋笑。
下课铃响时,两人都有些意犹未尽。
收拾书本时,殷诚熙脸上的笑容就没消失过:“真是太巧了,以后这门课就有伴了!”
“嗯,”晏兮瞳微笑着点头,将那份小小的窃喜藏在心底,“以后可以一起讨论作业。”
“必须的!”殷诚熙毫不犹豫地接口,他帮她拉开椅子,“走吧,下一节好像是自习?你去图书馆吗?”
“对。”
“一起?”他很自然地发出邀请。
“好。”
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投在长长的走廊上,抱着地理书的男生和女生并肩而行,讨论着刚才课堂上有趣的内容。对于殷诚熙来说,这是一次幸运的、令人开心的巧合。
而对于晏兮瞳而言,这是她精心编织的、通往他世界的又一步成功的靠近。选修课的教室,成为了他们除乒乓球馆、图书馆、食堂之外,第四个重要的交集点,空气里弥漫着知识的味道,和比糖霜还要甜美的隐秘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