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半,北京电影学院的校园还笼罩在淡蓝色的晨曦中,表演系教学楼里却早已灯火通明。女生寝室101室内,周子涵的闹钟已经响到第三遍。
“拜托,子涵,你的闹钟都快把整栋楼叫醒了,唯独叫不醒你自己。”陈诗韵从上铺探出头,用带着港式口音的普通话抱怨道。作为宿舍长,她已经养成了比所有人都早醒十分钟的习惯,但周子涵的连环闹钟总是打乱她这宝贵的安静时光。
张艺凡从对面下铺坐起来,揉了揉眼睛:“我梦见自己正在拍打戏,结果发现是子涵的闹钟在响。”
李琦涵已经穿戴整齐从洗手间出来,一口重庆话脱口而出:“哎呀,你们几个娃儿莫闹了,今天第一节是刘老师的台词课,迟到要挨罚的嘛!”
这句话像一盆冷水,瞬间浇醒了还在迷糊的周子涵。她猛地坐起来:“完了完了,我昨晚背的台词又忘了一半!”
四个女孩迅速进入战斗状态,卫生间、书桌、衣柜之间形成了一条高效的生产线。陈诗韵在镜子前仔细打理着她的及肩长发,周子涵则已经化好了大半妆容,手法熟练得仿佛已经练习过上千次——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诗韵,帮我看看这个眼线对称吗?”周子涵仰起脸。
陈诗韵转头瞥了一眼:“左边比右边粗了一毫米。”
“我的天,你这什么眼睛啊,一毫米都能看出来?”张艺凡一边套着卫衣一边惊叹。
“宿舍长的职责嘛。”陈诗韵微微一笑,顺手把李琦涵翘起的一撮头发压平。
七点二十分,四个女孩冲出宿舍楼,迎着北京秋日的凉风向教学楼跑去。校园里的银杏已经开始泛黄,阳光透过枝叶洒在她们青春洋溢的脸上。
台词课上,刘老师严厉的目光扫过全班:“表演不只是形体的艺术,更是语言的艺术。你们的每一个字,都要像箭一样直击观众的心灵。”
轮到周子涵练习时,她深吸一口气,用《雷雨》中四凤的台词开场:“这雨,下得人心烦意乱...”
“停!”刘老师打断她,“子涵,你的普通话有北京腔的痕迹,尾音太飘。四凤不是北京大妞,要注意控制。”
周子涵脸红了一下,点点头重新开始。坐在她旁边的陈诗韵悄悄在笔记本上写了“放松喉咙”四个字推给她看。
接下来的形体课上,李琦涵的柔软度让所有人惊叹。老师甚至让她示范高难度的下腰动作,她轻松完成,赢得一片掌声。
“琦涵,你这身体条件不去学舞蹈真是可惜了。”老师称赞道。
李琦涵用标准的普通话回答:“谢谢老师,我小时候确实学过六年民族舞。”下课后,她又变回那个一口重庆话的辣妹子:“哎哟喂,老子的腰都要断咯!”
张艺凡打趣道:“你在老师面前装得挺像那么回事嘛。”
“这叫专业素养噻。”李琦涵得意地扬起下巴。
中午在食堂,四个女孩围坐一桌,讨论着下午的课程安排。
“下午两点到四点是影视赏析,然后是自由活动时间。”陈诗韵看着手机上的课表说,“我想去图书馆借几本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著作,有谁一起吗?”
周子涵摇头:“我得去排练室练习那段独白,刘老师今天点名批评我了。”
“我跟你一起去吧。”张艺凡拍拍周子涵的肩膀,“我们可以对戏。”
李琦涵夹起一筷子辣子鸡丁:“那我去健身房活动活动,太久不练筋都硬了。”
北京的秋天白天短,下午四点半,夕阳已经开始西斜。周子涵和张艺凡从排练室走出来,脸上带着疲惫却满足的笑容。
“你后来那段好多了,特别是情绪转变那里。”张艺凡说。
“多亏你陪我练了这么多遍。”周子涵感激地说,“走,我请你喝奶茶。”
“不行不行,晚上还要上镜课,喝奶茶会胖的。”张艺凡虽然这么说,但眼睛已经亮了起来。
“一杯不会死的啦~”
与此同时,李琦涵在健身房挥汗如雨,她的柔韧性和力量让旁边的研究生学姐都自叹弗如。而陈诗韵则在图书馆安静的一角,沉浸在《演员的自我修养》中,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着重点。
傍晚六点,101宿舍开始上演一天中最激烈的争夺战——洗澡顺序大战。
“我先回来的!”周子涵抱着洗漱袋挡在卫生间门口。
“但是你昨天就是第一个洗的。”李琦涵叉着腰,“按规矩应该轮到最后的人先洗。”
张艺凡从阳台收完衣服进来:“什么规矩?我怎么不知道?”
陈诗韵从书中抬起头,推了推眼镜:“确实没有明文规定。不过我建议按需分配:谁晚上有课或者有约会,谁先洗。”
“我七点半有上镜课!”周子涵立刻举手。
“我八点要去见一个导演系的师兄讨论作业。”张艺凡紧接着说。
李琦涵眨眨眼:“我...我晚上要去见一个老乡,很重要的!”
三人齐刷刷看向陈诗韵,她无奈地笑笑:“好吧,那我最后洗。不过琦涵,你刚才不是说晚上要去健身房吗?”
李琦涵顿时语塞,重庆话都急出来了:“你个瓜娃子,查岗嗦!”
最终,顺序定为周子涵、张艺凡、李琦涵、陈诗韵。卫生间里传来哗哗的水声和周子涵练习台词的嗓音,外面的三人则各忙各的,形成了一幅和谐又忙碌的画面。
周子涵洗完澡,裹着浴巾出来,皮肤被热气蒸得粉嫩。她站在宿舍唯一的全身镜前,仔细端详着自己的脸。
“又来了,子涵的每日自恋时间。”张艺凡打趣道。
“不是自恋,”周子涵认真地说,“我是在观察自己的面部表情和肌肉走向。刘老师说,镜头会放大一切细微的瑕疵。”
陈诗韵点点头:“她说得对。我们香港的TVB训练班也有类似的课程,叫‘镜前训练’。”
李琦涵已经迫不及待地拿着洗漱用品等在卫生间门口:“你们理论派慢慢研究,我们实践派要先冲凉了!”
当所有人都洗完澡,宿舍弥漫着各种洗发水和沐浴露的混合香气。四个女孩素面朝天,穿着睡衣,围坐在小桌子前吃外卖。
“想想真有意思,”张艺凡咬着一口煎饼果子说,“白天我们在课堂上光鲜亮丽,表演着各种角色,晚上却像普通大学生一样挤在宿舍里吃外卖。”
“这就是演员的生活嘛。”陈诗韵小口喝着粥,“在镜头前和镜头后是两个世界。”
周子涵突然站起来,用夸张的姿势表演着:“啊!我是明天的巨星,今日却在这十平米的陋室中啃煎饼!”
李琦涵一口水差点喷出来:“周巨星,你煎饼上的葱花沾门牙上了。”
一阵爆笑过后,四个女孩开始各自准备明天的事情。周子涵继续背台词,张艺凡在护肤,李琦涵做着拉伸运动,陈诗韵则记录着这一天的宿舍长日记。
“对了,”陈诗韵突然抬头,“明天早上七点有宿管检查卫生,大家记得整理好自己的区域。”
三人哀嚎一片,周子涵指着自己堆满衣服的椅子:“那是我精心设计的‘穿衣指南’陈列艺术!”
“陈列艺术也会被宿管阿姨视为乱堆乱放。”陈诗韵无情地宣判。
晚上十点,宿舍灯准时熄灭。四个床位上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和微弱的手机光。
“你们睡了吗?”周子涵小声问。
“没呢。”三个声音同时回答。
张艺凡翻了个身:“我在想,十年后的我们会在哪里呢?会不会真的成了大明星?”
“可能吧,”李琦涵说,“不过不管成不成名,我们都要一直做好朋友哦。”
陈诗韵轻声说:“那是一定的。好了,快睡吧,明天还有早课呢。”
月光透过窗户洒进宿舍,照在四个女孩年轻的脸上。在这一刻,她们不是明日可能的明星,只是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四个大一新生,在梦想的起点上,彼此相伴,共同成长。
窗外,北京的夜空星光稀疏,但101宿舍里的四个梦想,却比任何星星都要明亮。