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书页间的设计师
本书标签: 现代  浪漫青春  现代言情     

夜书坦诚:旧书社里的过往剖白与心防松动

书页间的设计师

十月末的梧桐巷,夜晚已经带着明显的凉意。暮色四合时,淅淅沥沥的小雨又落了下来,细密的雨丝打在 “晚巷书社” 的玻璃窗上,晕开一片模糊的水痕,将书店里的暖黄灯光晕成一团温柔的光晕。​

苏晚坐在柜台后,指尖捏着一块半干的棉布,正小心翼翼地擦拭一本 1972 年版的《唐诗三百首》封面。这本书是上周一位老读者捐赠的,封皮边缘有些磨损,内页却保存得格外完好,只是沾了些灰尘。她擦得格外认真,连指尖都微微泛白 —— 与其说是在整理旧书,不如说是在逃避某些让她心烦意乱的思绪。​

门口的铜铃在半小时前就响过最后一次,最后一位读者离开后,林溪也借口 “家里有事” 先走了,临走前还特意冲她挤了挤眼睛,留下一句 “晚姐,有些事别憋在心里,说开了才好”。苏晚当然知道林溪指的是什么,可她就是迈不过心里那道坎 —— 每当想起咖啡馆里陆则衍和白若薇相谈甚欢的画面,她心里就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一样,又闷又涩。​

“咔嗒” 一声,书店的门被轻轻推开,带着凉意的风裹着雨丝吹了进来,让苏晚下意识地打了个寒颤。她抬头望去,心脏瞬间漏了一拍 —— 站在门口的,竟然是陆则衍。​

他穿着一件黑色的风衣,头发被雨水打湿了几缕,贴在额前,看起来少了几分平日的凌厉,多了几分狼狈。手里还拎着一个纸袋,另一只手撑着的黑色雨伞上,还在滴着水珠。​

“你怎么来了?” 苏晚的声音有些干涩,她下意识地把手里的棉布攥紧,目光避开他的视线,落在柜台上的旧书上。自从上次在书店里闹得有些不愉快后,陆则衍已经三天没来过了,她还以为,他会像自己说的那样,不再来打扰。​

陆则衍没立刻回答,先把雨伞放在门口的伞桶里,又将纸袋放在柜台上,才开口说话,声音比平时低了几分,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路过,看到书店还亮着灯,就进来看看。” 他的目光扫过柜台后的苏晚,注意到她眼底的淡淡黑眼圈,还有放在桌角那杯早已凉透的陈皮茶,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起来,“这么晚了还没下班?晚饭吃了吗?”​

苏晚没接话,只是低头继续擦拭那本《唐诗三百首》,假装忙碌的样子:“快了,整理完这本书就走。陆总要是没别的事,就先回去吧,外面还在下雨。” 她的语气依旧客气,甚至带着几分刻意的疏离,和之前两人相处时的自然截然不同。​

陆则衍没有走,反而走到柜台对面的椅子上坐了下来。他没有再追问,只是安静地看着苏晚整理旧书 —— 她的动作很轻,指尖拂过泛黄的纸页时,眼神格外温柔,连带着侧脸的线条都柔和了不少。他就这样看了几分钟,才缓缓开口,语气放得更柔:“那本《唐诗三百首》,封面的磨损可以用牛皮纸包一层,再用棉线轻轻固定,既能保护封皮,又不会破坏原本的质感。”​

苏晚的动作顿了一下。她记得,上次陆则衍来书店时,曾随口提过一句旧书修补的技巧,当时她还以为他只是随口说说,没想到他竟然真的懂。而且,他还记得这本书的存在。​

见苏晚没有反驳,陆则衍又继续说道:“你上次说缺的那种细棉线,我让助理找了几家老字号的店铺,找到了一些手工纺的棉线,比机器纺的更柔软,修补旧书时不容易损伤纸页。” 他指了指柜台上的纸袋,“里面就是,还有两罐专门用来粘旧书的浆糊,是用糯米做的,没有化学成分,对旧书更好。”​

苏晚的目光落在那个纸袋上,心里泛起一丝复杂的情绪。她想起之前陆则衍送折叠梯、送修补工具时的场景,想起他记得自己对薄荷过敏,记得自己喜欢吃豆沙包,这些细碎的关心,不是假的。可一想到白若薇,她心里的防备又瞬间竖了起来。​

“陆总,谢谢您的好意,不过这些东西我自己也能买到,不用麻烦您。” 她抬起头,语气依旧疏离,“您是甲方,我是乙方,我们之间还是保持好工作上的距离就好,不用在这些小事上费心。”​

陆则衍看着她眼底的防备,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刺了一下,有些疼。他沉默了几秒,才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认真:“苏晚,我知道你在介意什么。你是不是觉得,我和白若薇还有什么关系?”​

苏晚的身体僵了一下,没有回答,却也没有否认 —— 这已经是她能给出的最直接的回应了。​

陆则衍深吸了一口气,像是做了什么决定一样,从口袋里拿出手机,点开一个聊天界面,递到苏晚面前:“这是我和白若薇的聊天记录,你可以看看。她回国后找我,确实是想让我帮忙介绍工作,她学的是建筑设计,想进本地的设计院,知道我和几家设计院的院长认识,所以才找我帮忙。”​

苏晚的目光落在手机屏幕上,手指却没有动。她能看到聊天记录里,大多是关于工作介绍的内容,白若薇偶尔会提几句过去的事情,陆则衍的回复都很客气,甚至带着几分疏离,没有任何暧昧的语气。​

“我和她在两年前就分手了。” 陆则衍收回手机,语气平静地说起过去的事情,像是在讲述别人的故事,“当时我刚接手陆氏集团,公司业绩下滑得很厉害,董事会的压力很大,我几乎每天都在公司加班,有时甚至住在办公室。她那时候刚回国,想和我好好相处,可我连陪她吃一顿完整的晚饭都做不到。”​

苏晚的擦拭动作停了下来,她抬起头,第一次主动看向陆则衍的眼睛。他的眼神很坦诚,没有回避,也没有掩饰,里面带着几分对过往的遗憾,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有一次,她生日,提前一周就跟我说,想一起去吃她最喜欢的那家法式餐厅。” 陆则衍的嘴角勾起一抹自嘲的笑,“结果那天公司突然出了紧急状况,一个合作项目出了问题,我不得不留在公司处理,等我忙完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两点了。我赶到餐厅时,她还坐在那里等我,面前的牛排早就凉透了。她没跟我发脾气,只是平静地跟我说,‘陆则衍,我累了,我们分手吧’。”​

苏晚静静地听着,心里竟有些不是滋味。她一直以为陆则衍是个冷漠的人,对感情也毫不在意,却没想到,他也曾有过这样狼狈又遗憾的过往。原来他不是天生冷漠,只是曾经被工作逼得没有时间兼顾感情。​

“分手后的半年里,我其实挺后悔的。” 陆则衍的声音低了几分,目光落在窗外的雨丝上,带着几分怅然,“后来我慢慢调整了工作节奏,也开始反思自己 —— 以前总觉得,只要把工作做好,给对方更好的物质条件,就是对感情负责,可后来才明白,感情需要的不是物质,是陪伴,是在意,是让对方知道,你心里有她。”​

他顿了顿,转过头,目光重新落在苏晚身上,眼神里带着几分认真,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所以,我现在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了。我知道怎么平衡工作和生活,也知道怎么去在意一个人。苏晚,我和白若薇真的只是朋友,我对她没有任何别的想法。”​

苏晚的心跳瞬间加快,她避开陆则衍的目光,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唐诗三百首》的封面,心里像被打翻了五味瓶 —— 有惊讶,有释然,还有一丝连自己都没察觉的悸动。她不得不承认,陆则衍的话,让她心里的防备,悄悄松动了。​

见苏晚没有再像之前那样刻意回避,陆则衍心里悄悄松了口气,语气也放得更柔:“那天在咖啡馆,她跟我说想请我吃饭,感谢我帮忙介绍工作,我拒绝了。我说,‘不用这么客气,朋友之间互相帮忙是应该的’,她也没再多说什么。你看到的那个画面,只是她帮我拂掉肩膀上的落叶,没有别的意思。”​

苏晚抬起头,正好对上陆则衍的目光。他的眼神很真诚,没有丝毫闪躲,里面清晰地映着自己的影子。她想起林溪之前说的话,想起陆则衍这些日子以来的关心,想起他今天冒雨来书店,还特意带了自己需要的修补工具,心里那道紧绷的弦,终于慢慢松弛下来。​

“我……” 苏晚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她不是不相信陆则衍,只是心里还有些别扭,还有些不确定 —— 不确定自己对他的感觉,也不确定他对自己的心意,是不是真的像他说的那样。​

陆则衍似乎看穿了她的犹豫,没有再追问,只是拿起柜台上的纸袋,从里面拿出一罐糯米浆糊,递给她:“这个浆糊你先试试,要是好用,我再让助理多找一些。还有那本《唐诗三百首》,要是你不介意,我可以帮你一起修补,我以前跟着我外婆学过一点旧书修补的技巧。”​

苏晚看着他递过来的浆糊,又看了看他眼底的期待,犹豫了几秒,最终还是伸手接了过来,声音比平时低了几分,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软化:“…… 好,谢谢。”​

听到她的回答,陆则衍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嘴角也不自觉地向上扬起,露出了一个难得的、不加掩饰的笑容。这个笑容很轻,却像春日的阳光,一下子驱散了书店里的凉意,也驱散了苏晚心里的阴霾。​

“那我们现在就开始吧?” 陆则衍站起身,走到柜台后面,主动拿起苏晚放在一旁的棉布,“你负责擦干净封面,我来准备浆糊和棉线。”​

苏晚没有拒绝,只是点了点头,重新拿起那本《唐诗三百首》,继续擦拭封面。书店里的气氛变得格外安静,只有窗外的雨声,还有两人偶尔翻动书页、整理工具的细微声响。可这种安静,却不再像之前那样充满尴尬和疏离,反而带着一种微妙的默契和温柔。​

陆则衍的动作很轻,他先将糯米浆糊倒在一个小小的瓷碟里,又从纸袋里拿出细棉线,放在手边。等苏晚擦干净封面后,他小心翼翼地用棉签蘸了一点浆糊,轻轻涂抹在封皮磨损的边缘,动作细致得像是在对待一件稀世珍宝。​

“我外婆以前也喜欢收藏旧书,” 陆则衍一边涂抹浆糊,一边轻声说道,“她总说,旧书就像老朋友,你对它好,它就会一直陪着你。小时候我总嫌她麻烦,觉得旧书又旧又破,不如新书好看,现在才明白她的意思。”​

苏晚静静地听着,心里泛起一丝暖意。她没想到,陆则衍竟然还有这样温柔的过往,还有这样细腻的一面。她看着他专注修补旧书的侧脸,灯光落在他的脸上,给她的轮廓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看起来格外温暖。​

“你外婆一定是个很温柔的人。” 苏晚轻声说道,这是她第一次主动和陆则衍聊起工作之外的事情。​

“嗯,她很温柔,也很乐观。” 陆则衍的嘴角勾起一抹温柔的笑意,“小时候我要是做错了事情,她从来不会骂我,只会拿着旧书跟我说,‘你看,这本书里的主人公也犯过错误,可他后来改正了,还成了很优秀的人’。”​

两人就这样一边修补旧书,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从旧书聊到家人,从童年聊到现在,苏晚发现,自己对陆则衍的了解越来越多 —— 他不是那个只会工作的 “冷漠商人”,他也有柔软的一面,也有自己的小爱好,也会为了过往的遗憾而难过。​

不知不觉间,雨已经停了,窗外的夜空里,甚至透出了几颗星星的微光。那本《唐诗三百首》也终于修补好了,陆则衍用棉线轻轻将磨损的封皮固定好,又用干净的棉布擦了擦封面,原本有些破旧的书,瞬间变得整齐了不少。​

“好了,这样应该能保存得更久一些了。” 陆则衍将书递给苏晚,语气里带着几分期待,像是在等待她的评价。​

苏晚接过书,轻轻翻开,指尖拂过修补好的封皮,心里满是欢喜:“谢谢你,修得很好,比我想象中还要好。”​

“不用谢,能帮到你就好。” 陆则衍看着她开心的样子,心里也泛起一丝满足。他发现,只要看到苏晚的笑容,他心里就会觉得格外踏实,这种感觉,是以前从未有过的。​

两人收拾好工具时,已经快到晚上十点了。苏晚将修补好的《唐诗三百首》小心翼翼地放进书架的顶层,又拿起柜台上的包,对陆则衍说:“时间不早了,我们走吧,我锁门。”​

陆则衍点点头,帮她拿起放在门口的雨伞,又拎起那个装着剩余修补工具的纸袋:“我送你回家,外面刚下过雨,路上不好走。”​

苏晚没有像之前那样拒绝,只是轻轻 “嗯” 了一声,算是答应了。​

两人并肩走出书店,锁好门后,沿着梧桐巷慢慢往前走。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带着泥土和梧桐叶的清香,路灯的光芒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青石板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路上很安静,两人都没有说话,却没有丝毫尴尬。苏晚走在左边,陆则衍走在右边,刻意放慢了脚步,配合着她的速度。偶尔有风吹过,苏晚下意识地裹紧了身上的外套,陆则衍看到后,默默将手里的纸袋换到另一只手上,然后将自己的风衣脱下来,披在她身上。​

风衣上还带着陆则衍的体温,还有淡淡的雪松香味,让苏晚心里瞬间泛起一丝暖意。她抬头看向陆则衍,想说 “不用”,却被他抢先开口:“晚上风大,别感冒了。我身体好,不冷。”​

苏晚没有再拒绝,只是将风衣裹得紧了些,心里却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一样,又暖又软。她偷偷看了一眼身边的陆则衍,他正专注地看着前方的路,侧脸的线条在路灯下显得格外柔和。她突然觉得,或许,自己可以试着相信他,试着放下心里的防备,给彼此一个机会。​

“陆总,” 苏晚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说道,“上次在书店里,我说的那些话,可能…… 有点过分了,对不起。”​

陆则衍转过头,看着她,眼神里带着几分温柔:“没关系,我知道你是因为误会才那么说的。而且,也是我没及时跟你解释,才让你误会了这么久。”​

两人相视一笑,之前所有的尴尬和疏离,仿佛都在这一笑中烟消云散了。​

走到苏晚家小区门口时,陆则衍停下脚步,将手里的纸袋递给她:“里面的修补工具你留着用,要是不够,再跟我说。还有,明天早上可能还会下雨,记得带伞,别又像上次那样淋到雨。”​

苏晚接过纸袋,心里满是感动:“谢谢你,陆总。你也早点回去休息,路上小心。”​

“好。” 陆则衍点点头,看着她走进小区,直到她的身影消失在楼道口,才转身离开。​

苏晚站在楼道口,看着陆则衍离开的背影,心里泛起一丝异样的感觉。她摸了摸身上的风衣,又看了看手里的纸袋,嘴角不自觉地向上扬起。她知道,自己心里的那道坎,终于慢慢跨过去了。​

而陆则衍走在回车上的路上,心情也格外好。他拿出手机,给林舟发了一条信息:“明天早上十点的会议推迟到下午,我要去‘晚巷书社’一趟。”​

林舟收到信息时,正在家里整理文件,看到信息后无奈地笑了笑 —— 自从陆总认识苏晚小姐后,会议推迟已经成了常事。不过,他还是立刻回复:“好的陆总,我马上通知相关人员。”​

陆则衍收起手机,发动车子。他看着窗外的夜景,心里满是期待 —— 他知道,苏晚的态度已经松动了,只要他再耐心一点,再真诚一点,总有一天,他能让她彻底放下心防,接受自己的心意。​

雨虽然停了,可梧桐巷的空气中,却似乎还弥漫着一丝甜意。苏晚站在自家阳台上,看着陆则衍的车子消失在街角,手里还拿着他披给自己的风衣。她轻轻嗅了嗅风衣上的雪松香味,心里暗暗想:或许,这个秋天,会有不一样的故事发生。​

而 “晚巷书社” 里,那本刚修补好的《唐诗三百首》静静地躺在书架上,像是在默默见证着这段因误会而起、又因坦诚而重新萌芽的感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段感情,或许会像那些被精心修补的旧书一样,在时光的沉淀中,变得越来越珍贵,越来越温暖。​

上一章 秋巷误缘:咖啡馆的亲昵假象与书社的刻意疏离 书页间的设计师最新章节 下一章 烟火映心:火灾救援里的奋不顾身与伤口边的暧昧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