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零五分,北京电影学院女生宿舍101的窗帘缝里,钻进来一缕带着凉意的秋光,刚好落在周子涵枕边的对讲机上。那黑色的机身沾着点昨晚没擦干净的草屑,按键上“电源”二字被指尖磨得发亮——这是军训九天里,它第三次在清晨准时“唤醒”宿舍。
“滋啦——”电流声突然划破寂静,陈诗韵放在书桌一角的对讲机率先响应,紧接着,张艺凡床头、李琦涵衣柜上的机器也接连发出声响,像四只刚睡醒的雏鸟,在晨光里叽叽喳喳。
“各宿舍注意,各宿舍注意,”来自香港警察学院的教官周志豪的声音透过电波传来,带着港味普通话特有的抑扬顿挫,“七点整操场集合,今日为军训最后一日,下午十三时三十分,军训汇演正式开始。全体人员穿戴全套装备,佩戴对讲机、携带训练枪,不得有误!”
“收到!”陈诗韵几乎是瞬间从床上弹起来,她作为宿舍长,早就把军训日程表贴在了衣柜门上,此刻目光扫过“汇演”二字,指尖下意识攥紧了藏在枕头下的发绳——那是妈妈从香港寄来的珍珠白细发绳,她说“扎着清爽,上镜好看”。
“我的天,最后一天了!”周子涵揉着眼睛坐起来,睡衣领口还沾着昨晚练队列时蹭的迷彩服纤维,“感觉昨天才刚拖着行李箱进宿舍,今天就要汇演了,时间也太快了吧。”她转头看向张艺凡,对方正对着镜子扯军训服的袖口,试图把磨得发毛的边角藏进手套里。
张艺凡和周子涵都是北京本地人,开学第一天两人就因为“知道哪家涮肉店最地道”聊得投机,此刻听到周子涵的话,她对着镜子里的自己笑了笑:“快才好呢,再练几天正步,我脚踝都要废了。不过说真的,周教官今天声音听着比平时严肃,汇演肯定不能出岔子。”
“何止严肃哦,”李琦涵抱着膝盖坐在床上,重庆姑娘说话自带一股爽朗的调子,尾音微微上扬,“昨天彩排完,他单独把咱们班队列里几个顺拐的同学留下,教到晚上十点多,我回宿舍的时候,还看见他在操场边擦训练枪呢。”她说着掀开被子,露出脚踝上贴的创可贴——那是前几天练匍匐前进时蹭破的,周教官发现后,从自己的急救包里翻出碘伏和纱布,蹲在地上给她处理伤口时,还笑着说“重庆姑娘就是能扛,这点小伤都不吭声”。
十分钟后,101宿舍的四个姑娘已经站在穿衣镜前。迷彩服外套拉链拉到顶,腰间系着黑色武装带,对讲机别在左腰,训练枪斜挎在右肩——那训练枪是橡胶材质,重量却和真枪相差无几,张艺凡第一次背上时,差点没站稳,还是李琦涵从后面扶了她一把。
“诗韵,你对讲机频道调对了吗?”周子涵伸手戳了戳陈诗韵腰上的机器,“昨天彩排时,三班有个女生频道错了,教官喊她归队,她半天没反应,差点被单独罚跑圈。”
陈诗韵低头按了按对讲机按键,屏幕上“频道2”的字样闪了闪,她笑着点头:“放心啦,昨晚睡前我特意检查过,咱们四个的频道都调好了,就算分开站,也能互相联系。”作为宿舍长,她总是最细心的那个,开学第一天就给每个人准备了印有宿舍号的钥匙扣,军训期间每天晚上都会提醒大家定好第二天的闹钟。
走出宿舍楼时,操场上已经站满了穿着迷彩服的学生。初秋的风带着凉意,吹得大家的帽檐微微晃动,远处的国旗杆在晨光里笔直地立着,旗下站着几个教官,周志豪教官穿着笔挺的警服,正在和其他教官说着什么,阳光落在他肩上的警徽上,闪着耀眼的光。
“集合!”随着一声哨响,各班学生迅速列队。101宿舍的四个姑娘被分在不同的队列里:陈诗韵在方阵第一排,负责举班牌;周子涵和张艺凡在方阵中间,属于队列标兵;李琦涵则在后勤组,负责汇演时的道具搬运。
“都精神点!”周志豪走到方阵前,目光扫过每个人,“今天是你们军训的最后一课,汇演不仅是展示成果,更是检验你们这九天里有没有学会‘纪律’和‘协作’。记住,你们不是一个人在站,而是一个集体!”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力量,陈诗韵握着班牌的手紧了紧,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
上午的彩排比平时更严格。方阵走了一遍又一遍,只要有一个人步伐错了,整个方阵就要重新来。周子涵在走正步时,因为旁边的同学不小心踩了她的鞋跟,差点摔倒,好在她及时稳住了身形,可鞋子还是歪了。走下操场时,张艺凡悄悄走到她身边,从口袋里掏出一根鞋带:“我多带了一根,你赶紧找个地方换了,不然等会儿正式汇演,踩掉鞋子就麻烦了。”
两人躲在操场边的树荫下,周子涵蹲在地上解鞋带,张艺凡则帮她挡着来往的人。“你说咱们待会儿汇演结束,是不是就可以把这迷彩服扔了?”周子涵一边系鞋带一边开玩笑,“这衣服磨得我胳膊都快破了。”
“扔了多可惜,”张艺凡笑着说,“我妈说让我把迷彩服带回去,给我爸当工作服穿,他在汽修厂上班,正缺耐脏的衣服呢。对了,晚上咱们宿舍要不要出去吃一顿?庆祝军训结束,也算是咱们正式成为舍友后的第一顿‘散伙饭’——哦不对,是‘庆功饭’!”
“好啊好啊!”周子涵眼睛一亮,“我知道学校附近有一家烤鸭店,味道特别正宗,北京老字号,我爸妈经常带我去吃。”
两人正聊得开心,对讲机里突然传来陈诗韵的声音:“子涵、艺凡,你们在哪?教官让各队列标兵去主席台旁边集合,要再确认一下走位。”
“收到!马上到!”周子涵和张艺凡对视一眼,赶紧朝着主席台跑去。阳光下,她们的影子被拉得很长,肩上的训练枪随着跑动轻轻晃动,发出轻微的摩擦声。
另一边,李琦涵正在后勤组整理道具。汇演需要用到的彩旗、花束堆在地上,她和其他几个后勤组的同学一起,把彩旗按照颜色分类,花束则一朵朵检查,把蔫了的花瓣摘掉。“琦涵,你动作挺快啊!”旁边一个女生笑着说,“看你平时看着瘦瘦的,力气还挺大。”
李琦涵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笑着回:“在家经常帮我爸妈搬东西,这点活儿不算啥。”她想起小时候,爸妈在重庆开小面馆,每天打烊后她都会帮着搬桌椅,那时候觉得桌椅很重,可现在扛着比桌椅还沉的训练枪,却觉得没那么累了——大概是这九天军训,真的把她练得更能扛了。
正整理着,她的对讲机响了,是陈诗韵发来的:“琦涵,后勤组等会儿要在汇演开始前二十分钟把彩旗送到方阵旁边,你那边能来得及吗?”
“放心,保证准时送到!”李琦涵回道,然后加快了手上的动作。她知道,虽然后勤组不像方阵那样能站在最前面接受检阅,但道具能不能准时到位,直接关系到汇演的效果,她不能掉以轻心。
中午十二点,彩排终于结束。四个姑娘在食堂门口碰面,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疲惫,却难掩兴奋。食堂里人很多,大家都在讨论着下午的汇演,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味和青春的气息。
“我刚才看见周教官了,他在食堂角落吃饭,好像就点了一份炒饭,”陈诗韵端着餐盘坐下,餐盘里是简单的两素一荤,“感觉教官这九天也挺累的,每天比我们起得早,睡得比我们晚。”
“是啊,”李琦涵咬了一口米饭,“昨天我还看见他嗓子哑了,说话都费劲,却还是坚持给我们喊口令。听说他是特意从香港警察学院过来的,本来只需要带我们七天,结果因为咱们班有几个同学进度慢,他主动申请多留了两天。”
周子涵听着,突然想起第一天军训时的场景。那时候她因为站军姿站得太久,头晕目眩,差点晕倒,是周教官及时扶住了她,还把自己的水壶递给她,说“不舒服就说,别硬撑”。那水壶里的水带着淡淡的柠檬味,喝下去瞬间缓解了她的不适。
“对了,你们说汇演结束后,我们要不要给教官送点礼物啊?”张艺凡突然提议,“就当是感谢他这九天的照顾。”
“好主意!”陈诗韵眼睛一亮,“那送什么好呢?教官是香港人,说不定会喜欢咱们北京的特产?”
“我知道!”周子涵立刻接话,“我家楼下有一家卖驴打滚的,是老北京口味,味道特别正宗,教官说不定会喜欢。我等会儿吃完饭就回去拿,我妈上周刚给我寄了一大盒。”
“那我去买几瓶润喉糖吧,”张艺凡说,“教官嗓子不好,润喉糖应该能用上。”
“我去买束花怎么样?”李琦涵笑着说,“虽然男生收花可能有点奇怪,但这是咱们的心意嘛。”
“那我就写一张贺卡吧,”陈诗韵说,“把咱们四个的名字都写上,再写几句感谢的话,这样也更有意义。”
吃完饭,四个人兵分四路:周子涵回宿舍拿驴打滚,张艺凡去学校超市买润喉糖,李琦涵去校门口的花店买花,陈诗韵则找了个安静的教室写贺卡。
陈诗韵坐在教室里,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课桌上,她拿出纸笔,认真地写着:“尊敬的周志豪教官,感谢您这九天来的悉心教导,是您让我们学会了坚持,懂得了协作。您的严格与温柔,我们都会铭记在心。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大一新生,陈诗韵、周子涵、张艺凡、李琦涵。”写完后,她又仔细检查了一遍,确保没有错别字,才小心翼翼地把贺卡放进信封里。
下午一点,四个姑娘在宿舍楼下汇合。周子涵提着一盒子驴打滚,张艺凡手里拿着几盒润喉糖,李琦涵抱着一束向日葵,陈诗韵则揣着那张贺卡。阳光正好,照在她们脸上,每个人的笑容都像向日葵一样灿烂。
“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先去操场吧,汇演快开始了。”陈诗韵看了看手表,笑着说。
走到操场时,那里已经坐满了学生和老师,主席台上挂着“北京电影学院2024级新生军训汇演”的横幅,彩旗在微风中飘扬。周志豪教官正在和其他教官一起,检查各个方阵的装备,看到陈诗韵她们,他笑着点了点头:“都准备好了吗?别紧张,正常发挥就好。”
“准备好了!”四个姑娘异口同声地回答,声音里充满了底气。
一点三十分,汇演正式开始。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国旗护卫队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过主席台,紧接着,各个方阵依次入场。陈诗韵举着班牌走在最前面,她的脊背挺得笔直,目光坚定地看着前方,阳光照在她的脸上,映出她认真的神情。周子涵和张艺凡在方阵中间,步伐一致,手臂摆动的幅度分毫不差,肩上的训练枪随着步伐轻轻晃动,却始终保持着平稳。
当方阵走到主席台正前方时,周志豪教官的声音响起:“向右——看!”所有人立刻转头,目光齐刷刷地看向主席台,动作整齐划一,没有一丝错乱。主席台上的老师们纷纷点头,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方阵走完后,是各个班级的特色表演。有的班级表演军体拳,动作刚劲有力;有的班级表演合唱,歌声嘹亮;还有的班级表演情景剧,讲述军训期间的故事。101宿舍的四个姑娘虽然不在同一个表演队伍里,却始终在为彼此加油——当陈诗韵所在的合唱队开口唱歌时,周子涵、张艺凡和李琦涵在台下用力鼓掌;当李琦涵所在的后勤组把彩旗整齐地摆放在操场四周时,另外三个姑娘也对着她比了个“加油”的手势。
最让人热血沸腾的是最后的战术演练表演。几个男生穿着迷彩服,拿着训练枪,模拟野外作战场景,匍匐前进、跨越障碍、精准“射击”,每一个动作都做得有模有样。周志豪教官站在旁边,时不时地喊着口令,声音虽然依旧沙哑,却充满了力量。
汇演结束时,已经是下午四点多。夕阳西下,把整个操场染成了温暖的橘黄色。学生们纷纷涌向教官,有的递上饮料,有的送上礼物,周志豪教官被围在中间,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101宿舍的四个姑娘挤到教官面前,周子涵把驴打滚递过去:“教官,这是我们北京的特产驴打滚,您尝尝。”张艺凡把润喉糖塞到他手里:“教官,您嗓子不好,这个润喉糖您拿着,能舒服点。”李琦涵把向日葵递给他:“教官,谢谢您这九天的照顾,这束花送给您。”陈诗韵则拿出贺卡:“教官,这是我们四个写的贺卡,里面有我们想对您说的话。”
周志豪看着眼前的四个姑娘,又看了看手里的礼物,眼眶微微有些发红。他轻轻拍了拍她们的肩膀,笑着说:“谢谢你们,这是我收到过最好的礼物。你们都是很优秀的姑娘,以后在电影学院好好学,说不定将来我还能在电影院里看到你们演的电影呢。”
“我们一定会努力的!”四个姑娘异口同声地说,夕阳照在她们脸上,映出了她们眼中的光芒。
离开操场时,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四个人并肩走着,肩上的训练枪已经被放回了器材室,对讲机也关了机,但她们的脚步却比来时更轻快。
“今晚咱们去吃烤鸭吧!”周子涵提议,“我已经跟那家店打过电话了,说我们七点到。”
“好啊!”张艺凡笑着说,“终于可以不用吃食堂的饭菜了,我都快忘了烤鸭是什么味道了。”
“我还想喝点饮料,”李琦涵舔了舔嘴唇,“军训这九天都没怎么喝过饮料,今天可得好好放纵一下。”
“那我们先回宿舍换件衣服吧,”陈诗韵说,“穿了一天迷彩服,浑身都不舒服,换件干净的衣服去吃饭才舒服。”
回到101宿舍,四个姑娘各自忙着换衣服、收拾东西。周子涵打开衣柜,拿出一条白色的连衣裙,张艺凡则选了一件牛仔外套和一条牛仔裤,李琦涵穿上了自己最喜欢的红色卫衣,陈诗韵则挑了一条浅蓝色的长裙。当她们再次站在穿衣镜前时,镜子里的四个姑娘褪去了迷彩服的青涩,露出了属于青春少女的灵动与美丽。
“哇,诗韵,你穿这条裙子真好看!”周子涵看着陈诗韵,忍不住赞叹,“像个小仙女一样。”
“你也不差啊,”陈诗韵笑着回,“这条白色连衣裙特别衬你的肤色,显得你好白。”
“艺凡,你穿牛仔外套好酷啊!”李琦涵拉着张艺凡的胳膊,“感觉你下一秒就要去拍电影了。”
“哪有,”张艺凡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还是琦涵你穿红色卫衣好看,特别有活力。”
四个人在镜子前互相调侃着,宿舍里充满了欢声笑语。窗外的夜色越来越浓,宿舍里的灯光却温暖明亮,映着她们年轻的脸庞。
晚上七点,四个人准时出现在烤鸭店。店里弥漫着烤鸭的香味,服务员把片好的烤鸭端上来,金黄的鸭皮油光锃亮,让人垂涎欲滴。周子涵熟练地拿起薄饼,放上烤鸭、葱丝、黄瓜丝,再蘸上甜面酱,卷成一个小卷,递给陈诗韵:“诗韵,你尝尝,这家店的烤鸭卷最好吃了。”
陈诗韵咬了一口,烤鸭的香味在嘴里散开,她满足地眯起眼睛:“真好吃,比我在香港吃的烧鹅还香。”
“那当然,这可是老北京的味道!”周子涵骄傲地说,又给张艺凡和李琦涵各卷了一个。
饭桌上,四个人聊起了军训这九天的趣事。周子涵说起自己第一天站军姿差点晕倒的事,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张艺凡聊到自己练正步时总是顺拐,被教官单独留下来训练的糗事;李琦涵分享了自己在后勤组认识的新朋友;陈诗韵则说起自己作为宿舍长,每天晚上提醒大家定闹钟的“小烦恼”。
“对了,你们以后想演什么类型的角色啊?”陈诗韵突然问,眼睛亮晶晶的。作为从小就喜欢表演的香港姑娘,她最大的梦想就是能演一部真正打动人心的电影。
“我想演古装剧!”周子涵立刻回答,“我从小就喜欢看古装剧,特别想穿一次那些漂亮的古装,演一个敢爱敢恨的侠女。”
“我想演文艺片,”张艺凡说,“我喜欢那种安安静静讲故事的电影,想通过自己的表演,让观众感受到角色的内心世界。”
“我想演喜剧!”李琦涵笑着说,“我就喜欢看大家笑的样子,要是能通过我的表演给大家带来快乐,那就太好了。”
“那我们以后一定要一起演一部电影!”陈诗韵举起饮料杯,“就我们四个,演四个性格不一样的女生,肯定特别有意思。”
“好!”另外三个姑娘也举起杯子,四个杯子轻轻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声响。饮料的甜味在嘴里散开,就像她们此刻的心情,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吃完饭走出烤鸭店时,已经是晚上九点多。北京的夜晚带着凉意,街道上灯火通明,车水马龙。四个人并肩走着,影子在路灯下时而拉长,时而缩短。
“你们看,天上有星星!”李琦涵突然指着天空,兴奋地说。今天的天气格外好,夜空中布满了星星,一闪一闪的,像无数双眼睛在看着她们。
“真漂亮啊,”张艺凡抬头看着星空,“感觉就像电影里的场景一样。”
“说不定将来我们拍电影,还能在这里取景呢,”周子涵笑着说,“到时候我们就告诉导演,这个地方我们曾经来过,还一起看过星星。”
陈诗韵看着身边的三个舍友,又抬头看着天上的星星,心里充满了温暖。她想起开学第一天,自己拖着行李箱走进101宿舍,看到另外三个陌生的姑娘时,心里还有些忐忑。可短短九天的军训,却让她们从陌生到熟悉,从同学变成了亲密的朋友。
“以后我们就是最好的朋友了,对吗?”陈诗韵轻声问,声音里带着一丝期待。
“当然啦!”周子涵挽住她的胳膊,“我们可是要一起在电影学院学习,一起拍戏,一起成为大明星的人!”
张艺凡和李琦涵也纷纷挽住她们的胳膊,四个人紧紧地靠在一起,沿着街道慢慢走着。路灯的光芒洒在她们身上,星星在夜空中眨着眼睛,远处传来汽车的鸣笛声,却一点也不显得吵闹,反而像是为她们的青春奏响了最动听的旋律。
从陌生到熟悉,从同学变成了亲密的朋友。
“以后我们就是最好的朋友了,对吗?”陈诗韵轻声问,声音里带着一丝期待。
“当然啦!”周子涵挽住她的胳膊,“我们可是要一起在电影学院学习,一起拍戏,一起成为大明星的人!”
张艺凡和李琦涵也纷纷挽住她们的胳膊,四个人紧紧地靠在一起,沿着街道慢慢走着。路灯的光芒洒在她们身上,星星在夜空中眨着眼睛,远处传来汽车的鸣笛声,却一点也不显得吵闹,反而像是为她们的青春奏响了最动听的旋律。
回到宿舍时,已经快十点了。四个姑娘洗漱完毕,躺在床上,却没有立刻睡着。
“今天真开心啊,”李琦涵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军训虽然累,但现在回想起来,好像也没那么苦了。”
“是啊,”张艺凡说,“特别是看到咱们方阵走得那么整齐,得到老师和教官的认可时,感觉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
“还有给教官送礼物的时候,”陈诗韵笑着说,“教官当时的表情,好像很感动呢。”
“对了,你们说我们以后还能见到教官吗?”周子涵突然问,语气里带着一丝不舍。
“肯定能啊,”陈诗韵说,“教官不是说,以后可能会在电影院里看到我们演的电影吗?到时候我们就邀请他来看首映礼,让他看看我们的成果。”
“好!一言为定!”
宿舍里渐渐安静下来,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风声。四个姑娘带着对未来的憧憬,慢慢进入了梦乡。月光透过窗帘缝,洒在她们的脸上,映出了她们嘴角甜甜的笑容。
101宿舍的灯光熄灭了,但属于这四个北电女生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军训的迷彩已经褪去,但那份在阳光下磨砺出的坚持与勇气,那份在星光下凝聚的友谊与梦想,将会像一盏灯,照亮她们未来的演艺之路。而这一天,将会成为她们宿舍日记里,最温暖、最难忘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