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青巷玉兰与他
本书标签: 现代  文艺言情  爱情治愈系   

诗词市集上的求婚

青巷玉兰与他

入秋时,青巷居委会的张主任来找苏晚,说想办个“诗词市集”,让她的旧书店当主摊位,还说要请巷里的老人来讲讲青巷的故事。苏晚有点犹豫,怕忙不过来,陆时衍却比她还积极,当天晚上就画了摊位布置图,把家里的笔墨纸砚、旧书桌都搬了出来,还说要搭个小台子,让来的人都能写两句喜欢的诗词。

市集前一天,陆时衍忙到半夜。他扛着梯子挂红灯笼,是从网上买的红绸面灯笼,上面绣着小玉兰,说“添点热闹气”。苏晚帮他递钉子、扶梯子,看着他爬梯子时认真的样子,突然觉得,这样的日子,比她以前想象的还要暖。巷里的邻居也来帮忙,张婶搬来自家的长条桌,李叔帮着拉电线,连隔壁卖水果的王大爷都送了两筐橘子,说“给来的人尝尝鲜”。

市集当天,苏晚起得格外早,五点就起来收拾旧书,把《人间词话》《漱玉词》这些受欢迎的书放在最前面,还在旁边摆了个小盒子,里面是她抄的诗词卡片,想送给来的小朋友。刚把书摆好,张婶就带着她孙女安安来了,安安手里攥着个布偶兔子,说“帮苏晚姐姐看摊位”。

人渐渐多了起来。有带孩子来认诗词的家长,小朋友指着卡片上的“床前明月光”,奶声奶气地读,惹得周围人都笑;有穿汉服的姑娘,拿着团扇在书架前拍照,说“这书店有古风,拍出来好看”;还有拄着拐杖的老人,翻着旧书,跟苏晚聊以前的事:“我年轻时也爱读诗,就是后来忙生计,把书都丢了。”

苏晚忙着给客人介绍旧书、递诗词卡片,陆时衍就在小台子旁帮人研墨。有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想写“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手抖得厉害,陆时衍就握着她的手,一笔一画地写,写得慢,却很认真。偶尔他抬头看苏晚,目光比秋天的阳光还暖,像裹了层蜜,看得苏晚心里甜甜的。

傍晚时分,市集快散了,客人渐渐少了。陆时衍突然走上小台子,拿起话筒,清了清嗓子。苏晚愣了,手里的书都忘了递出去,看着他从口袋里拿出本《人间词话》——是他们第一次见面时,他买走的那本1998年版,封面上还贴着她画的玉兰书签,边角有点卷了,却被他保存得好好的,书脊上的字都没怎么褪色。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他的声音透过话筒传遍青巷,没什么华丽的技巧,却格外认真,目光一直锁着苏晚,没移开过,“第一次在书店见到苏晚,她踮脚够书的样子,像极了我小时候在青巷见过的玉兰,干净又亮,一下子就撞进我心里了。后来跟她聊诗词,聊外公外婆的故事,才知道,原来心动是这么具体的事——是她笔记本上‘初见熬不过风雨’的批注,是她给玉兰浇水时轻轻的样子,是她等我时眼里藏不住的光,是她偷偷在菊花茶里放桂花的小细心。”

他走下台,一步步走向苏晚,每一步都走得很慢,像是在珍惜这一刻。走到苏晚面前时,他单膝跪地,从口袋里掏出个小盒子——不是什么华丽的首饰盒,就是个普通的木盒子,是他自己用边角料做的,上面刻着朵小小的玉兰。

打开盒子,里面不是钻戒,是枚银戒指,圈口不大,刚好能套进苏晚的无名指,上面刻着朵小玉兰,还有一行 tiny 的字:“晚晚,余生皆诗词。”

“苏晚,”陆时衍的声音有点发颤,却格外坚定,眼里映着她的影子,“我外公和外婆错过了一辈子,我不想跟你错过。以后的日子,我想每天给你烤面包,陪你整理旧书,跟你一起看玉兰发芽、开花,想把咱们的日子过成你喜欢的诗词样子。你愿意嫁给我吗?”

苏晚的眼泪一下子掉下来,周围的邻居都在鼓掌,安安还喊着:“苏晚姐姐,快答应呀!”她用力点头,声音带着哽咽:“我愿意。”

陆时衍把戒指戴在她手上,起身把她揽进怀里。夕阳落在他们身上,把影子拉得很长,巷里的桂花香飘过来,混着旧书的墨香和面包的甜香,像把他们的未来,都裹进了这温柔的时光里。

上一章 玉兰院里的烤面包 青巷玉兰与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