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样成衣与论文初成
冬雪消融时,苏纫秋寄来的绣品样品终于抵达学校。温知意抱着快递盒冲进宿舍时,林晓棠正对着镜子试穿新裙子,见她进来立马凑过来:“是不是奶奶寄的绣品?快打开看看!”
快递盒里垫着柔软的棉纸,静静躺着两件绣好的样品:一件是浅青襦裙,领口绣着细密的兰草纹,裙摆缀着几簇桂花,正是她和肖占设计的“月下折桂”系列初版;另一件是米白短衫,胸口绣着小小的桂花胸针样式,针脚圆润饱满,看得出奶奶花了不少心思。
“奶奶的手艺也太好了吧!”林晓棠忍不住惊叹,伸手轻轻摸了摸襦裙的绣纹,“这兰草的弧度,跟知意你画的草图一模一样,还更灵动些。”温知意把襦裙贴在胸前,鼻尖萦绕着淡淡的樟木香气,那是奶奶的味道,眼眶忽然有些发热。
她立刻给肖占发消息,附带刚拍的样品照片。没过两分钟,肖占的电话就打了过来,声音里满是兴奋:“我刚看到照片!奶奶绣得比我们预想中还好,下午我带相机过来,咱们去校园的银杏道拍宣传照?”温知意笑着答应:“好啊,我穿这件襦裙,你穿那件短衫,正好配成一套。”
下午的阳光格外温柔,校园里的银杏道虽没了秋日的金黄,枝干却透着蓬勃的生机。肖占穿着米白短衫,举着相机不停按下快门,温知意穿着浅青襦裙,在镜头前轻轻转身,裙摆扬起的弧度里,桂花绣纹仿佛要随风飘落。
“这边光线好!”肖占挥手示意,温知意快步走过去,脚下不小心绊了一下,肖占眼疾手快地扶住她,两人都笑出了声。他帮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发丝,指尖碰到她的发绳——正是上次送她的银质桂花款,眼里的温柔藏不住:“这套衣服太适合你了,像从宋代画里走出来的。”
拍完照,两人坐在银杏树下的长椅上,翻看相机里的照片。肖占指着一张温知意低头整理绣线的特写:“这张最好,眼神特别专注,能看出绣活的灵气。”温知意凑过去看,照片里的自己眉眼柔和,发间的银簪闪着细碎的光,背景是疏朗的枝干,确实比刻意摆拍的更自然。
“下周把照片发给导演,再配段奶奶的绣活讲解,线上店铺的预热就差不多了。”肖占规划着后续,温知意点点头,忽然想起什么:“对了,我的宋代服饰制度论文初稿写完了,周教授说可以尝试投到校刊,你要不要帮我看看?”
肖占立刻来了精神:“当然!我正好能从设计角度给你提提建议,比如宋代服饰的纹样与阶级的关系,咱们可以结合奶奶的绣品举例。”
接下来的日子,温知意的生活被论文修改和店铺筹备填满。她每天泡在古籍室,核对《宋会要辑稿》里关于服饰等级的记载,肖占则帮她整理图片素材,把奶奶的绣品与宋代画作里的服饰纹样做对比。有时温知意写得晚了,肖占会带着热粥和点心来到古籍室,两人坐在靠窗的位置,一边吃一边讨论论文细节,月光透过窗户洒在摊开的书页上,安静又惬意。
周教授看了修改后的论文,忍不住称赞:“温知意,你这次的论文很有新意,把实物绣品与文献记载结合,论证更扎实了。特别是结合非遗传承的部分,能看出你对这个领域的思考。”得到教授的肯定,温知意心里松了口气,第一时间把好消息告诉了肖占。
那天晚上,肖占带她去了学校附近的小馆子,点了她爱吃的糖醋排骨。“我就说你肯定能行。”肖占给她夹了块排骨,眼里满是骄傲,“等论文发表了,咱们请奶奶和舍友们吃饭,好好庆祝一下。”温知意笑着点头,心里暖暖的——无论是学业上的进步,还是老手艺的推广,肖占总能第一时间与她分享喜悦。
线上店铺预热的日子,温知意和肖占每天都要回复大量的私信。有询问绣品价格的,有想拜师学绣活的,还有不少人好奇他们的设计灵感。温知意负责解答绣活相关的问题,肖占则耐心讲解设计理念,两人配合得格外默契。
苏纫秋也没闲着,每天都要给温知意打视频电话,汇报绣品的进度:“阿占,知意,昨天又有人来问学绣活的事,我把你们整理的基础针法笔记发给他了,你们看看还缺不缺啥?”屏幕里,奶奶的桌上摆着厚厚的笔记本,上面记满了针法要点,还有她画的示意图。
肖占凑到镜头前:“奶奶,您整理得太详细了!等忙完这阵,我们把笔记做成电子版,放在店铺里供大家参考。”苏纫秋笑得合不拢嘴:“好啊好啊,能让更多人喜欢绣活,奶奶就满足了。”
挂了电话,温知意靠在肖占肩上,看着窗外渐暗的天色:“真好,咱们的努力好像真的有效果。”肖占握住她的手,指尖轻轻摩挲着她掌心因绣活生出的薄茧:“那是因为你和奶奶的坚持,老手艺值得被更多人看见。”
他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递给温知意:“这是我新想的设计主题,叫‘四季绣语’,春天绣兰草,夏天绣荷花,秋天绣桂花,冬天绣寒梅,每一季都结合对应的历史纹样。”温知意翻开本子,里面画满了草图,还有她喜欢的宋代诗词批注,眼眶忽然有些湿润。
月光洒在两人身上,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暖意。温知意知道,学业的稳步前行、老手艺的渐渐传开、与肖占的感情升温,这些细碎的美好,正像奶奶绣活里的针脚,一针一线,慢慢织成了她最期待的模样。而这份藏在时光里的温柔,也会随着四季流转,愈发绵长。
作者时间和内容会和显示有出入,岁故事发展写,介意的请注意一下哈,短片甜宠文,不会太长。ღ( ´・ᴗ・` )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