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色散人魂体归来的消息被魏长泽严密封锁,这是他们一家三口最重要也最脆弱的秘密。对外,他只称自己于修炼上有所感悟,需闭关一段时日,谢绝一切访客。实际则是为了全力为妻子寻找温养神魂的灵物,并暗中调查西北古战场和“神守”相关的线索。
别院因此变得更加静谧。藏色散人的魂体大部分时间都需陷入沉睡以巩固恢复,偶尔清醒时,才能与儿子短暂相聚片刻。魏婴虽不能时时见到母亲,但知道娘亲就在身边,只是需要休息,便也懂事地不再哭闹,只是每日修炼学习更加用心,盼着娘亲能早日好起来。
魏长泽的“闭关”,意味着对魏婴的日常管教暂时落在了静姝长老和蓝启仁身上。静姝长老慈爱,生活上将他照顾得无微不至;蓝启仁则负责学问和礼仪,要求严格,让魏婴叫苦不迭。
这一日,魏婴因默写《雅正集》错漏百出,又被蓝启仁留堂罚抄。他蔫头耷脑地坐在书案前,对着那厚厚的典籍唉声叹气。
忽然,一片阴影笼罩下来。他抬头,只见蓝忘机不知何时站在了他案前,依旧是那副清冷模样。
“蓝哥哥?”魏婴有些意外,平时这个时间,蓝忘机应该在练剑才对。
蓝启仁的声音从一旁传来:“忘机,今日由你监督魏婴完成罚抄。错一字,加十遍。”说完,便拂袖而去,留下两个小家伙面面相觑。
魏婴顿时苦了脸:“啊?蓝哥哥你监督啊?”那他岂不是一点偷懒的机会都没了?
蓝忘机没说话,只是在他旁边的蒲团上端正坐下,拿出自己的书卷,安静地看了起来,一副“你抄你的,我看我的”的模样。
魏婴撇撇嘴,认命地抓起笔,开始鬼画符。写了一会儿,他就开始坐不住,偷瞄旁边的蓝忘机。见他看得极其认真,侧脸线条精致又冷淡,忍不住小声搭话:“蓝哥哥,你看什么书呢?”
蓝忘机眼睫都未抬一下:“《弦术秘要》。”
“哦……”魏婴眨眨眼,“是不是讲怎么弹琴的?好听吗?我娘以前也会吹笛子,可好听了!等我娘……呃,等我以后学了,吹给你听啊?”
蓝忘机翻书的手微微一顿,极快地瞥了他一眼,没接话,只是淡淡道:“专注。抄错了。”
魏婴低头一看,果然写歪了一个字,哀嚎一声,只得老老实实继续。
有蓝忘机在一旁,魏婴虽然觉得拘束,却也不敢太放肆。抄写间隙,他偶尔会看到蓝忘机极其细微地蹙一下眉,似乎遇到了难懂之处,便会忍不住凑过去问:“哪个不懂?我看看!虽然我不一定懂,但我可以帮你瞎猜一下!”
蓝忘机通常不会理他,但有时被他缠得无法,也会指尖点一下书卷上的某个晦涩术语。魏婴便会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一番,虽然十有八九是错的,却总能逗得蓝忘机嘴角微微松动一下,虽然很快又绷紧。
不知不觉,罚抄的任务竟完成了。魏婴看着自己那叠惨不忍睹的“成果”,叹了口气。
蓝忘机放下书卷,拿起最上面一张看了看,眉头蹙得更紧:“字迹潦草,仍需勤练。”
魏婴嘿嘿一笑,浑不在意:“知道啦知道啦!蓝哥哥,你监督完了,我们去后山玩会儿吧?我发现一种新的虫子,壳是蓝色的!”
蓝忘机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袍,面无表情:“修炼时辰到了。”说完,便转身朝练功场走去。
魏婴也不失望,冲着他的背影喊道:“那明天你再监督我啊!”
蓝忘机的脚步似乎微不可察地顿了一下,没有回头,也没有回答,但也没有拒绝。
自那以后,蓝启仁似乎发现了让魏婴安静下来的“法宝”,时常让蓝忘机去“监督”他功课或修炼。蓝忘机虽总是面无表情,却从未推辞。
两人一个坐不住,一个太安静,竟也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相处模式。魏婴会在蓝忘机练琴时,蹲在旁边托着腮帮子听,虽然听不懂,也会瞎鼓掌;会在蓝忘机练剑时,在一旁模仿比划,添乱多于帮忙;会把自己偷偷藏起来的零食分给他一半,尽管对方通常不会吃。
蓝忘机则会在魏婴闯祸时,面无表情地替他收拾烂摊子,比如把他从卡住的树杈上救下来;会在他修炼出错时,言简意赅地指出关键;会在他因为想念父母而偷偷难过时,默不作声地递过去一块手帕。
这种沉默的陪伴与守护,如同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悄然浸润着两人的童年时光。魏婴活泼跳脱的性子下,对蓝忘机生出了一种全然的信任与依赖;而蓝忘机冰冷规矩的外表下,也似乎为这个唯一不怕他、总是缠着他的家伙,留下了一小块特别的柔软之地。
魏长泽虽忙于“闭关”,却并非对儿子不闻不问。他每日都会通过静姝长老了解魏婴的情况,也会在深夜儿子睡熟后,悄然来到床边,查看他的修为进度,为他掖好被角。
他知道魏婴与蓝忘机越发亲近,心中颇为复杂。一方面欣慰儿子在云深不知处有了真正的朋友,另一方面又难免有些酸涩,自家水灵灵的白菜好像被隔壁冷冰冰的猪惦记上了?但他更多的是感激。感激蓝忘机在那段他无法全心陪伴儿子的日子里,给予了魏婴另一种形式的照顾和陪伴。
他并未干涉孩子们的交往,只是默默关注着。有时“出关”透气,遇到蓝忘机,甚至会难得地放缓语气,询问一下他的修炼近况。蓝忘机总是恭敬却疏离地回答,礼仪一丝不苟。
魏长泽看着这个日渐出色的蓝家二公子,再想想自家那个皮猴一样的儿子,心中暗叹:缘分一事,果真奇妙。
当前最重要之事,仍是尽快为藏色找到稳固魂体和找回肉身的方法。孩子们的友情,便让他们自然发展吧。
云深不知处的日子,在魏长泽的暗中奔走、藏色散人的悄然休养、以及两个孩子日渐深厚的竹马情谊中,平静而温暖地流淌着。暴风雨前的宁静,显得格外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